推出服务“新八条” 线上线下落实招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春风送暖”助力复工复产
陆群安 赵文琼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杭州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4万人次,检查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药店等经营场所8.36万家次,查处案件208起。
这组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根据疫情变化,以“新八条”创新政策为引领的线上线下落地实招:多措并举服务复工企业商事审批、开辟民生保障绿色通道、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化“三服务”,制定“一企一策”,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以有力、及时、温暖的举措,破解企业复工难、运输难、资金周转难等各类问题,全面打响经济发展总体战。
数字赋能
复工复产“网上办”
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条”和省市场监管局“二十七条”政策基础上,结合杭州实际,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于2月16日发布“新八条”服务举措,其中首条就是加大在线办理和容缺办理力度,目的就是减少办事窗口人员集聚,更好地保障防控紧缺物资、基本民生消费品生产供应。
事实上,自2月3日起,杭州涉企商事登记事项就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邮寄办”,开通绿色通道,优先重点保障抗疫紧缺物资生产经营企业“秒办”审批备案事项。“此前,临安区还进行了在线审批服务新尝试。”临安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科科长胡立新说,今年2月10日,杭州慕尚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因计划引进4条口罩生产线,需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但企业一个股东因疫情防控无法回杭签字,也不懂网上“全流程”申报操作。临安区通过创新“远程视频+容缺后补”的“互联网+”审批模式,由该股东自行录制一段视频,口述同意公司变更经营范围、修改公司章程等相关内容,最终在容缺股东会决议签字的情况下,当场为企业办结经营范围变更,核发营业执照。
通过“互联网+”数字赋能,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挖掘“一网通办”“食安慧眼”“电梯智管”“浙政钉”掌上执法等数字化治理的潜力,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解决生产经营所遇到的问题。
截至目前,已对227家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经营企业审批登记进行“特事特办”,答复电话咨询25298个,完成网上审批9960件。另外,为更好地服务“民转医”口罩和防护服生产企业,创新使用钉钉视频会议形式组织线上培训,邀请各领域专家网络授课,为全市50多家拟申请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技术质量人员及监管人员提供指导服务。
一线“服务员”
精准破解复工难
线上“零见面”审批,线下“专员”三服务。近日,富阳区杭州华昌制衣有限公司在指派专员的帮助下,不仅第一时间完成经营范围变更登记,且经专家远程指导,企业以最快速度完成了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几乎在取得产品备案的同时完成生产备案。
“我们为生产经营防疫紧缺用品和基本民生消费品的企业开通预约办理绿色通道。”富阳区市场监管局许可科科长孙铮说,“专人负责”“特事特办”是“新八条”的特色之一。
放眼全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专员”无处不在。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成立4个工作专班,建立应急值守、重大信息报送、情况交流和信息互通机制,从608名党员干部中抽调110人组成6支“党员突击队”第一梯队,奋战一线。
近日,在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的带领下,服务专员们对拱墅区29家复工复产企业开展服务指导,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24个,收集问题270个,并对江干、滨江、余杭等地部分防疫紧缺物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指导。
同时,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重帮扶、出实招,出台了《杭州市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设立3000万元的杭州市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用于补偿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开展专利质押融资服务政策性担保时产生的风险损失。
除此之外,“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也积极发挥着监管以外的服务功能。在“三服务”走访中,不少企业反映生产原辅料采购困难,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就利用“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全国联网的优势,运用大数据分析,积极帮助企业寻找产品质量稳定的原辅料供应企业,并在其获得原料供应方合格承诺后实施短期应急采购。
多线作战
保障食品安全
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也让各类用餐需求持续拉升,在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余杭区市场监管局物流园区市场疫情防控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开启了24小时全天候极速运转模式。
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也是全省最大的“菜篮子”和“米袋子”,疫情面前,农副产品“保供、保价、保质”成了艰巨而重要的职责使命。
“2月4日开始,我们设立5个巡查组,每组6人入驻农副物流园区十大市场,对市场的疫情防控工作和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检查,针对园区交易主要集中在夜间的实际情况,又从局机关科室和下属单位抽调年轻骨干43人,增强力量通宵入驻各市场开展巡查工作。”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农副物流中心市场监管所所长毛超逸介绍,目前,工作人员对不遵守管理要求的经营户由市场方进行市场内部处罚。同时,主动约谈物流园区内所有市场,确保市场方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另外,西湖区、下城区等农贸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已陆续推出减免摊位费的帮扶政策,这一政策帮助农贸市场和经营户减少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复工复市。
保住“米袋”、护住“菜篮”的同时,餐饮单位也逐步跨越“寒冬”、恢复经营。围绕“新八条”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为确保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双落实、双到位,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四管齐下”全面助力复工复产。
“在全省启动临时团餐备案工作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部署全市开展行动,仅用一天就完成了全部备案工作,特别是针对连锁品牌餐饮单位,通过市级层面备案可实现全市通用,给企业提供巨大便利。
截至目前,全市已复工集体用餐配送单位30家,占全部持证集体用餐配送单位(46家)的65.2%,核定临时团餐配送每餐最大供餐量达到201980份。
如此大数量企业供餐背后的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对此,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食安慧眼”,通过“众食安”APP和“阳光厨房”智慧监管系统,开展线上线下监管,确保备案餐饮单位监管全覆盖。
线下,在首批名单公布后,第一时间将名单同步下发至各属地局,并制定《疫情防控自查表》,由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巡查监管与服务指导工作。
线上,以“要求全覆盖、重点式抽查”方式,推行“无接触”监管,及时上传各类电子台账,监管人员第一时间审核,实现“即传即核”,指导并督促定期自查,排查问题隐患,线上及时反馈,指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