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硬仗

“忙起来,哪有时间害怕”

——记杭州市西溪医院新冠肺炎临时党支部书记、感染科主任喻剑华

  “加油!”

  2月6日13时30分,杭州市西溪医院新冠肺炎临时党支部书记、感染科主任喻剑华在隔离区内的物资区换上了全套防护装备,“告别”隔离区外刚电话采访完他的记者,右手握拳大喊了一声,转身走进了病房。

  杭州市西溪医院是杭州市新冠肺炎诊治定点医院,杭州市超过一半的确诊和疑似患者在此接受隔离治疗。喻剑华是第一批进入医院隔离负压病房的医护人员之一,穿上防护服,他就成为一位坚毅的战士,在这场与病毒的战斗中一往无前。

  “我上,责无旁贷”

  “我是感染科主任,我责无旁贷。”1月21日,得知需要医护人员报名进入负压病房后,有着25年党龄的喻剑华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请战书。

  第二天一早,这位资深传染病专家就带队进了负压病房。在防疫一线,负压病房是核心战场,也是最危险的地方。清晨,他拖着行李箱离开家门不久,就收到了儿子发来的微信:“老爸,你要好好的!”按照原来的计划,这天他本该和妻儿一起踏上回老家武汉的旅程。疫情暴发,喻剑华一边反复叮嘱身在武汉的老父亲注意安全,一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杭州的抗疫工作中:“身为党员,又是医生,我怎能临阵而逃?”

  “你害怕吗?”记者问。“面对许多未知,不怕是不可能的,但戴上口罩、面罩、穿上防护服就不紧张了,这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喻剑华说,进入负压病房后,每次值守至少要4个小时以上,“忙起来,哪有时间害怕!”

  汗水浸透衣服和鞋,脸被口罩、眼罩勒得有些变形,热气散发到眼镜和眼罩上,形成一层薄雾,这是喻剑华和同事的常态。“他每天要准时到每个病房查房,和病人的责任医生商量治疗方案,出的汗肯定更多。汗水排不出去,等到冷下来,就凉得刺骨。”负压病房护士长陈玉芬告诉记者。

  喻剑华和同事只在中午吃饭的时候脱下防护服,进入隔离区中的休息区域吃饭、喝水、上厕所。“防护服是紧缺物资,而且全套穿戴一次也要五六分钟时间,为节约物资和时间,饿了、渴了、难受了都尽量忍一忍。”喻剑华说。

  “别怕,我们陪您”

  “特别感谢医护人员,他们一遍遍说这病可以治,我才有信心治下去。”来自黑龙江的吴先生是杭州首位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

  1月22日,感到头晕、胸闷、气喘的他独自来到西溪医院,本想确认下身上的各种不适与新冠肺炎无关,却不幸被确诊并住进了负压病房。

  据医护人员回忆,当时吴先生以为这是绝症,拒绝配合治疗,连护士采血都不让。传染病治疗经验丰富的喻剑华了解情况后,和主治医生一起,反复告知吴先生这个病可治愈。

  “我很快想通了,开始配合医生治疗。用了药以后,他们又每隔一个小时来问病情,”吴先生说,“接下来几天,感到身体一天比一天轻松,我就更有信心了。”2月1日中午,吴先生顺利出院。

  从武汉来杭州看女儿一家人的王女士,过年期间被确诊,来到负压病房。“当时她非常恐慌,被隔离见不到家人。”喻剑华不停安慰她,建议她通过手机和外面的女儿报个平安:“放心,我们陪着您,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看到手机屏幕里的女儿女婿,王女士很快平静下来,还在病房里录起了视频,向外孙女送上新年祝福。

  截至2月9日,西溪医院已累计治愈确诊出院患者21例。

  “稳住,我们能赢”

  “有位患者呼吸急促,你过来看看。”2月5日晚上9时许,刚端起晚饭的喻剑华接到了病房里的电话,换上防护服就冲了进去。患者并无大碍,喻剑华却惊出了一身冷汗。

  负压病房目前有60多位患者在接受诊治。“患者病情稍微重一点,我们就会很紧张。但高强度的工作又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喻剑华说,自己每天都要吃安眠药,才能睡上六七个小时。

  在病房里待了半个多月,喻剑华有了新的口头禅:“稳住!”随着疫情的发展,不断有新患者来到病房。高强度的工作让不少医护人员的情绪有了些许波动。一天上午,喻剑华查完房在过道上遇到了年轻的张医生,对方用有些颤抖的语调向他讲述起自己对家中4岁女儿的思念。“给家里打个视频电话吧!”喻剑华上前替张医生捏了捏肩膀,给他加油,“稳住,我们能赢。”

  每到夜深人静,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喻剑华都会打开手机,与家中的妻儿通话,或和远在武汉的父亲互相报个平安。“家人给我力量,看着他们的笑脸,我更加希望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他说。


浙江日报 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硬仗 00004 “忙起来,哪有时间害怕” 2020-02-10 20407813 2 2020年02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