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景区售票员,也是离云和梯田最近的摄影人
让好风景引来更多人
见习记者 邬敏 县委报道组 陈雅雯
深冬的早晨,气温只有9摄氏度。记者驱车从云和县城出发,沿着宽敞平坦的公路前行,驶入通往梯田的盘山公路。从山脚沿着坡陡弯急的山路一路爬升,只见山间裹着一层轻薄空蒙的云雾,沿途不少路段还在施工建设。车子走走停停半小时后,终于抵达了山腰上的日出云海景区售票处,也就是李存仁工作的地方。
高山之上的这处售票处不大,已经装扮得喜气洋洋,房檐上挂着几十面小红旗,休息室的木门上贴着喜庆的福字。临近春节,梯田又迎来一波旅游潮,售票处一派繁忙景象。李存仁娴熟地点击鼠标、确定票种、手握条码扫描器扫码、起身将打印好的门票递给买票的游客,整个流程下来,一分钟不到。
坚守岗位的
“云”上工作者
“来啦!你们好!”游客悉数入园后,李存仁终于有了空档,从售票处走了出来。他中等个子,剪着寸头,穿着蓝色工作棉服,戴着工作牌,交谈间,黝黑的脸上不时露出憨厚的笑容,眼角随之泛起深浅不一的皱纹。
李存仁今年49岁,云和县崇头镇赵善村人,是梯田山脚下土生土长的农民。早年在家里种了两年菌菇后,就到城里打零工。2012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回到梯田当售票员,一干就是8年。
售票、检票、登记、指路、应询、早晚轮班……一年到头,李存仁都在梯田连轴转,一个月才回家三四趟。今年春节,他仍将在梯田坚守。他打趣地说,家里的年夜饭,自己怕是又要迟到了!虽然聚少离多,但妻儿都很支持他的工作,从没抱怨过半句。
“梯田哪里住宿比较好?”“什么路线方便好玩啊?”谈话间,李存仁的手机不时响起,杭州、温州等地来梯田过年的外地游客接连发来消息。李存仁耐心为游客一一讲解,这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但他干得不亦乐乎。
李存仁一天的吃住都在售票处旁的休息室。房间吃住一体,十分拥挤。山上阴冷,记者一进房间,地板上冒出的丝丝寒意直往裤腿里钻。桌上摆着五六个咸菜罐,很多已成空瓶。老李拧开一罐告诉记者,这些是自家腌的,下饭。
服务游客的
梯田守门人
普通人惬意的假期,往往是李存仁最为忙碌的时候。有时他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老李,老李,在吗,帮我开下门?”凌晨三四时,一阵敲门声传来。李存仁赶忙从床上爬起,顶着睡眼,披上外衣,起身开门。一看,原来是摄友老张。“今天又是过来拍星轨啊?”“是啊,天气好,早早过来了。”夜里,伸手不见五指,李存仁不放心,打着手电筒,给摄友照路。此后无眠,李存仁继续给其他摄友陆续开门。一个通宵的忙碌后,他的手冻得通红,但看着摄友拍出好照片的那股高兴劲儿,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存仁还记得那年冬天下雪,整个梯田银装素裹,来梯田看雪景的游客蜂拥而至,却总有意外发生。“呀,我镜头盖掉了!”只听一声惊呼,观景台上,一位女游客拍照的时候不小心把相机盖掉到了十米高的斜坡上。刚好在观景台值班的李存仁见状,想也没想,踩着带雪的田埂,翻到斜坡上,侧身伸手去捡。奈何距离太远,李存仁试了多次都够不到。“这么危险,找不着就算了。”摄友说。“没事!”李存仁抬头憨笑道,又颤颤巍巍地趟着雪找了一根长竹竿,左一下右一下地把镜头盖挑出,递回游客的手上。
“只要游客遇到问题,自己能帮的一定帮。”李存仁的话很简单,却很实在。
守望家乡的
农民摄影师
深山入冬时间稍晚,梯田腊梅次第开放,层层叠叠的梯田添了几分亮色。
午饭过后,趁着休息间隙,闲不住的李存仁又跑到梯田来回转悠。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时而蹲着,时而侧着,高高举起手机拍照。
“这几天天气好,梯田很美,大家可以来看看!”一条微信朋友圈发出后,当即收获了不少评论和点赞。
实际上,附近的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泥泞不堪的通景公路迎来新修,乡村的种种变化,每天都会出现在李存仁的朋友圈中。翻开他的手机相册,半年不到就存了5000多张照片和上百个视频。照片色彩饱满,构图精巧,视频云雾蒸腾,水满层畴,很难想象出自眼前这位农民之手。
“我原本对拍照一窍不通,后来注意到不少游客爱对准梯田拍照。我就想,自己天天守着梯田,也得给梯田拍一些照片才对。”李存仁告诉记者。
“梯田要怎么拍,哪个角度好?”带着疑问,他逮着周围的摄影人就问。“你往左移点”“取景高点”……不少摄友也会热心给他指点。李存仁经过反复模仿、对比琢磨后,渐渐摸出了点“门路”,拍出的作品《梯田之晨》《云湿烟村》还在云和摄影比赛上获了奖。如今,李存仁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梯田摄影师,也成了梯田的义务宣传员,慕名加他微信的摄友、导游和游客已近1400人。
“你看,现在公路拓宽了,索道也在建,新的一年,希望梯田成为5A景区,越来越好。”站在观景台上,李存仁眺望着层层叠叠的梯田,憧憬着未来。
李存仁的岗位很平凡,但又不平凡。他倾尽全力守护着家乡,让这偏于一隅的乡村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新气象。“我没有太高的追求,我只想记录梯田,把好看的风景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