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钱塘江

工匠的手

  手机里,一直存着一张照片。指向墙上展览照的粗糙的右手:手背皮肤斑斑点点,关节粗大、中指蜷曲、食指不自然地耷拉着,以致一度让我怀疑是断指移植上去的。手指下的展览照上有一行字:金斧头杯。手的主人是郭金贤,安吉县首届“两山工匠”获得者。

  结识郭师傅纯属偶然。朋友发给我一首长诗,作者是首届“两山工匠”,就是鲁家造花轿的制作师傅——郭金贤。

  “工匠”即手艺人。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写作是一门手艺》,各行各业,只有“手艺”好坏之分,没有“手艺”贵贱之别。

  小时候,与我家往来的大多是手艺人。父母曾经当过几年油漆匠,他们为我们提供了那个年代较好的物质生活。我的大姨父直到现在仍旧在做木匠,他与我大姨长年奔波在外。我舅舅也是个木匠,他16岁就跟我大姨父学手艺,与家具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所有兢兢业业凭手艺吃饭的人,都值得尊重。至于“花轿”,我曾经听人介绍过: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星期六一早,我径直去了郭师傅的厂。郭师傅在村口迎接我们。一进大门,满眼都是木料。院子里的几棵红豆杉在冬日的阳光里特别耀眼。车间里,工人们各自忙碌着,神情专注。我们跟着郭师傅去他的木艺工作室参观。工作室的第一层是各类木艺工具的展览室,还有供客人体验的“手工坊”。或精致或粗糙的作品一一呈现在眼前,有的作品淳朴得让人忍俊不禁。

  其实木工不仅是平民百姓用来生存的“技艺”,明朝皇帝朱由校就喜欢木匠生活,而且手艺很高。但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出自他手的漆器、床、梳匣等,均精巧绝伦。他曾经将自己的木作让人拿到宫外去卖,据说都被识货的人以重金买走。朱由校是个好木匠,但“做皇帝”这门“手艺”,分数却很低,将国家管理得一团糟。就像李煜,是个好诗人,却不是个好皇帝一样。总之,各行有各行的门道,入错了行,人生的基本盘就翻掉了。

  郭师傅无疑入对了行,他是个好木匠。17岁学木工,如今已经有52个年头。郭师傅兄弟仨,曾经都是木匠,但只有他一个人还在继续。郭师傅说,刚开始是为了谋生,后来是彻底喜欢上了。在工作室里,我看到郭师傅的几本获奖证书。三年前,首届“东阳·大成尚品金斧头”杯超级木工争霸赛开赛,郭师傅获得了第三名。去年的全国家具制作职业技能赛,郭师傅获得了东阳赛区优秀选手。“专心干一样,总会成功的。”郭师傅这样对我说。有匠心的人,都有个特点:肯坚持、有毅力。我想起曾经采访过的一位剪纸大师,几十年来,除了上班,剪纸是他的全部。出门走在街上,甚至都不知道回家的路。他说,剪纸就是他的生命。付出总有回报。几十年的坚持不懈,使他的技艺不断精进。我去他的剪纸艺术馆参观,站在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前,一次次地被震撼。

  说到“凤轿”,郭师傅讲,这件作品本来是北京一家公司订做的,还付了订金。后来因故未合作,郭师傅就自己出资完成了。本钱投了60万元,其中金箔就贴了15万元。三年的精心打制,精致豪华的“凤轿”终于问世:轿顶用56只凤凰装饰,代表56个民族;轿身雕刻“二十四孝”图、“八仙”、“财神”、“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岳母刺字”等故事图案;门沿各处还雕刻着“鸳鸯戏荷”“喜鹊梅花”等。人物、吉祥物都采用浮雕、透雕、圆雕、通雕等多种技艺,用生漆油漆,金箔贴金。“2013年小儿子结婚,小儿媳就是坐着这顶轿子进门的。”这听得我们一脸羡慕。参观“凤轿”的时候,游客很多,争着在“凤轿”前留影。郭师傅看着自己的作品,笑意融融。

  岁月流转,艺术不朽。工匠的手,虽然斑驳粗糙,但执着追求的匠心却如此美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7 工匠的手 2020-01-12 20271504 2 2020年01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