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擎”助推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
余杭:“数”创未来 “智造”精彩
李良邑 唐骏垚
吸引全国896个团队参赛的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在余杭圆满收官;最新公布的“2019年浙江省产业数字化转型二十强地区”,余杭位列全省第一;4家企业通过省经信厅隐形冠军企业复核,余杭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
2019年刚刚过去,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从杭州市余杭区传来。这些好消息,犹如一个个注脚,阐释着该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的努力与决心。
有目标,才有动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环境与经济发展新要求,2019年,余杭区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贯彻落实“新制造业计划”,打造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以“稳增长、提质量”为主线,对标对表先进、全面狠抓落实,扎实推进经济取得新突破。
不断努力,不断突破,换来优异成果。数据显示,2019年1至11月,余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4.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2.36%,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和22.8%,新产品产值率48.3%;前三季度,该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031.1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9.9%。
余杭区成功入选2020—2022年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名单、2020年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工作重点县(市、区),智能化技术改造等四个专项入选2020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提升发展名单;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动能方面和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方面成效明显,获得省政府2018年督查激励。
在新的一年里,余杭区将继续践行新发展理念,结合余杭实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总要求,持续推动余杭打造“新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双引擎”发展引领区,奋力争当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桥头堡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厚植产业发展优势
护航新旧动能转换
数字经济是余杭区的优势产业。2019年前三季度,该区数字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其中,信息软件规上企业实现业务收入2979.60亿元,增长达25.6%。正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的余杭区,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应用等新兴产业,加快打造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中国(杭州)5G创新园、英伟达(中国)自动驾驶工程中心等特色平台;积极争取、主动承接国家级平台资源,加快推进全国首个服务型制造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分院分中心建设。
余杭区亦是全省工业强区。2019年前三季度,该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营收307.2亿元,增速7.9%。经过多年培育与发展,涌现出一批高质量制造业企业。如,国内电梯龙头企业西奥电梯、国内风电龙头企业运达风电、工信部“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微光电子和华光新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二等奖的贝达药业和诺尔康……
在现代产业体系中,数字经济和制造业不是谁来代替谁,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开制造业的互联网是没有未来的,离开互联网的制造业同样没有前途。因此,要实现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双引擎”驱动,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进产业数字化。
在这一领域,余杭早已起步。该区是全省首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近几年始终把智能制造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推动数字产业与实体产业高度融合,着力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极。
作为余杭区土生土长的制造业龙头企业,近年来,老板电器开始“数字化转型”,大规模推进“机器换人”,建成厨电行业首个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形成智能生产、智能仓储、智能物流链条,公司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制造周期缩短30%以上。不仅是老板电器,近年来,包括西奥电梯、春风动力、运达风电、海的动力、东华链条等在内的一批余杭制造业企业,都在向“智造”转型。
余杭区还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准入机制。在将智能制造水平作为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条件的基础上,完善“标准地+承诺制”,落实工业新建项目和在建项目的智能制造水平承诺制度,优化涵盖投资强度、亩产、能耗、环境、智能制造等的准入评估体系。
数据显示,2019年,余杭区共实施物联网项目89个、机器换人项目105个,均创该区历年新高;29个项目入选杭州市级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攻关项目库,老板电器、春风动力、西奥电梯、益海嘉里等4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车间、智能工厂项目,数量均居杭州市首位。
不仅如此,在该区临平新城,一个推进产业数字化的“大脑”已经开始运行——supET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余杭东部落地,打造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目前,该中心已引进秒优大数据、杭州极维度等行业优质服务商40家,建成行业平台7个,初步形成“1+N”平台模式垂直行业的合作体系。
依托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小镇也已崛起。该小镇集聚了5G技术、信息软件、工业APP、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众多服务商,打造“新制造”模式的策源地和输出地,形成数字经济赋能智造服务商的集聚区。
深化“亩均论英雄”
改革创新激发新潜能
改革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越是面对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越是要加快改革创新,把蛰伏的发展潜能激活。并且,改革的节奏与着力点,要冲着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去。
近年来,余杭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转方式、优结构、增动能的有力抓手,建立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
2019年,余杭区对1140家规上工业企业和占地3亩(含)以上的1046家规下工业企业综合评价。1至10月,余杭亩均增加值125.3万元/亩,累计同比增速17%;亩均税收30.3万元/亩,累计同比增速35.7%。
“通过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一方面可以对排名靠前的企业进行激励,促进它们更好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帮排名靠后的企业分析问题,形成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推动它们高质量发展;对于落后产能,则需要有引导性地淘汰。”余杭区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
2019年,该区加大优质企业精准扶持,通过电力直接交易降低用电成本4252.35万元,新增供应土地63.85亩,新增排污指标889吨/天,盘活土地面积448.76亩。
工业园区提升改造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余杭区持续深化工业园区提升改造,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改造、高水平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利用效率不高、产业特色不明显、功能配置不合理的园区有序实施提升改造,建成一批紧凑集约、高效有序、功能匹配的工业空间,并推动小微园区运营市场化、引入主体专业化、基础设施超前化。同时,支持区内龙头骨干企业发挥产业资源聚合作用,加快建设贝达梦工厂、老板电器智能制造科创园等。
如,位于良渚街道的良渚大学科技园,原为杭州海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存量厂房。良渚街道对该部分厂房返租后创建了良渚大学科技园,盘活存量土地73亩,目前吸引了工业设计、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科技型企业入驻。
2019年,余杭区实施园区提升改造项目58个,33个园区成功入选浙江省小微企业园。
不管是“亩均论英雄”改革,还是工业园区提升改造,都与空间保障息息相关。2019年,余杭区盘活低效利用工业用地1029.07亩,增加产业空间101.27万平方米。这些新增的产业空间,就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潜能。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2019年前11月,该开发区通过盘活存量用地,成功招引阿里数据中心、以勒机器人、安道药业等21个企业项目。
深度聚焦精准服务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余杭区正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是该区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1月2日一早,由余杭区领导带队的服务队走进老板集团、中翰盛泰、运达风电等多家企业进行精准服务。服务队认真倾听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企业在市场开拓、科技创新、招才引智、金融支持等方面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困难,现场研究协调有关问题,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加油鼓劲。这是该区自去年以来,持续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余杭区持续扩大“亲清直通车”覆盖面,组建“亲清服务员、亲清直通员、亲清速递员”三员服务队,树立“亲橙办”“亲企办”“亲禾办”服务保障企业新标杆,营造重企、亲企、爱企、富企、安企的浓厚氛围。打造“企动未来”特色载体,落实简单问题即知即办、一般问题主管直办、难点问题组团领办、复杂问题领导会办的四级联办模式,重点破解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化解。截至目前,已收集1203家重点企业反馈问题1384个,解决1345个;三批次共计798个“三张清单”问题,以“1+2”组团领办模式成功化解790个,满意率达98.98%。
比如,在走访中,有不少企业反映“想进行数字化改造,但不知道找哪些服务商合适”。余杭区经信部门立即搭建桥梁,汇聚各方资源,在2019年牵头建立了该区首席信息官俱乐部和智能制造服务商联盟。“通过俱乐部/联盟双向发力,凝聚制造业企业技术管理高端人才力量,汇集数字化工程服务机构技术力量,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推动更加深层次、更加广泛的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余杭区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该区经信部门牵头建立企业融资“三张名单”,2019年1至11月,累计为区内1499家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借款1545笔,合计金额达112.9亿元;扎实做好社保费返还工作,5403家工业企业获社保费返还款合计5.7亿元。认真落实“省20条”“省新35条”等减负政策,全年为企业减负90亿元以上。
当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供给就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余杭区完善区级产业政策,制定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时尚产业和“双百”企业培育等产业政策。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余杭区委负责人表示,该区各级各部门正从完善产业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优化空间要素供给、强化人才服务、完善公共服务配给等方面,深入一线问需于企、问策于企、问效于企,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千方百计帮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版图片由余杭区经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