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创新浙江

“小网格” 大综合

——杭州以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促进精准化执法

  加强综合执法,离不开一支坚强有力的执法队伍,离不开密切协同的工作机制。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省综合执法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培育“最佳实践”基层执法队所行动。即日起,《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将对部分“最佳实践”基层执法队所的典型做法、创新经验等作集中展示,以形成“比学赶超”氛围,提升全省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执法水平。

  “实在太吓人了!我们住在边上都不知道,幸亏网格长及时发现了!”说起2019年1月排查出的一个燃气安全隐患,家住景芳三区52幢的王先生仍是后怕不已。当时,江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凯旋中队网格长吴钰成与网格员彭永新在景芳网格排查店家油烟和燃气使用情况时,发现一家麻辣烫店居然用一根简陋的黑色软管,将二楼的民用管道燃气一路沿着墙壁接到楼下店面的大灶上,黑色软管足足有15米。吴钰成当即联系了天然气公司专业人员到现场共同排查、整改,并对当事人擅自改变燃气用途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现场排除了事故隐患。

  查处违法行为,排除安全隐患,实现更精准更及时的执法管理,是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网格化管理坚持属地为主、执法先行、社会治理、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全覆盖、无缝隙”的管理网络,充分考虑辖区内主次要道路长度、区域大小、任务轻重、难易程度等因素,合理划分管理网格,建立网格城市元素数据库,同时为每个网格配备执法管理力量,落实“四定”(定区域、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管理要求,推动城市管理模式从点线分散管理向区域全面管控、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从事后执法追责向前端服务管理转变,实现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重心下移,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协调解决在一线、工作推动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

  除了执法领域的网格化管理外,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逐步拓展网格化范围和内容,积极探索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社会治理模式。如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瓜沥中队创新打造城市管理“3+4平台”网格化工作法,即属地村(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属地管理+协调)、综合执法(负责现场巡查+执法)、保洁(负责卫生保洁+绿化养护)三方面力量解决网格内80%的城市管理问题,而“四个平台”组成的城市管理网络,则解决剩余20%的城市管理问题。2019年4月,萧山区瓜沥镇以“3+4平台”为抓手,启动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形成“一个网格、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整治摸底道路1032条,排查市容环境问题点位76535个,对问题点位采取逐个销号制,确保整治不留盲点死角,城镇形象得到明显提升。

  除了执法与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也是城市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千岛湖高铁站是淳安县一个重要窗口,属地高铁新区中队以打造“最美景区式高铁站”为目标,成立“便民服务队”,采用“定点站岗+巡逻服务”的方式,制定“110、120快速应急”机制,实行网格化跟踪保障服务,2019年累计帮助游客4100余人次,解决大小事务420余件,协助处理应急突发事件16件。

  (图片由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提供)


浙江日报 创新浙江 00010 “小网格” 大综合 2020-01-03 浙江日报2020-01-0300007;浙江日报2020-01-0300009 2 2020年01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