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深读

有颜值有创意有文化 精品文创日历走红市场

翻一册日历,把日子过成诗

  “日读国宝”的博物馆日历、每天涨知识的科普日历、宛如小型艺术装置的纸雕日历……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日历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充满创意的文创日历逐年走红。

  临近新年,市面上涌现出来的文创日历可谓琳琅满目,虽然价格不低,但颇受大众欢迎。

  这些文创日历有什么魅力?靠什么赢来“高人气”?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书店和出版社,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和专家,试图探寻文创日历走红背后的原因。

销量之火

  “贰月,十年以后/无论在什么地方/你/都会/飞回来见我吗”“陆月,我会变成云/想起我的时候,就望一望天空/你就会看见我……”短诗般的体例,配上双马尾女孩米粒的奇幻之旅美绘插图,共同组成了浙江文艺出版社今年新推出的童趣风格文创挂历。严格说起来,它其实是今年出版的童书《小米粒奇遇记》的配套作品。

  浙江文艺出版社青少读物编辑中心副主任王晶琳说,在一些线下活动中,她明显感受到孩子们对此类日历的喜爱。“我们当时设计的时候,既考虑到挂历的文学性特色,还充分兼顾童话和童心元素,如在日期上,除了标注传统佳节,还会标注一些与小米粒奇遇记作品相关的好玩节日,像‘猫节’等,作为图书的衍生。”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文创挂历是浙版日历的代表。据杭州市新华书店庆春路购书中心经理沈晓红介绍,2019年庆春路购书中心日历动销223册,在销售的品种中浙版日历占据10%。

  纵观当下图书市场,日历早已经不是用来查查日子那么简单,而是创意百出,变化多端,越发精致,越发细分,与其说是日历,不如说是以日历为外壳的文创产品。

  早在两个月前,第一波新年“日历热”就已提前开启,而越接近2020年,书店里更呈现出一波精品日历的消费小高潮。

  海错图全本日历、连环书绣像千人历、吴冠中日历、节气日历、健康真相日历……记者走进一家晓风书屋,门口书架上摆放的十几套主题风格各异的日历格外引人瞩目。

  “今年我们从11月初开始卖文创日历,前后已经卖过约15种了,每月平均能卖50多本,买的人里年轻人占了大半。”晓风书屋的店员小王告诉记者,在这些文创日历中,《故宫日历》卖得最好,目前已基本断货。

  “在庆春路购书中心,从古诗词、故宫国博类日历到养生类、漫画类日历,销售的日历品种颇为丰富。与晓风书屋一样,在种类繁多的文创日历里,仍然是《故宫日历》一枝独秀,最受消费者喜爱。”沈晓红说。

  在当当网等图书销售网站上,记者从部分文创日历数万条的评论中同样感受到了此类商品的高人气。

  有些连续多年购买文创日历的消费者,往往是某款日历的“铁忠粉”。“去年是纸盒包装,今年是铁盒。”网友LeeDiego连续两年购买了《国家地理中文网日历》,他还晒出了对比图,称赞“纸张厚度和印刷质量都很好”。

  不过,总体来说,消费者的购买选择更加多元。一些读者是冲着日历的“颜值”而来:“精美的图画、精致的印刷,学习知识的同时还有美的享受。”也有人是被其间浓郁的文化气息所吸引:“把我带入诗情画意中。每日一首,把日子活成诗歌!”还有人奔着一年的吉祥寓意而买:“2019,我高中毕业。2020,新的生活,新的开始,我把《故宫日历》送给我自己,希望能如紫禁城六百年不变的辉煌,在崭新的开始里收获满满,不虚此生。”

创意之妙

  冯骥才说:“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还隐含着一种希望”。比起作家的情怀,许多年轻人喜欢文创日历的原因显得“简单粗暴”——因为它好看。

  从市面上热销的各类文创日历来看,高颜值是文创日历走红的最大原因。

  比如,仿古代书籍函套的外盒设计、金属质感的龙形磁吸扣、中国红封面上烫金的书名……翻开《国博日历》,仿佛开启了穿越中国历史的大门,谁能不心动呢?

  当然,这种好看的内涵还在不断延展。好看的文创产品年年都在更新换代。现在,仅仅有一副赏心悦目的外表还不够,能不能在内核上抓住年轻人的心才是关键。

  比如,每天展示一条名家箴言搭配一张唯美插画以外,已经不稀奇了。《十点读书日历》将日历本升级成了一座可以聆听的图书馆,用手机扫描每周一的日历上的二维码,就能进入“成长读书馆”,10天拆读一本经典好书,一年可以收听52本。

  又比如,撕完一整年的日历,一座包含滕王阁、秦始皇陵、黄鹤楼等24个古建筑的小型纸雕艺术品完整呈现在眼前,错落有致,精妙绝伦。这是2020年《顺历》为我们制造的小惊喜。它还将原创插画与AR科技结合起来,用手机扫描插画就可以体验二十四节气动态影音景象,让日历中的美丽风景“触手可及”。

  像这样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在多款文创日历上都能感受得到。可互动、可分享的交互功能成为新的卖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文创产品消费主力军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一拍即合”的消费体验,他们爱尝鲜,爱探索,爱分享,他们追求产品的多元价值和背后蕴藏的文化理念,乐于通过消费行为进行个性化的自我表达。而文创日历的高颜值和新创意明显瞄准了这一群体的心理特征和消费习惯。

文化之魅

  在诸多日历中,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还是明显占了优势。这就不能不提到《故宫日历》。它可算是新一代文创日历的开路先锋。一直以来,制作精良、内涵丰富也是它赢得好口碑的关键。

  象征故宫墙的红色布面封皮,烫金书名,取下腰封显现一只机灵的金色生肖鼠——新版《故宫日历》延续了往年的经典外形。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新版《故宫日历》除了在1月份延续往年生肖的风格之外,此后各月都以紫禁城建筑布局为线索,绘就了一幅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画卷。

  “今年父亲过生日,我送了这本日历书,他非常喜欢!”北京人章琦对《故宫日历》赞不绝口。

  事实上,丰厚的传统文化宝藏,足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不仅是故宫,各大博物馆也都有日历现身。古代的绘画、诗词、美文、建筑、人物乃至工艺、草药等等都被选中成为了日历的主题。

  就连《故宫日历》也变出了新花样,2020年又推出了《故宫龙泉日历》等纪念版日历。

  《故宫龙泉日历》是《故宫日历》问世以来首次以城市命名的日历书,由故宫博物院和龙泉市博物馆资深研究人员共同撰稿完成。细细翻阅可以看到,这本日历在版式和尺寸上,仍然参照《故宫日历》系列,采用小开本精装,封面烫金字,包裹着红色麻布。

  “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龙泉古村落、自然风光等一一呈现,翻着日历的读者,也在每天了解龙泉丰厚的地域文化。”该日历撰稿人之一、龙泉市博物馆馆长助理裘晓翔说,日历插图中,龙泉最负盛名的青瓷和宝剑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日历中包含了160张左右的故宫馆藏的龙泉古代青瓷图和60多张龙泉现代青瓷图,看点十足。

  大半年时间,7000多张民间投稿照片,反复筛选斟酌……说起《故宫龙泉日历》的诞生记,裘晓翔依然印象深刻:“光是龙泉当地的披云山照片就收到了数十张之多,但只能割爱定一张。既要考虑美观,又要考虑代表性等问题,其间的琐碎与奔波可想而知。”

  为何要大费周折制作这样一部日历呢?在龙泉市博物馆馆长吴明俊看来,将龙泉青瓷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融入日历这一日常用物之中,不失为一道值得探索的文旅传播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对此表示赞同,他告诉记者,浙江龙泉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龙泉青瓷名声在外,然而很多人对龙泉其他的文化内容并不十分了解。“《故宫龙泉日历》能够大大提升龙泉青瓷的文化价值,让龙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被更多人看到,进一步推动当地文旅融合发展。”

  利用大IP强强联手助推地方文旅发展,堪称文创日历的一大新生亮点。特别是那些文脉深厚的地区,都可以借助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凭借数不清的文物宝藏和道不完的历史故事来吸粉无数。

  回归纸本的文创日历唤起了大家的“乡愁”,从本质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引领了新的潮流。

生活之美

  “百忙之中,随手一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质,在实用的基础上满足了交流情感的需要,还能增长知识,这样有文化、有韵味的文创日历受到热捧也是理所当然了。”金元浦说。

  不仅仅是用来翻阅,更高段的日历使用者,其实是在点点滴滴的日常里,一起寻找生活之美。张文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的教授。今年年初,他收到了一本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漫画日历。这一年,他的日子就和这本日历“粘”在一起了。

  与“一日一撕”的“日抛”型日历使用方式不同,张文木是“一日一拍”——每天雷打不动用手机拍下当天的丰子恺漫画日历照片,配上几句“读图有感”,发布到微信朋友圈,与好友们一起分享美文和趣画。

  12月19日当天的漫画是《勤俭治家》,看到丰子恺题写的“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补阿四”的文字,张文木随手附上“老大穿新,补给老二,再补给老三、老四穿,直到穿得不能穿”的解读。不一会,就收到了很多点赞和回复。

  张文木坦言,一年下来,原本并不太了解丰子恺的他一点点走进了丰子恺的内心世界,并被丰子恺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所感染,引发共鸣,而这一切得益于丰子恺文创日历的帮助。

  如果说张文木的“一日一拍”是文创日历的一种文化衍生,那么,DIY日历更是完美地收集起读者们的日常生活,来了一场温馨的创作。

  《奇妙云朵收集日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今年,它向几千位云朵爱好者征集了几万幅照片,并从中挑选出378张云彩和天空。收录于2020云朵日历中,每幅图片带有云朵的科普知识和一句文艺范儿的“云语”。

  网友“你好吗啊树”准备将今年的云朵日历送给即将举行婚礼的好友:“那天听到消息后就想着送她一份什么礼物,看到自己拍的图刚好在2月14日,想着是一种小缘分吧,希望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甜甜的阳光。”

  读者、作者、编者,在日历里的身份逐渐模糊,这才是日历的深层之意吧。每天翻开日历,或是抬头看云,既算着日子,也念起你……想来,有了这些琳琅满目的日历的助力,我们更容易在日常生活里获取到那些格外美好的意境了。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7 翻一册日历,把日子过成诗 2019-12-31 浙江日报2019-12-3100007;浙江日报2019-12-3100005;浙江日报2019-12-3100009;浙江日报2019-12-3100006;浙江日报2019-12-3100011 2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