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人物

眼视光专家倪海龙坚持校园公益讲座16年——

一位光明使者的妙手仁心

  在每天随身携带的包里,你一定会放什么?有人会说,手机、笔、名片……成年人应该都不会选这一样:红领巾。

  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视光部主任倪海龙的公文包里,他最宝贝的,就是几条红领巾。

  倪海龙的办公室里还有很多红领巾。他说,这是自己坚持进校园做了16年爱眼公益讲座的最大收获。把红领巾放在公文包里,也是想不时提醒自己:最近有没有坚持去学校?

  行动已经证明一切。16年里,倪海龙在全国各地的校园做了150余场公益讲座,直接惠及近10万名青少年及其家长。这些讲座还通过直播等形式影响到近千万人。与此同时,倪海龙和两位专家共同创作的漫画书籍《孩子的护眼宝典》,出版1年多已加印10次,发行15万册。

  累吗?“当然累。可我多讲几场,就能让更多孩子远离近视。值啊。”倪海龙回答得毫不迟疑。而在他娓娓讲述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位护光使者的医者仁心——

  走出医院进校园

  2002年,倪海龙的两个“宝贝”降生了,一个是女儿,另一个是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的视光部。

  倪海龙带着年轻的小团队,开始眼视光发展的全新旅程。“从无到有,一定会面对艰辛的创业阶段。”倪海龙还记得,视光部在当年5月成立,有很多新技术、新方法要磨合。连续两个月,除了女儿出生当天,他几乎天天从早到晚待在医院。

  如今,每逢寒暑假,家长和孩子把视光部挤得像春运时的火车站,那时却远非如此。2002年,人们对于眼科的认识还停留在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需要开刀的眼部重疾。刚刚起步的视光部,自然受到不少质疑:“眼视光医生不就是配配眼镜,有啥技术含量?”“你都读了研究生,怎么不去做能开刀的医生?太屈才了!”

  倪海龙有点委屈,可心里也清楚,这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但潜力十足的领域。“如果把眼科比作地球,眼科各亚临床专科是各个大陆板块,视光学则像海洋,跟每个板块都有关联。”倪海龙说,如果视光学的眼睛健康保健工作做得好,眼科其他专科需要处理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少。

  除了被质疑,现实也给了倪海龙一击。视光部开张第一年,患者仅有1万人左右,换言之,平均每天只有30个患者。

  “既然病人不来,那不如我们走出去,去校园宣教。”倪海龙笑着说,2003年刚开始做公益时,虽然是纯公益,其实还是夹带了一点私心——希望通过科普,让更多人认识眼保健及近视防控的重要性,从而走进视光部。

  同时,倪海龙带着团队不断精进技术,逐渐让浙大二院眼科中心视光部的技术水平走到全国前列。

  慢慢地,视光部的病患多了起来,倪海龙的号子更是“一号难求”。“一方面,家长的近视防控意识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和低龄化趋势。”倪海龙说。

  2019年,倪海龙带领的浙大二院眼科中心视光部团队接诊病患20余万人次,最忙的一天要接诊病患1500余人次,视光部已成为眼科中心颇具特色且重要的专科之一。作为一位眼视光专家,倪海龙也成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9年他还被遴选为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

  奔波千里上堂课

  病人爆发式增加,倪海龙的工作量也“井喷”了。

  但不管多忙,他始终坚持校园公益讲座计划。他心里有一本账:自己一周看3个半天门诊,一年最多看大约5000个病人,做30多年医生,最多也只能接诊20万病人。而且他发现,来他门诊的孩子,很多都已经近视。所以只有自己走出医院,走进校园、社会做公益讲座,才能让近视防控的战线前移,帮助更多孩子远离近视。

  倪海龙说,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家长是第一道防线。他基本选择在工作日晚上及周末进校园做公益讲座,以便更多家长参与其中。只有家长改变了,孩子才会改变,家长还会把讲座中的科普知识再一次传播。为此,他谢绝各种应酬,常常刚结束门诊,晚饭都来不及吃,就匆匆赶往学校。

  时间久了,国内许多同行医生间传开一句话:倪主任如果不在医院,就在去医院或学校的路上。

  不仅在杭州,这两年,倪海龙和团队的公益讲座版图已经扩大到全省乃至全国。

  去年,他赶去云南大理,给300多位眼视光专业的学生和当地家长分享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知识。杭州到大理没有直达飞机,需要在昆明转机。倪海龙当天结束门诊后飞往昆明,在凌晨坐火车赶往大理,讲座开始前1个小时才抵达。做完讲座,他为了不影响次日医院的日常工作,又在午夜赶回杭州。

  牺牲休息时间,没有一分钱报酬,甚至还要自己倒贴钱。这样在旁人看来有些傻冒的事,倪海龙却乐此不疲。“把近视防控工作做在前面,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给更多人,才能让眼视光医生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护眼漫画成爆款

  坚持公益讲座的第14个年头,倪海龙又冒出新点子:光是靠自己去现场做公益讲座,辐射人群还是有限。如果出一本小朋友爱看的漫画书来讲解护眼知识,会不会让更多人受益?

  2018年1月,倪海龙联手国内两位专家共同创作出版了漫画书——《孩子的护眼宝典》。这本书每页都只有一两句话和一幅漫画,趣味性很强。“目的就是让孩子们一看就喜欢、一读就明白、跟着就能做。”倪海龙说,书出版后非常受欢迎。学校老师们反馈说,孩子看书后,开始自觉纠正坐姿、握笔姿势、看书距离等,主动要求家长们多陪伴去户外活动。书的效果比老师们每天念叨10遍都管用。

  口碑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慕名买书。出版1年多,这本“护眼宝典”已加印10次,发行15万册。

  但无论加印多少册,倪海龙都坚守自己“不拿出版社任何稿费”的承诺。“稿费收益我都置换成书籍,有时候去偏远地区做讲座,我就会赠书给孩子们。有些学校一定要给我讲课费,我也会让他们把钱拿去买书,送给孩子们。我们的行动也打动了周围的人,一些有爱心的人会支持捐赠一部分科普书,配合我走进学校赠给更多孩子。”倪海龙说。

  德国作家于尔克·舒比格在《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里写过一段话:洋葱、萝卜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它们认为那只是空想,南瓜默默不说话,它只是继续成长。这段话放在倪海龙的身上也十分贴切。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没有光芒万丈,但他近20年如一日,带领团队深耕眼视光领域、践行公益梦想、始终温暖有光。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9 一位光明使者的妙手仁心 2019-12-31 浙江日报2019-12-3100005;20222905 2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