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建德市新安江街道——

志愿者服务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温度

郑伟林 吴佳妮

  建德市自去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启动以来,社区、街头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用无私的奉献,传递着城市的温暖。

  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在文明城市创建之路上发挥着光和热。

  楼栋“红管家”,温暖一座城

  今年3月起,建德市新安江街道1100多名党员楼道长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新邻美·楼栋红管家”。“红管家”管的事非常多:楼道环境卫生、消防设施安全、邻里矛盾纠纷、特殊人员需求等,他们是小区楼道里的宣传员、信息员,也是调解员、监督员和示范员。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红管家”们在小区里做“三弯腰四必管”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们不计报酬、不求名利,在创建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平时,他们将服务融入楼道文明创建的日常中。府西社区“红管家”方丽君负责的那栋楼墙面上出现了黑乎乎的手掌印,让原本整洁的白墙异常碍眼。

  因平时走访到位,方丽君对自己楼道内的居民非常了解,她根据掌印的大小,很快找到了楼里两个10来岁的孩子。她采用最温和的劝导教育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错误,并保证不会再犯,然后又从家中拿来砂皮纸,将手印与字迹磨去。

  “楼道的清爽干净,不仅仅靠楼道长与志愿者,更需要楼里居民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方丽君笑着说,“每个人管好自己门前地面,整个楼道自然而然就整洁清爽了。”

  周五豆浆日,甜蜜润心田

  “每个星期五是我最盼望的日子,我会过来喝上一杯豆浆,顺便当志愿者帮个忙。”看到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始分豆浆,居民阮大姐一脸笑意。

  在新安江街道罗桐社区,“周五豆浆”志愿服务已成为最受居民欢迎的一项服务。从2011年开始,党员志愿者每周五早上6点就开始到社区所属望江小区磨豆浆,至今雷打不动。

  每周五一早,小区居民们习惯拿着大罐小罐,来社区喝免费豆浆,黄豆、花生、小米等五谷组合磨制的豆浆,让老邻居们喜爱不已。

  老邻居们一边喝着热腾腾的豆浆,一边聊着家长里短,欢乐的氛围为文明社区增添了一份温馨。“其实我们不光是来喝豆浆,更多时候是来交朋友的,周五豆浆日让我们这些老邻居在一起聚一聚,真当好。” 阮大姐说。

  据了解,“周五豆浆”服务点已从最初的望江小区拓展到其他多个小区,让更多百姓受惠。

  七彩服务队,创建添光彩

  还有更多的志愿者,活跃在新安江街道的大街小巷。

  在新安江街道健安社区,就有一支以“七彩阳光”命名的志愿服务队,为建德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

  志愿服务队不同颜色对应不同分工,红色是心理向导小队、绿色是低碳引导小队、蓝色是助老帮困小队,每支小队负责一项工作。队伍中的志愿者都是来自社区的党员和居民,一个支部书记率领一支队伍。

  当下社区老年人口比重偏大,助老帮困服务小队是最忙碌的。90余岁的许奶奶腿脚不便,下楼理发不方便。志愿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带上工具来到许奶奶家,为她剪头发,还给她按摩手脚。

  通过平时的走访,助老帮困服务小队及时了解到社区里老人们的生活需求。对于需要帮助的老人,他们每周会主动上门看望,帮他们买菜、洗衣,陪他们聊天等。

  七彩阳光志愿服务队还有一个微信群,管理员会定期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活动内容,介绍服务细节和要求。群里面谁有时间,或者有这方面服务特长的,都可以直接在微信群里报名,从而快速有效地在线完成志愿服务招募。

  在新安江街道,到处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府西社区的志愿者能量墙激发志愿服务正能量;府东社区的老法官工作室,老法官志愿者们退而不休,发挥专业特长为民服务;沧滩社区的“四点钟学校”,为傍晚放学无人照管的上班族家庭孩子们提供服务……

  在新安江街道,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每一次志愿活动,都是一次爱与善的精神洗礼;每一个平凡善举,都能温暖浸润人心。而这一点一滴的平凡善举,是托起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提升着建德文明城市创建的温度。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志愿者服务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温度 2019-12-26 浙江日报2019-12-2600007 2 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