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专版

零填埋 负增长 全分类 全处置

湖州:打造“分类示范” 争当“治理模范”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湖州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从倡导光盘行动,到推动低碳生活,再到推广垃圾分类,始终致力于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探索实践。生活垃圾的精准分类、精细管理模式,更是成为城市文明靓丽的新风景,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尚。

  今年以来,湖州更是以“走在前、作示范、当标杆”的精神,确立了建设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市的目标,建立了“五统一”标准,首创了“4+3+N”分类体系,全力以赴让每一个市民参与垃圾分类,让每一类垃圾找到“家”的归属,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生活垃圾的零填埋、负增长、全分类、全处置。

制度强保障

下好“一盘棋”

  “今年以来,尤其是8月份全市万人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按照市委‘一流目标、一鼓作气、一严到底、一盘棋局’的要求和市人大的相关部署,以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全国示范市为目标,狠抓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工作,继续保持走在全省前列。”近日,在湖州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湖州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题报告全市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工作推进情况。

  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湖州围绕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全国示范目标,深入推进高规格工作机制制度化、常态化,以高站位、高标准落实好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

  在顶层设计上,湖州构建了“1+4+10”的政策标准体系,先后编制了《湖州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这1个规划、《湖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等4个方案和《关于限制一次性消费用品的工作意见》等10个主要配套文件,德清县出台全省首个垃圾分类县级地方标准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以更高标准推进“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市”建设。

  目标既定,行动必随。湖州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定期开展基层调研活动,围绕宣传教育、“八进”工作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建立等内容,开展了各级人大代表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联动监督、市政协“三级民主监督”等专题督查活动,督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的落实。

  为了让监督行之有效,湖州市人大专门成立全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调组,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本区域内联动监督,并以“五督助推”为抓手,明确了“单月看、双月听”的常态化监督机制,已出台的《湖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条例》和《湖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均对垃圾分类相关行为作出立法规定,进一步规范分类行为、保障监督有效。

  为了把垃圾分类做精做细,湖州市还率先引入第三方评估,对全市各区县的城镇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及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工作实施现状进行分析评估,督促各区县补齐短板弱项、打造特色亮点,全面提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

流程全畅通 打造“一个环”

  “当我们生活中产生了各种垃圾后,只要经过简单的分类,最后都能找到各自的归宿,比如易腐垃圾找旺能、可回收物问铛铛、有毒有害寻环卫、装修垃圾先预约,最终使我们的生活垃圾无所遁形,还我们一片绿水青山。”在湖城各个社区,如今这样的垃圾分类宣教课堂正一场一场地开讲,已经成为了每个社区居民的必修课。

  据了解,为了让每一类垃圾都能得到妥善处理,湖州在现有四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建立“4+3+N”分类体系,将日常生活垃圾分为四大类,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同时,将大件垃圾、园林垃圾、装修垃圾纳入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根据湖州产业特色,制定垃圾细分清单,将与日常生活垃圾性质相近或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废料、竹制品废料、木板加工废料、新能源蓄电池等纳入强制分类体系。对于未分类或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环卫部门有权拒绝收运。

  混合是垃圾,分类成资源,湖州围绕垃圾“资源化”三大举措并进,做好回收利用文章:建立流动回收车、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产业园区)“四位一体”的市场布局,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垃圾收运体系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两融合”;培育和引进美欣达、小黄狗、联运、智达等一批再生资源回收龙头骨干企业,促进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积极推进与工业企业在工业垃圾回收利用上的合作,利用园林垃圾制造生物有机质,利用布条、竹木制品等制成RDF(固体垃圾衍生燃料),最终实现各种可回收物循环利用。

  如今,湖州已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全域覆盖,基本建成了以焚烧处理为主、资源化利用为辅的多元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零废弃”,生活垃圾总量“负增长”,生活垃圾处理“零填埋、零死角”等质的突破。一组数据显示,今年湖州市生活垃圾焚烧量由去年的3187吨/日降至3024吨/日,减少5%;市本级餐厨中心吨发电量从37度提高到42度,增长13.5%;南太湖垃圾焚烧发电厂吨发电量从334度提高到394度,增长17.8%。

管理靠数据

构建“一张网”

  “垃圾分类智能管控驾驶舱是借由大数据、云存储平台、数据模型等智能化技术,实现分类垃圾收运处置的全流程管控、信息存储、数据分析、实时监控等综合职能。在地图上轻触鼠标便能在智能大屏上获得实时的项目运营视频,并实现生产数据风险控制、生产效率实时把控等功能。”美欣达运管调控中心负责人介绍。

  在如何破解全市垃圾分类信息量大、动态变化快、统计分析困难等难题上,近年来,湖州市通过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促使垃圾分类管理趋于精细化、智慧化、严格化。

  据了解,在全市开展精准分类的小区中有500余个小区已实现了智能管理,如在“湖州市生活垃圾精准分类智能管理平台”上可以看到易腐垃圾投放参与率、合格率,在“南京志达”“爱家物联”等平台上可以准确计算出可回收物的收集量,此类智能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清楚地展示分类小区易腐垃圾收集量、可回收物量、居民参与率、分类准确率等信息,便于管理者源头追溯、跟踪管理。

  除了在小区建立智能平台以外,餐饮单位依托“厨房革命”平台建设,可在APP上直观地看到厨房后台餐厨垃圾的产生及投放情况,在美欣达智能管控中心依次看到餐厨垃圾的收运及处置情况。今年以来,湖州市餐厨垃圾处置中心已处理10.1万吨餐厨垃圾,提炼油脂4000余吨。

  此外,湖州市建立推进“个人诚信分”评价指标体系,将对个人及企业垃圾分类不规范行为的行政处罚纳入信用体系。今年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共计处罚2.01万例,对评价结果为“差”级的在整改到位并履行行政处罚后,可进行信用修复。同时联合银行开展“双绿创业,环保致富”垃圾分类绿色信用贷项目,对连续两次列入“垃圾分类”黑户的上浮贷款利率,对评为“垃圾分类示范户”则享受贷款利率优惠、上调贷款额度。

  在已建立多种智慧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湖州市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大脑建设,有效整合现有的各类管理平台,统一纳入数字大脑,全域、全面、全方位智能监管垃圾分类体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接下来,湖州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全面推进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工作,全力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全国示范市,在更高起点上共推高质量发展、共享高品质生活。

  (本版图片由湖州市垃圾分类办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8 湖州:打造“分类示范” 争当“治理模范” 2019-12-20 浙江日报2019-12-2000006;浙江日报2019-12-2000017;浙江日报2019-12-2000011;浙江日报2019-12-2000010;浙江日报2019-12-2000029 2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