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争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先行地排头兵

——市域社会治理的湖州实践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湖州自古就有令人赞叹不已的生态禀赋,清雅宜居不仅是古人对湖州良好人居环境的赞誉,亦是今日湖州的真实写照。

  恰似南太湖畔景美如画,湖州的社会治理也是“风景独好”——去年,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7.01%。今年,顺利实现了平安湖州“十二连冠”,1~10月平安指数7次名列全省第1位。

  近年来,湖州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省委赋予的当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争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先行地排头兵的重大使命,以平安湖州、法治湖州建设为抓手,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推广乡村治理“余村经验”,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湖州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湖州从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维护社会运行良好秩序、解决民生重点难点问题入手,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善治”环境,诸如平安大姐、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民安公益救援中心湖州移沿山支队等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众多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以其独特优势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政府治理的多元化有益补充。

  未来,湖州将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争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先行地排头兵的“375”总体思路(三大目标:湖州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建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示范市、平安中国示范市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七大体系:党建引领、法治保障、公共服务、风险防控、社会共治、文化培育、智能治理;五个突破口:着力推进数字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着力构建“三位一体”治理体系、着力打造集成创新的湖州品牌、着力抓好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奋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努力为省域治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湖州经验。

党政引领

营造良好“善治”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一直以来,湖州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夯实基层政权“主阵地”,注重发挥党建在社会治理中的根本性作用,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出台了全国首个《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和运行规范》地方标准,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机制,努力打造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

  今年2月召开的湖州市委政法工作会议,更凸显出进一步推进平安湖州、法治湖州建设的决心和着力为高质量赶超发展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的信心。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社会治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需要不断学习,更需要“走心”“用情”。今年7月1日,2019年度平安湖州建设专题研讨班正式开班。湖州市委党校内,来自湖州各区县委政法委的主要领导、南太湖新区政法平安维稳工作的部门负责人以及湖州市各乡镇(街道)和履行乡镇政府职能的区县开发区分管政法平安维稳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等近百人齐聚于此,以人民为中心,共探打开这扇科学之门的密码。

  研讨期间,学员们重点学习《政法工作条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维护稳定等有关知识,研讨掌握新时代平安湖州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通过现场式教学等内容,采取学习理论和研究问题相结合,领导报告、专题辅导、现场教学与大小组讨论相结合方式,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服务保障“两高”的能力和水平。

  尤为重要的是,平安湖州建设专题研讨班并非首次举办,而是已经连续举办12年了。“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湖州全市上下历届党委政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共同勾勒出善治湖州的平安底色。

  作为发挥社会治理主导作用的政府层面,湖州市政府通过印发《高水平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的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连续12年开办平安湖州建设专题研讨班、举办高水平专题研讨会等一系列举措,不断营造良好的“善治”环境,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让社会组织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推动形成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

社会协同

共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社会治理既要依靠党委和政府,又要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有效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共同发挥社会治理的协同作用。

  在湖州,各类社会主体,包括企事业单位、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等,它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努力实现社会事务的多方共同参与治理。

  老旧小区微治理协商会、青少年豆丁议事厅、村落文化节、垃圾分类挑战赛……今年7月,德清县首届“幸福邻里月”活动在禹越镇高桥村启动,38个幸福邻里中心轮番登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人文情怀、温暖幸福的和谐社区,让邻里关系更有温度。

  “幸福邻里中心建得好,晨曦社工活动搞得好,让我们老年人和放假的孩子们都有了好去处。”当地百姓提及的“晨曦社工”来自一家2012年成立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社区事务纷繁复杂,一味由政府大包大揽难以为继。作为湖州市首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成立,既顺应了农村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也破解了单靠社区自身力量管不好、做不了的难题,加快形成了“社区共建、服务共享、事务共治”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格局。

  几十公里外的织里镇,正上演着别样精彩。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坐落于太湖之滨的织里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小作坊,到如今坐拥中国童装市场半壁江山的产业集群,经济繁荣的背后,劳动关系双方纠纷、新老织里人矛盾日益凸显。

  基于此,织里镇的18位成功女企业家在2015年创建了“平安大姐”。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平安大姐们,不仅是妇女创业道路上的领头雁,还是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老娘舅”。更重要的是,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平安大姐创造出一个“自我造血”和“公益项目”相分离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2017年7月1日,由14位“平安大姐”众筹并作为股东成立的湖州安姐实业公司顺利开业,公司利润全部用于公益活动和平安建设。

  现如今,受到多方认可的“平安大姐”已经成为了“法、理、情”相结合的基层治理践行者,成为织里镇社会治理和美好生活的金字招牌。

  放眼湖州大地,作为社会治理多方主体之一的社会组织不断释放基层治理创新活力,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诸如滴水公益、融冰志愿服务、蚂蚁公益等。据统计,湖州各类社会组织总数近3000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10个。

  湖州深知,创新社会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因此,湖州始终坚持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致力于形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基层自治

释放基层治理创新活力

  远处绿水青山逶迤,近处田园阡陌纵横。

  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在“两山”理念指引下,余村走出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拥有6000余亩毛竹山和600余亩农田,全村总面积4.8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280户农户1050位村民的余村,多年来零上访、零诉讼、零事故、零刑案、村两委干部零违纪,实现了乡村治理有效、发展充满活力、百姓安居乐业。

  2003年,通过党员议事、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余村村委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提出余村的转型升级方案,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决定关停矿山、水泥厂,并进行环境复绿和全面发展农家乐,走上了生态富民路。

  余村的绿水青山之路,也是一条乡村善治之路。“余村经验”建立了类似生态系统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形成了村规民约等生态产品,构建了多元互动、协调合作的新型社会关系,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生动范例。

  窥一斑而见全豹。近年来,湖州大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巩固拓展“两新”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出台《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工作规范》,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选拔过得硬、敢担当、会服务、善治理的优秀人才担任村社党组织书记。围绕党组织构建“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和“社会共治圈”,构建区县统领、行业引领、区域融合、上下联动的社会治理党建工作格局。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本土品牌应运而生——

  作为一个完全自发、自愿、自费性质的公益应急救援团队,成立于2010年8月的浙江民安应急救援中心湖州移沿山支队,全员立足自身特长,积极投身于社会各类公益应急救援行动之中,为“平安湖州、和谐湖州”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微薄力量;秉承着“我的家园我守护,我的邻里我守望”自治理念和价值认同,安吉县“平安家园卫队”作为一支活跃在广大群众身边的基层社会治理“轻骑兵”队伍,已经成为群众离不开、党委政府离不开的群防群治力量;在德清,上万名“德清嫂”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服务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等活动中,提升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弘扬正能量的急先锋、实践者、播种机;在南浔,扎根基层工作数十年的“全国优秀法官”沈阿水通过总结大量的基层工作经验,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民事纠纷处理模式,随着“水哥法官工作室”在2011年正式成立,通过“连锁复制”模式,“水哥法官工作室”已经扩面到100个;长兴县和平镇通过一块“互动式社会治理告知牌”将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都在网上公示,倒逼干部尽职尽责,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随着“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神深入湖州的每一个街道、社区、乡镇、村庄,社会治理的“春水”泛起阵阵涟漪。一个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已然形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因此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版图片由湖州市委政法委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争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先行地排头兵 2019-12-20 浙江日报2019-12-2000014;浙江日报2019-12-2000011;浙江日报2019-12-2000019;浙江日报2019-12-2000013;浙江日报2019-12-2000024 2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