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南浔:稻虾共生,生态致富前景好

  去壳、碾米、色选、分级……水稻收割后的这段时间里,湖州市南浔浔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内忙碌依旧。采用稻虾共生模式种植的大米,品质比普通大米要好,价格也卖得上去,收获带来的喜悦洋溢着整个公司。

  “批发价是普通大米的两倍多,一亩能增加2000多元收入。”该公司负责人曹泉方介绍,除了生态米,夏天每亩还能出产100多公斤小龙虾,按照批发价每公斤7.5元计算,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自探索稻虾共生综合种养后,“浔稻”从最开始的200亩发展到如今的1200亩,无论是生态米还是龙虾,品质越来越好,效益也越来越高。

  生态稻米和小龙虾是这两年南浔区推出的特色农业“综合种养”品牌之一,被作为当地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带动虾农增收致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稻虾共生,是近年新生的一种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之以人为工程、管理措施,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淡水小龙虾,实现水稻和小龙虾的互利共生。

  而且,这一模式可实现生态种养。小龙虾在水底爬行,会捕食一些害虫及其虫卵,所以只需少量饵食喂养,就可在疏松稻田表层土壤的同时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发生;而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稻茬、杂草、败叶落下则可以成为幼虾的饵食。“从技术和投资成本上讲,小龙虾养殖是渔业养殖行业里门槛较低的。”南浔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3月小龙虾种苗开始放养,水沟内可以种植水草,用来净化水质,水草能为小龙虾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小龙虾的排泄物作为肥料,减少了单季晚稻化肥施用量。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小循环,既无污染又增加了产值。数据显示,南浔区在采用稻虾共生模式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分别下降30%和50%。

  沈新忠的南浔区练市镇朱家兜村新杰专业合作社属于南浔第一批开展稻虾共生模式的专业合作社。身为村干部的他,几年前了解到小龙虾市场行情火爆后,当即流转土地种养了300亩。

  每年4月是沈新忠最忙碌的季节,除了自己养殖外,还要为周边的农户提供虾苗、饲料,时不时还要上门指导新加入的养殖户们。但收获也格外多,他说:“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带动周边30多人加入生态种养的队伍中,合作社种养面积也达到了2000多亩。”

  截至目前,南浔区稻虾生态种养标准示范区建设面积已达4.8万亩,建成双林、石淙2个万亩特色镇、9个千亩专业村、51家百亩示范主体,每年可产6000余吨小龙虾。

  为了保障稻虾共生在基层生根,南浔区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实行“三分六统”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以示范区为核心,建立“育秧、烘干、机械作业”三大服务中心,购置耕田机、除草机、插秧机、起垄机等机械化农机具,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

  此外,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南浔依托“南浔知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平台,打响南浔“浔稻香”“稻虾米”“石淙清水小龙虾”等知名稻虾品牌。在首届浙江农业之最小龙虾擂台赛上,来自浔稻公司的小龙虾,以122.76克的重量夺冠,获得申报浙江农业之最纪录的资格。今年举办的第二届石淙花海龙虾节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食用龙虾15万斤,实现营业收入600万元。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南浔:稻虾共生,生态致富前景好 2019-12-16 浙江日报2019-12-1600013 2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