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人物

他寄情动画23年,用氤氲水墨讲好中国故事——

常虹:动画即人生

  坐在二楼的阳台上,抬眼远眺,眼前是水墨画般的美景:一条蜿蜒的小路从山坡向远处延伸,枯黄的树叶铺满地,松柏翠绿欲滴;更远处,小路不见了,午潮峰清晰可见……

  这是动画编导、画家常虹每天都能欣赏到的景致,他把家安在了杭州小和山。他说,这里的山水、花鸟就是中国水墨画最好的题材。

  常虹早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后留学日本东京多摩美术大学,曾任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动画导演,现任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常虹家二楼有两间工作室,一间是画室,隔壁是动画工作室。很多人会画画,但不知道怎么做动画,常虹在这条路上已经探索23年了。

  他有一句格言,动画即人生。

  追求极致

  常虹学版画出身,也画油画、水墨、连环画等,后来觉得把静态的画制作成动画,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就跨界了。

  “我是1996年开始在加拿大尝试做动画的,做了一阵子,很喜欢,就坚持下来。”常虹对记者说,2002年他回到国内,参与创建了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专业。

  这段半路出家的经历,让常虹找到了人生乐趣。现在,他的作品已被多个美术馆、博物馆及个人收藏,还在国际上屡次获奖,并入选近百项电影节。

  2004年完成的动画短片《潘天寿》,只有5分半钟,融汇了手绘、三维、水墨、实拍等多种动画技法,历时不到一年完成。这部短片后来入选包括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柏林短片电影节等10余项国际顶级动画节展,还获得日本“RETAS”国际动画大赛最高奖项“东映动画大奖”。

  说起做动画的经历,常虹说:“一定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才能坚持下去。”在创作《八音盒》时,常虹一张一张画,要画成千上万张,有时一天就要画几百张。“我画得很快,短片采用一贯的二维手绘,从故事版、分镜剧本到原画、动画、背景和后期的特效,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完成,整个过程用了两年多,可以用‘辛苦并快乐着’来形容。”

  花费时间最长的,是动画长片《梦幻列车》,从立项到完成,前后花了足足5年。《梦幻列车》获得11项国内外知名动画大奖,28次入选世界知名电影节,是中国第一部全部由高等院校师生独立创作的影院级别的动画电影。

  “作为策划人和制片人,我的想法,就是要和师生们一起创作一部与众不同的动画影片,因为独特的创意和艺术表现,才是一部艺术动画电影的灵魂所在。”常虹说,如果把艺术做到高点和极致,其实也就是商业;反过来讲,如果把商业做到极致,也就是艺术。

  水墨魅力

  在画室里,常虹向记者展示了作品《冬日里的鸟》。记者看到了盼望天天都能出太阳的鸟,没伴聊天、比较郁闷的鸟,躲在树丛中窥视的鸟……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画不是画在纸上,而是画在制作传统动画用的赛璐珞片上。常虹告诉记者,这是他探索的一种新画法,叫做维尼伦(VINL)水墨画,已经尝试一段时间了。这是动画带给他的启示。

  常虹从小立志当画家,走上这条路以后,他对艺术的探索、对水墨画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止过。他曾在透明玻璃纸上作画,因为他发现,水墨脱离了宣纸而落于透明玻璃纸上有神奇的效果,这让他无比欣喜。

  他还是中国水墨动画的践行者。

  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在世界动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动画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近年来,传统的中国水墨动画渐趋没落。

  常虹说,如何把这一闪耀着前人智慧的文化成果传承下去,是摆在当今中国动画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今年,常虹策划并参与了国家艺术基金“中国当代水墨动画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这个项目的宗旨在于培养中国水墨动画创作的新生力量。经过近3个月的高强度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优秀学员拿出了成果。

  “万事开头难,对于中国当代水墨动画人才培养来讲,这次探索开了个好头。”在11月8日的项目成果展上,常虹这样对记者说,不管是题材还是内容,水墨动画都受到一些限制,“如何突破这些限制,就需要有新生力量去探索。”

  中国美术学院是研究中国水墨艺术的大本营,在中国动画发展史中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美院的吴山明、卓鹤君等曾积极投入早期的动画片创作,产生了诸如《山水情》等一批优秀国产水墨动画电影。

  常虹说,1988年创作的《山水情》被公认为水墨动画至今未被超越的典范,已经过去了整整31年,我们必须要思考水墨动画如何获得新生,如何重回巅峰。

  提携新人

  人的一生中会有几次遇到“贵人”,也许自己并不知道。

  进入加拿大国家电影局担任动画导演,是常虹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简称“NFB”,在世界影视行业特别在动画行业里享有很高威望。

  常虹能进入NFB,并成为其成立60多年来的第二位华裔动画导演,他遇到了一位“贵人”。

  “贵人”名叫乔治,是一个制片人。常虹之前在动画公司工作,后来独立编导、创作了一部短片《二胡》,讲述一对来自中国的父女在加拿大的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移民生活。常虹说:“当时我跟乔治不认识,他拿着《二胡》找到我,进行培养式加工。当时,独立动画艺术家送交的动画剧本有近千份,只有几部动画片可以进入下一阶段,我就是那个幸运儿。”

  就这样,常虹进入了动画专业圈子,从一个打工的变成了动画导演。这段经历对他的触动很大,他也开始试着当别人的“贵人”。

  “能帮的一定去帮,说不定一个小忙会影响别人一生。”常虹对记者说,他经常鼓励学生,“去试一试,说不定是另外一片天地呢。”

  常虹经常告诉学生,想要学好动画,最主要的动力来源就是“我喜欢”或者“我愿意”。如果你不喜欢,或者学习这个专业是父母的愿望,那么做动画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对常虹而言,教书育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他也有忧虑,目前一些青年学生比较浮躁,不愿意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作品、搞研究。甚至,一些学生想一夜成名,把拍电影、做动画当成是一场人生的豪赌。

  他常常告诫学生,做过动画片的人都知道,这一行看起来轻松,但做起来很辛苦,没有足够的喜爱和毅力都是干不了这一行的。

  目前,常虹正埋首于下一部作品——为2020年新年所创作的贺岁动画短片《祈福》。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8 常虹:动画即人生 2019-12-13 浙江日报2019-12-1300005;20171560 2 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