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钱塘江

古镇有个“正德堂”

  从宁海城西出发,驱车十几公里,一个群山环抱、风光绮丽的江南古镇出现在眼前——前童。这里既是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又是革命老区,是当今世界上童姓最多的聚居地,全镇1.2万人口95%姓童。据悉,自明代起,古镇有过功名者200余名。近现代,教授、博士、硕士等各种高级知识分子达1000余人,是一个五福齐全的家族。

  据童氏家族谱志《嘉言十二条以垂祖训》“九训居官”记载:凡宗人居官,当思爵位赐之国恩,俸禄出于民脂,务须忠勤清慎,上不欺君,下不虐民,方昭无忝厥位。如莅任贪酷,非身其祸,子孙必罹其殃。戒之。

  诚然,这样的祖训在古镇还有很多,也正因为它的教诲作用,在童氏族人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道德典范,单就童氏谱志所载的200余篇人物传略里,记述这方面内容的,就几乎占有一大半的篇幅,令后人甚为敬仰。

  厚德载物,为官清正廉洁,是童氏家族世代相传的祖训。历代先祖,皆以德行来训诫、教导后代子孙,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坐落在古镇西侧的“正德堂”,建于2015年盛夏,是一个教育人们端正品德、廉洁自律、正直做人的场所,成为当地人仰慕先贤、教育后人的道德文化乡土载体。

  漫步正德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百廉图、不染池、照壁墙……据讲解员介绍,百廉图用100个“廉”字警示为官者言行举止,抵制名利的诱惑;不染池指的是为官处世好似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照壁墙督促人们以“10个为镜”照自身、照内心,自我监督。

  正德堂分3个展区,占地1500多平方米,存列44位历代清官廉吏。既有当地童氏先贤尊儒重教、体恤民情、福泽桑梓、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也有异地为官和到前童当地任职“清廉”“勤政”“爱民”“奉公”的光辉范例,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党员干部为建设宁海、造福百姓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先进典型,传递着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和“廉荣贪耻”的道德观,让参观者感受到道德廉政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厅一侧,存列着童氏第15世子孙童应斗塑像,他少年便志存高远,成年游学太学,学成后任北京府军前卫经历司经历。明朝天启元年初,辽沈一带战事激烈,兵部派人往前线发饷,大家互相推诿而不敢领命。童应斗挺身而出,毅然应承。他领银十万,前往正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辽东前线。抵达时,营地早已失守,守军几近全军覆没,难觅踪迹。同去的部下蛊惑将饷银私分了事,被他严词拒绝,尔后分文不少地押送回京。天启皇帝亲手题写“公忠”两字嘉奖他。后来,他辞官回乡养伤,卖掉所有房屋和值钱的东西,全部拿来修宗祠、建学校,供族中子弟读书,造福乡里。

  “清廉”展厅里,有着童氏家族第26世祖童鹤鸣的塑像。据文字记载,他在出任天津市军需采购专员期间,经手钱财无数,却纤尘不染。日伪人员送来整箱金条,打探消息,他依法办理,将金条上交国库。抗战结束解甲回乡时,他身无分文,只得卖掉护身用的手枪作盘缠。参加生产队劳动时,有一次,他牵着牛在耕地,突然下起了暴雨,他连忙把雨衣给牛披上。别人问他,他说:“自己淋坏了,大不了生场病。这牛是生产队公家的,要是淋坏了,以后耕不了地,那损失就大了。”

  1949年6月,童氏后人童先林出任新中国宁海首任县长。1955年,童先林被调往西藏,后又调台州行署任财政局长。不管身处何地,职务如何变动,他始终心系国家,情系人民,脚踏实地,两袖清风。他在外当官,妻儿却在家里过着艰苦的生活。他离休后因病回了老家。病重期间,医生要注射高营养的球蛋白,他坚决谢绝,说是国家还不很富裕,让给更需要的人用;退烧必须用犀牛角粉,他给医生限定,不能超过五克。可以说,他一生清廉,一生光辉。

  据前童镇纪委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镇党委充分发挥古镇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的优势,着力发掘古镇历史基因中的道德廉洁元素,以正德堂为平台,充分利用古韵飘香的各处景点,充实勤廉持家的祖训内容,融合历代先贤的道德廉政故事,重点突出与道德廉洁有关的内涵,烘托道德廉政文化氛围,清廉之风在古镇上空弥漫,使参观者受到心灵的洗礼,也吸引了一批批“外来者”慕名前来。目前,正德堂已成为宁海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一些政府机关和单位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先贤事迹,感悟先贤高尚品行。

  古镇崇尚正德风,先贤故事代代传。临别时,参观者心有戚戚焉:先人如此规范道德行为,后人又该如何为人处世?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3 古镇有个“正德堂” 2019-12-08 20115563 2 2019年12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