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用百万字征服评委和读者——
田甜:我的“世界”不一般
本报记者 郑文
中分短发、黑色T恤、牛仔裤、白球鞋,第二届两岸青年网络文学大赛颁奖典礼上的田甜活脱脱一副女大学生模样。
“谢谢评委老师慧眼识珠,我就先胜一筹了,下回再见。”颇有个性的获奖感言引得笑声一片。此次大赛中,北京新人作家田甜凭借百万字魔幻题材小说《弥天记》从600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拿下了一等奖。
第一次参加文学比赛就取得了好名次,这个初出茅庐的85后女孩有何独特之处?
增删数次
缔造魔幻世界
为什么会写小说呢?田甜的回答很简单——“我从小就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想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魔幻世界。”
田甜从高中开始学画画,后来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系,之后在出版社工作。她自嘲没什么绘画天赋,便在工作之余尝试写作。“能把我想象的世界复制在小说里,也算是完成了梦想。”
《弥天记》是田甜创作的第一部小说,讲述的是男主人公北唐北冥与女主人公第五梵音年少时在一场灾祸中相遇,从此形影不离,共同成长为东菱国青年将领的故事。田甜从2011年开始构思,动笔一段时间后因故停笔,2016年再次启动创作,并于2019年初完成了小说的上半部。整部小说预计2020年完成。
新手免不了走弯路,遇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写作过程中,由于架构的魔幻世界过于庞大,为了防止大纲混乱、剧情崩坏,田甜无数次调整结构和顺序,无数次删改内容,少则几万字,多则几十万字,甚至一下子删掉写了一年多的文字。“当时的情形,可以称得上‘壮士断腕’了。”田甜回忆说,反复修改了20余次后,小说的大纲和脉络终于基本捋清,小说的样子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创作过程颇为漫长。4年里,田甜每天下班回家就开始写作,双休日也不例外,有将近两年时间,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
每天写写写,日子会不会很难熬?面对记者的提问,田甜笑了:“创作的时候需要集中精力、调动情绪,所以我整个人是紧绷的,确实会有一些疲累,但写作是我的乐趣所在,所以乐此不疲!”
“像钢板一样硬”“一条路走到黑”,田甜这么形容自己:“我最大的特点在于有耐性,不图一时的流量,而是更专注于作品本身。”
坚持阅读
收获写作经验
在很多人看来,撰写出10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塑造出100多个人物角色,构建出一个庞大的魔幻世界,是需要天赋的。但田甜不这么认为:“我既没有写作天赋,也没有特别扎实的写作功底,有的只是无限热情和4年如一日的勤奋。”
“上学时我作文写得不好,记叙文写得尤其差。不过从高中开始,写作水平开始逆袭。”与很多作家一样,田甜的文学创作之路深受大师级作家的影响,比如J.K.罗琳、金庸等。
作为忠实的《哈利·波特》迷,田甜把整套书来来回回读了10多遍,每遍都意犹未尽。“每次看《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我都会紧张得手脚冰凉,直冒冷汗。”高中时,空闲时间很少,田甜把仅有的一点休息时间都用来看书,经常看到凌晨三四时。“我的中学时代几乎是跟随哈利·波特一起成长的,J.K.罗琳创造的奇妙世界带给我无穷的欢乐。”
J.K.罗琳给年少的田甜带来了快乐,金庸则让成年后的她多了一分深沉厚重的情怀。参加工作后,《神雕侠侣》成了她经常翻阅的案头书,遇到写作瓶颈的时候就会从中寻找灵感,汲取养分。“金庸写作的节奏感、代入感和冲击力都是我需要学习的。迷茫的时候读读金庸,就会一下子柳暗花明。”
除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精彩绝伦的武侠招式,最让田甜赞叹的是金庸心中的慈悲与纯真。“金庸先生仿佛是我创作路上的同行者,让我不再孤单,也让我变得更加真诚纯粹,勇往直前。”
边写边学,半部《弥天记》写下来,田甜逐渐积累了文学创作方面的经验。能够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一定是出于热爱,虽然创作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和瓶颈,但只要坚持下去,就有可能让作品变得完整与成熟。
结缘浙江
拓宽创作之路
由于经常熬夜写作,田甜被朋友调侃像一只夜行动物。令人意外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只知道田甜爱熬夜,却没人知道她熬夜是在写小说。
“写小说这件事情,我很少和人分享。”田甜笑称自己是个孤独的人。得益于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与台湾旺旺中时集团联合主办的这次青年网络文学大赛,一直“单打独斗”的她得到了前辈与老师的指导,还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包容度很高,会吸纳当下各式各样的流行网络文学,并且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让我们的作品更成熟、更扎实。”在与大赛主办方之一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接触过程中,编辑老师对她的耐心指导,让田甜心怀感激。
“老师们提醒我加强对人物成长过程的塑造,指引我挖掘和延伸小说所表达的核心内容,提升思想境界,这是我在以前的创作中没有想到过的。他们帮助我拓宽了文学视野,让我受益匪浅。”
《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是田甜非常喜欢的一位浙江籍作家,她笑着说,作为一个北方女孩,却对江南流派“欲罢不能”,也许是种缘分。“当我写作速度慢下来或者松懈的时候,我就会拿起南派三叔的书翻翻,找找感觉,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虽然我和他写的不完全是同一种类型,但是我能从他的作品中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节奏感的把控和文字的张力。”
此次大赛,除了发掘优秀的青年作者以外,还为两岸文学创作者提供了相互交流、借鉴、学习的平台。在杭州参加颁奖典礼期间,田甜结识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热爱文学创作的年轻人,大家分享各自创作经历,互相勉励。“获奖是一种鼓励和肯定,遇到知己则是比获奖更大的收获。”田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