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和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南苏 池静宜 张建红 邱东栋
湖光潋滟,桑叶沃若。从空中俯瞰,这里河道水网纵横交错,2500多岁的桑基鱼塘宛若颗颗明珠镶嵌其中,一幅自然质朴的绿色画卷就此铺开。
这里便是中国古代鱼桑之乡——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东邻龙头山,南濒和孚漾,西依龙溪港,湖山相映,和孚镇坐拥江南水乡平原地区难得的自然风貌优势,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美誉。
近年来,随着尤夫、星光农机成功上市,桑基鱼塘荣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荻港景区获评4A级景区,和孚镇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荣获“美丽浙江十大特色体验地”……一项项成绩的取得,让“打造经济强镇,构建生态和谐新和孚”的底气更足、信心倍增。
于是,在岁月的悄然流转间,我们看到——镇域环境迎来蜕变,生活环境更加宜居;文化赋能,文旅融合助力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和孚经济发展更富活力;基层治理的高效有序,让乡风文明绽放出新的魅力……这片湖泽交汇的灵秀水土,注定要为历史的版图创造出一片新天地,在钟灵毓秀的江南一隅,定格出一片繁华,与千年运河一般生生不息。
生态为先
绘就绿色发展金名片
青山作画屏,绿水绕人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直以来,和孚镇党委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致力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绿色“赛道”上提挡加速。
过去一年,和孚镇全面巩固提升河湖水质,持续实施截污纳管、河湖库塘清淤、工业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和生态配水与修复等治污工程,全力巩固治水成果。截至10月底,新建污水管网6.2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推进企业整治提升,全镇共关停“低散乱”企业50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与此同时,启动污水零直排建设工作,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工业园区、生活小区、农贸市场(餐饮集聚区)等三大类。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身边的一土一木、一花一草,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垃圾分类就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因此我承诺: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不久前,和孚镇重兆小学垃圾分类研学特色课程启动仪式上,全体师生庄严宣誓。
今年8月以来,和孚镇全面推进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工作,和孚镇人大代表们第一时间响应号召,迅速成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并建立推进生活垃圾精准分类长效监督机制。目前,举报未按规定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违法行为18项,并及时予以上报,同时配合执法部门落实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和孚镇人大代表形成“1+N”的工作辐射模式,一个代表协调、指导、监督5至6户家庭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加强宣传,辐射家家户户。8月以来,涌现了一批优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者,实现了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村村覆盖、户户知晓、人人参与。
为了保持常态长效管理,和孚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定期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使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形成常态。近期对367家企业单位开展执法检查,教育劝阻369次,督促整改237次,处罚案件20件。
自2017年以来,和孚镇扎实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和孚集镇、重兆集镇都被评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城建、综合执法、人武等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离不开集镇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离不开每一个和孚人的努力。
一直以来,变的是技术、是方法,而不变的,是和孚人深藏心底的那一抹绿色,和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旅结合
唱响文化强镇之音
曲调悠扬婉约,颇具江南韵味的《桑鱼人家》唱出了绿水青山,也唱响了渔桑文化。
桑基鱼塘是人类农耕文明史上种养结合的智慧典范,是穿越2500年的生态农业活化石,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典型的生物多样性。而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又赋予了桑基鱼塘更深的人文内涵。这块生态“金字招牌”,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界目光。
和孚镇依托世界重要农业遗产桑基鱼塘系统和厚重的千年渔文化,打造出一个以古村、民俗、美食、非遗为特色,融鱼、桑、农、耕、桥、水为一体的江南水乡中的鱼桑乐活小镇。
“其中连续举办10届的渔文化节是按照小镇桑基鱼塘生态理念,通过高峰论坛、创作大赛、非遗传承、原住民渔家乐表演、水乡婚庆等系列活动来传达渔桑文化以及产业发展与丰收的喜悦场景,让游客领略千年来桑茂、蚕丰、鱼旺的桑基鱼塘水乡美景。”和孚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从“传承、体验、度假”3个层面,全力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旅游服务水平,提高旅游者满意度,打造一个融非遗景观、古村观光、研学教育等于一体的农旅综合性小镇。
截至10月底,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亿元。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
近年来,和孚镇结合当地乡风民俗和美丽乡村特色,深入挖掘拓展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文化乡镇品牌,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持续唱响文化强镇之音。
和孚镇成功创建省级文化礼堂示范乡镇,各村利用多元化的“乡村记忆档案”资源,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和精神,建成了“新荻村渔乡馆、荻港村名人馆、民当村船文化馆、长超村抗战纪念馆、复乐村蚕桑馆、陈塔村情忆馆”等6个特色文化馆,致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乡村文化。今年积极申报浙江省非遗主题小镇。
此外,和孚镇打造“春漾和孚”“夏游民当”“秋嬉新荻”“冬暖荻港”四季特色文化品牌,致力于精品创作,《锦绣村庄》等作品多次亮相省级舞台,荣获大奖。深入开展“文化走亲”“文化下乡”等活动,选取以村歌为主的原创作品,通过甄选优秀文艺团队,让具有和孚特色的文艺节目走出南浔、走出湖州、走出浙江。通过文化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宣传和孚、推介和孚、展示和孚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和孚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
今年以来,和孚镇已组织40场丰富多彩的下基层演出,有老年人喜爱的专场越剧演出和综合戏剧表演,也有受年轻人追捧的综合文艺演出。同时,“文化下乡”不仅仅走进村庄,还走进学校、走进企业,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了“文化惠民”工程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兴旺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步入和孚镇陶家墩工业园,浙江大东吴绿色建筑集成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一派火热景象,部分已竣工的厂房车间生产同样繁忙,为基地在建厂房输送装配式建材。
大东吴基地项目是南浔区引进的绿色环保节能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总投资32.6亿元,覆盖研发、材料、生产、建造、装饰服务等整个建筑产业链。尽管项目仍在建设中,但先行投产的厂房已具备自主供给能力。
“以‘大东吴’基地为主的陶家墩西片区,正在打造湖州市建筑材料生产企业重点集聚区。”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项目投资协议,和孚镇第一时间组建征迁攻坚团队,加快土地征用、农房拆迁,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
“打造经济强镇,构建生态和谐新和孚”。和孚深知,若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盘活土地资源、倒逼淘汰落后产能退出、为优质产业项目腾出绿色发展空间就将是一条必由之路。
如今,站在湖盐公路往西望去,整个陶家墩西片区已是一片平地,一座座正在施工的厂房拔地而起,部分厂房已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整个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研发材料生产建造装饰装修等全方位建筑体系服务,基本覆盖整栋建筑装配式工业化方式建造的全建筑产业链,预计年税收3.6亿元。
与此同时,和孚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预计完成华煜、东裕等项目签约15个,引进华煜等“大好高”项目3个。
渔业作为和孚镇的传统产业,近年来通过加快绿色生态、智慧科学农业发展步伐,不断探索,推进渔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提升渔业生产管理的大数据服务能力,打造智慧渔业新标杆。为此,和孚镇紧紧抓住省级农业特色产业强镇创建成功契机,专门出台了《和孚镇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成立和孚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计划3年投入1500万元,重点扶持、引领、创建现代农业产业,正式吹响了创建国家级农业特色产业强镇号角。
美丽乡村,交通先行。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要求,和孚镇交通部门努力提高主要农村公路的运营效率,投资约3200万元,打造了2条以旅游、养殖基地为主的“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一条连接和菱公路与荻港景区,另一条连接和孚镇至漾东村浙江省最大鲑鱼养殖基地,并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绿化、亮化、安全、休闲驿站等设施,使之不仅服务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法治惠民
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
连日来,在南浔区和孚镇四联村,一条内港生态浜岸由于混凝土厚度没有达到20公分标准,被村里责令进行重新浇筑。
“浜岸底部基础长期浸在水下,现在不及时发现,容易糊弄过去。”村书记杨怀武介绍,偏僻的内港浜岸得以翻工处理,归功于村廉情监督员朱才方。原来,朱才方一直关注着浜岸施工,前几天他发现,浜岸底部混凝土厚度较薄,便向村监委汇报实情,进行了实地丈量,问题第一时间得到了整改。
村里的工程大家一起管,得益于和孚镇打造廉情监督员履职升级版。据介绍,今年以来,南浔区清廉乡村建设不断深入,该镇进一步配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从人大代表、老党员、退休干部、村民代表、生产队长中推选廉情监督员。目前,全镇22个行政村,共有209名廉情监督员。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和孚镇以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为依托,不断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警务网格的“多网合一”,优化调整全科网格设置。同时建立了48人的专职网格员队伍,网格覆盖率达100%。通过“基层治理四平台”“镇综治信息系统”、网格长微信工作群等信息大数据的融合,有效掌握全镇各网格内的事件、纠纷等问题。
为了打破邻里关系疏离格局,营造出守望相亲、邻里相助的有温度人情社区,和孚镇社会事务办公室积极实施社会关注、百姓认可、持续可期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开启了社区治理新维度——和孚镇幸福邻里中心。和孚镇幸福邻里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牵手”专业社会力量承接运营,招募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展特色亮点活动、居民服务、协商议事、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等工作,整合了社区“碎片化”服务,拓展了社区公共服务空间,提高了城乡社区服务整体水平。
过去一年,和孚镇幸福邻里中心共举办活动415场、社区居民参与6150人次,活动安排上从“全、广、活”3个方面下足功夫。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全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两个、实践站25个、实践基地303个;并成立“元加汇”志愿者服务联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
不断深化“最美家风+”建设,重点打造和菱线、湖盐线特色家风文明风景带,深入挖掘家风家训,形成最美家风墙、家风廊、家风主题公园、家风馆等,推进家风家训建设。
不断培育乡贤文化,在荻港村建立全市首个乡贤会,目前,全镇所有行政村、社区均建立了乡贤会,实现了全覆盖。依托乡贤,组建“六老”宣讲团,并成立“六老”百姓名嘴工作室,进机关、到学校、去社区、下乡村、跑企业,开展十九大精神理论宣讲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
和孚镇妇联在原有村社妇女志愿者的基础上,新组建由退休妇女主任、妇女队长、妇联执委、退休老教师等参加的“和事姥”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妇女组织优势,以“内强家庭成员素质,外树巾帼文明形象”为目标,以“弘扬家庭美德、建设家庭文化、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调解邻里纠纷,助力百日攻坚,共建美丽庭院。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
和孚镇深入落实“千名干部联千组”行动,确定每周六为“固定走访日”,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党员干部深入联系村(社区)走访调研,分析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主动走进村民家中,了解群众所需所盼。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共开展集中走访8次,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65条,整改完成46条。比如在走访李市村时,群众反映校车停放点常被社会车辆占用,影响孩子们上下学,针对该问题,村镇建设办立即行动,加装了违停抓拍设备,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
答时代之问,启未来之程。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和孚镇全域发展的“大图景”与千家万户的“小目标”交相辉映,彼此交织碰撞,奏响了一曲集思广益、凝心聚力的“和孚合奏”。未来的和孚,仍将怀揣为民初心,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本版图片由和孚镇人民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