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健康浙江

走过40年的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为圆百姓康健梦
砥砺创新不止步

  “巡走三千公里 只说‘浙派中医’”,2017年12月30日,本报以此为题,详尽报道了我省中医药大推广——“浙派中医”宣传巡讲活动。这场历时半年,巡走全省10个城市、行程3000公里,声势浩大、收效显著的活动,主办者是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事实上,对于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来说,这样的活动是再普通不过了。今年是该学会成立40周年。40年来,该学会坚守助力百姓健康水平提升的初心,牢记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使命,砥砺前行,创新不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乘着中医药大发展的春风,该学会全面创新工作模式,在“浙派中医”品牌锻造、中医药学术传承创新发展、破解县级中医院发展难和居民看病难等方面,作出了可圈可点的努力,推动着我省中医药和中医药学会在全国的影响力,跻身前列;浙江城乡居民在中医药的获得感,较快提升。

  “浙派中医”是这样打响的

  2017年7月1日,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之江中医药论坛”上,“浙派中医”正式公布。从此,浙江中医药所有学术流派,共有了一个响亮名字:浙派中医。而这个名称的孕育者,正是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学会成立了课题组,历时一年半,在整理汇集浙江中医药传承千百年的十大医学流派的基础上,经反复论证后由学会理事会会长会议表决通过。时任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认为,这对浙江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

  对“浙派中医”影响力的推广和中医药惠及百姓,国家的“中医中药中国行”行动,是个很好的平台。

  近几年来,该学会连年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推进行动。353场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活动,39场义诊、咨询, 19万受益者,充分说明,3年来该学会在全省各地取得的丰硕成果,老百姓的收获满满。

  至于学会引领全省各市中医药学(协)会推出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难以计数。叫好声至今不绝的一个创举是,该学会助推我省成为全国第一个《中医药与健康》进中小学教材的省份。

  看中医难是这样破解的

  多年来,我省一些县(市、区)中医院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县域居民看中医难的问题日渐突出。

  从2012年起,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组成调研组,实地调研发展相对滞后的14家县级中医医院;连续5年对全省公立县级中医院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研。调查发现,有部分县级中医院建设处境艰难。就此,学会撰写调查报告,并通过媒体呼吁重视解决这一关系到无数人健康的大事。

  后来,“每个县建设好一所中医院”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现在,这些处境艰难的中医院,已基本“脱困”,前景看好。

  那头是雪中送炭,这边是锦上添花。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直接指导和帮扶下,东阳市妇幼保健院确立“中西医并重”办院理念,促使该院办“国医馆”,全院各主要临床科室都配备中医医师,在妇保和儿保方面,全面推行中医药保健技术,妇幼领域“无中医不保健”的“东阳模式”应声出炉,得到当时的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高度肯定和推广。小儿推拿科成为浙江首家省级小儿推拿重点建设学科。

  如今,“东阳模式”已推行到全国30个省(市、区)800多家妇幼保健机构,造福了无数妇幼。

  2019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与相关医药行业学会发起了“浙产名药”中成药评选和饮片评选宣传推介活动,首批评出“浙产名药”中成药13个品种、中药饮片10个品种。去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与省经信委等7部门联合,在浙产道地药材“浙八味”的基础上,评选出覆盆子、灵芝等“新浙八味”。

  中医药人才队伍是这样培养的

  2015年4月,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签约授牌永康市中医院为“中医药互联网+师承”教育模式共建单位,创新出一种名医授课、跟师习医和互联网传承相结合的中医带徒全新模式,重点培养医疗技术骨干。

  如今,这一“中医药互联网+师承”教育模式,正在浙江推广。

  近年来,该学会创新各种模式、路径、方法,助力我省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培养——具有西医高级职称的人参加“西学中”高级培训,这在全国开了先河;社会人士学中医,这在全国也是首例。

  中医药博大精深,民间中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抢救民间中医药种子”,成了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创新一招。2013年起,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主要负责人领衔的“浙江民间郎中调查团队”,走访了全省11个市城乡、山区和海岛共118位散落各地的民间土郎中,形成《寻访浙江民间郎中》一书,正式出版。

  百岁老人的养生经是这样发掘的

  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的众多创举中,服务百姓、利益百姓,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医药服务产业驿站”,就是广受欢迎、至今还在进行中的一个创举。

  2016年起,学会经浙江省科协立项,首创“缙云县国医馆”创新驿站,至今,已在全省四地创建中医药服务产业驿站。

  何为创新驿站?该学会与各县(市)签约,充分发挥学会旗下各路专家团队优势,对创建中医药服务产业驿站的县(市)医疗机构,切实帮扶,提升中医药服务能级。

  2013年,学会启动“浙江省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研活动”,一直到2018年。学会负责人带着专家,与当地医疗保健机构人员一起,深入到百岁老人家中,深入挖掘百岁老人的生活经历、养生之道、生活智慧、家庭和社会关爱等。“调研的目的是研究并探索百岁老人的健康长寿因素,探索百岁老人长寿的形成要素,分析百岁老人的‘长寿密码’,帮助大家‘长命百岁’。”参与调研的一位专家说。5年探访不辍,255位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何在?学会又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百岁老人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正在撰写中。


浙江日报 健康浙江 00019 为圆百姓康健梦
砥砺创新不止步
2019-12-06 浙江日报2019-12-0600004 2 2019年1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