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产、村、人、文”全方位融合发展

余杭打造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排头兵

  这里是中华文明圣地,拥有5000多年“良渚文化”、2000多年“运河文化”和1000多年“径山禅茶文化”;这里是创新活力之区,举办了2019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活动……

  这里,就是杭州市余杭区——一个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明交融,乡野气息与城市风貌并存的“美丽之洲”。

  在推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余杭区始终把城市和乡村作为平等的发展主体,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为主线,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政策支撑、强化要素保障、创新发展路径,推动余杭“三农”迈上新台阶。

  今年上半年,该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4.32亿元,增长12.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2362元,增长9.9%。目前,实现125个规划保留村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和美丽庭院户创建全覆盖,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6个、省级精品村12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达100%……

  据余杭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立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体目标,该区全力打好品质农业、品牌农业、数字农业、美丽乡村、增收脱薄、三农改革、三农人才、队伍建设八场攻坚战,推进“产、村、人、文”全方位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新时代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排头兵。

  好景时时见,乡村处处新。一个个美丽村庄,正点缀于余杭的青山绿水之中,如诗如画。

三产融合 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窑北村,地如其名,是余杭区瓶窑镇北面的一个美丽村子。良渚文化虽以良渚命名,但在余杭境内,很多遗址位于瓶窑镇。窑北村内就有塘山遗址,且距离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西大门只有约1公里。

  “得益于良渚遗址保护,窑北村没有大开发,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我们村处于杭州半小时经济圈。在后申遗时代,如何围绕农业进行农文旅开发,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是我们正谋划的方向。”窑北村党委书记钱旭强说。

  窑北村已“小试牛刀”并取得不错的成效——今年春天,瓶窑镇举办“花朝节”,开幕式就在窑北村的窑北桃园,吸引了万余名游客。今年,窑北村沿桃山而建的健康骑行道顺利完工,吸引了不少单车爱好者穿行于山色之间。

  接下来,窑北村将重点通过对村道进行改造,串联起恒德森林公园、兰花基地、水蜜桃果园、猕猴桃园、鱼老大生态农庄等优质资源,形成特有的乡村旅游精品游线。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不仅是窑北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发展正在余杭大地上进行着:塘栖村借助电商破解枇杷丰产不丰收、运河街道新宇村等发展荷塘经济实现绿色发展、青山村凭借生态优势吸引全球一流度假酒店品牌六善等产业项目落户……

  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实现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引导和推动更多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在坚持农业基础不动摇的基础上,该区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的延伸能力,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农事体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

生态宜居 坚守绿色发展之路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走进塘栖镇塘栖村,诗人描绘的江南景致就出现在眼前: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沿溪而建,每家房屋前都有宽阔马路,院内有娇艳欲滴的鲜花团簇,极具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从一个脏乱穷的村子,一跃成了余杭区“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头羊”、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这短短几年,塘栖村发生了什么?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进行了综合环境大整治,通过拆违、治水、垃圾分类等工作,村子彻底改头换面;再经历‘塘栖村特色示范村建设项目’,我们逐渐构建起美丽乡村基础框架,并建设了主要景观节点。”作为亲历者,塘栖村党委书记唐国标感触最深。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设施保障。去年底,余杭区提出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美丽乡村建设就是重要一环。余杭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全域美丽”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优势,也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今年,余杭区启动美丽乡村“1510”示范创建行动,围绕“一核五线十点”,即大径山美丽乡村核心样板区,大运河文化带、西部访茶寻幽线、塘栖水乡风韵线、中泰慢谷风光线、良渚文化风情线等5条精品游线和10个产业链条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示范村,带动引领全区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营建“五美与共”的美丽乡村大花园。

  比如,西部山区要结合文化元素挖掘,打造全域美丽乡村精品区块;平原水乡地区要依托水网湖泊资源,打造美丽乡村景观示范带;良渚遗址保护区要结合“文保+农保”独特优势,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区;乔司等城乡接合部乡村要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促进人居环境和产业结构升级。

文化振兴 塑造乡村“新风尚”

  余杭西部的“禅茶第一村”——径山镇径山村,正开门迎客。路边打造了景观,沿路绿化并没有因为冬天的到来而衰败,小桥流水、绿草茵茵。

  “能有如今花园般的环境,环境整治是一方面,也离不开村民们文明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垃圾分类的意识。”径山村党总支书记俞荣华说,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也成了该村的“新风尚”。

  自2017年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径山村探索景区村庄垃圾分类模式,推进村民公约、垃圾不落地、音乐车收集、积分兑换等做法,初步摸索出一套高标准垃圾分类做法。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精神要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余杭区坚持“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以文化生态治理机制建设为契机,着力推动乡村移风易俗、文明进步。

  推进“细胞培育”“道德建设”工程,该区以“文化余杭”建设为抓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农村道德讲堂、文化志愿服务等系列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乡村学校青少年宫等文化阵地建设等。

  推进“移风易俗”“成风化人”工程,该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村风民风。比如,开展“文明家庭”和“美丽庭院”创建、“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激发村民荣誉感、上进心。

  推进“乡愁记忆”“文化振兴”工程,该区深入实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振兴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农耕文明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启动“非遗记忆”抢救性记录工程,留住乡愁记忆。

三治融合

构建和谐安定环境

  深秋时节,到径山镇小古城村逛一逛,会发现村子跟以前大不同——村中心的钱三组,家家户户的高围墙全部不见了,被古朴的低矮围墙取代,这让村子的景色一目了然。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让村民拆除或降低自家围墙,从来都是一件难事。而在小古城村钱三组,从动议到完成只用了21天时间。在如此短时间内让27户村民敞开“心墙”,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党建+治理’的力量!这次降围墙高度,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与村民民主协商。”小古城村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闻名的小古城村,十多年来一直保持这一优良的村民民主议事制度。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证。余杭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开创以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的“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新路子,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

  比如,在小古城村“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基础上,余杭区总结出“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的“四议”工作法,在全区积极推广,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机制,走出了一条党领导下的基层民主协商新路子。

  推进“三治融合”,余杭正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切实加强对村级各类组织、各项事务的统一领导;推进农村“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农村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努力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推广基层民主协商“小古城”经验,推进基层组织村规民约新一轮修订,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联动体系,提升长效管控和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收入增加

高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与余杭别的美丽乡村不同,黄湖镇青山村有点特别——很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因此,杭州市首个以村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分会“青山同心荟”在该村成立。

  今年,“青山同心荟”和青山村共同启动了“自然好邻居”项目,鼓励村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和经营方式,对评分高的村民则导以更多客流。据悉,参与该项目的合作农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

  不仅合作增收,如今村子越来越有“活力”:村民小兰返乡开民宿,如今客人络绎不绝;村民王阿姨成了明星厨师,每周接待200人,还开始学习英语和新的菜系……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中心目标。青山村是余杭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村民经济富裕的一个缩影。通过调整产业导向、激发创业热情、完善民生保障等,余杭正实现农民经济富裕、生活便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余杭还深入实施惠民政策,不断扩大惠及面、提高含金量,持续提高余杭人幸福指数。围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该区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让农民更加均等享有就业、居住、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

  共同富裕,不仅是村民富裕,也要村集体经济富裕。余杭正以三年内所有村经营性收入都达到70万元以上的目标,千方百计走出增收节支新路,从集体经济项目、乡村旅游、留用地开发等方面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余杭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接下来,该区将继续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全域景区化为导向,加快连线成片建设,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积极打造新时代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余杭样本。

  (本版图片由余杭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余杭打造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排头兵 2019-11-30 浙江日报2019-11-3000006;浙江日报2019-11-3000014;浙江日报2019-11-3000016;浙江日报2019-11-3000018;浙江日报2019-11-3000011;浙江日报2019-11-3000017;浙江日报2019-11-3000022 2 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