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永康构建农村“三资”管理新模式

  本报永康11月27日电 (记者 沈超 市委报道组 谭孝军 通讯员 赵卓献) “你看,现在连1元支出也明明白白,村民随时能看,很清楚。”11月27日,走进永康市江南街道历阳村,村监委主任舒智勇就拉着记者去看电视屏幕上的“电子账单”,每一笔支出经谁的手、在哪家店买的东西、谁签字报的账,一目了然。村民满意了,舒智勇觉得身上压力轻了不少。

  农村的快速发展,让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变得更为复杂,传统管理机制、公开方式已跟不上时代步伐。去年以来,永康抓住农村集体“三资”会计业务委托代理这个关键环节,构建新型代理制度和“绿窗”公开模式,让农村“三资”沐浴阳光。

  “三资”管理,人是关键。永康市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原“三资”服务中心人员均由各乡镇(街道、新区)自行聘用,薪酬待遇偏低、专业素质不强、离岗率高。为此,在不改变村级“三资”权属、不改变监督主体责任的前提下,该市把村级财务代理会计业务分离出来,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永康农商银行代理,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按照每个乡镇(街道、新区)配备3人至4人的标准,全市配备代理人员49人,银行作为独立第三方,严格照章办事。

  同时,为了解决村级财务公开不及时的问题,该市在保留原有纸质公开的基础上,创新搭建农村集体“三资”互动电视“绿窗”平台,所有原始票据扫描上传后,经“绿窗”电视在本村范围内公开。

  改革以来,永康全市共代理农村“三资”收入业务32115笔,金额357294.50万元;支出业务76076笔,金额318711.39万元。抽查147个试点村的26785笔业务未发现问题,未新发一起涉及“三资”信访事件。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永康构建农村“三资”管理新模式 2019-11-28 20113441 2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