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前程

湖州师范学院

勇担使命 迈向高水平发展新征程

  “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校训‘明体达用’正好体现了这一点,符合我们当前教书育人的要求,是我们前进的方向。”10月9日,湖州师范学院东校区会堂内座无虚席,校党委书记金佩华以“守初心担使命,创大学奔一流,走好新时代湖师院高水平发展新征程”为题,带头为师生党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专题党课,吹响了湖州师范学院迈向新征程的集结号。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湖州师院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期间对学校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创建“湖州师范大学”,突出“湖州味”“师院味”,以高站位谋划、高标准组织、高要求实施,推动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同步谋划、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扎根地方

  高质量发展诠释“湖州味”

  日前,湖州师院环保节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车磊博士与行业专家共同发起的浙江安吉国千环境与节能工程研究院在服务地方和践行“两山”理论方面又结硕果,成功研发了“MBBR生物膜强化CAST工艺”。得益于这项技术,安吉县率先在全省开展“准Ⅳ类水”非工程原位提标扩容改造示范工程试点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湖州师院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余连祥认为:“高校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其研究院发挥着服务地方的智库作用,目前我们的研究服务方向就是怎样响应党中央的战略发展部署,为湖州的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初心不改,始终牢记教育使命。多年来,湖州师院扎根地方办学,通过深化党建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服务地方”的“湖州味”高校建设。以“一支部一特色”为主线,大批独具创新且凝练支部特色的党建活动走出校园,辐射湖州各个角落。

  沿着湖州“红色地图”一路寻访“红色人物”,对老兵们进行抢救性采访,抒写“红色故事”,拍摄“红色视频”……通过“红色典藏”党建品牌活动,湖州师院文学院的学生们将思想引领和专业提升有机融合,拿起笔,扛起摄像机,传递历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为了让自闭症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培养他们生活自理、融入社会的能力,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先后有800多名志愿者,9年如一日,到湖州扬帆康健园为500多名孩子服务。去年,志愿服务团还联合爱心企业发起“你消费,我捐款”的“一元汇”活动,实现了月销售量3061份的成绩。指导老师汤晓晨介绍,一直以来,学生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提升公益“造血”能力,申报各类公益创投项目,成功立项15项,累计募集善款近16万元,用于自闭症患儿的康复训练。

  寻根溯源

  思政课成服务新载体

  在湖州师院《批判性思维》课堂上有这样一幕:云端平台上课、限时互动抢答、发送点评弹幕……任课教师陈维杰把“互联网+”引入课堂,让思政课“活”了起来。事实上,诸如这样变着花样上的思政课在湖州师院还有很多。

  两年前,学校10余名思政课教师组建了“余村博士蹲点团”,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年轻博士团队,为了研究“两山”理念及余村实践,开启了为期5年的蹲点调研。“实践出真知。思政课教师需要上接天线,也要下接地气。蹲点余村为我们教学和研究打开了新思路。”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秀娟博士说。

  正是在这样的使命担当下,湖州师院的教学科研育人成果得到了内涵式的发展与提升——教师们的“蹲点”心得与调研素材被融入思政课,再通过安吉余村、长兴新四军纪念馆、德清何村等7个实践教学基地,不断输出,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堂可听可看可感的体验式、沉浸式现场党课。

  2014年,湖州师院与湖州市委宣传部携手共建,率全省之先创办了马克思主义讲习所,学校的思政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讲习所已经与15个农村文化礼堂结对,以“五+1”服务项目为载体,创新开展辐射社会、服务基层活动,用红色知识为乡村大礼堂注入“红色动力”。

  新改造的道路及人行道,加设的地下通道隔离护栏……走在湖州师范学院内,处处是平安校园建设的人性化体现,而这也是学校如火如荼聚焦专项整治抓整改后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成效。

  当前,湖州师范学院正在逐一击破师生最急、最优、最盼的紧迫问题,不断查短板、找差距、谋突破,向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湖州师范大学”高质量迈进。


浙江日报 前程 00018 勇担使命 迈向高水平发展新征程 2019-11-27 20108289 2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