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人物

科研的脚印
连贯而坚定

  千百年来,无论是驼铃声串起的深沉的大地之歌,还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都在向人们述说着“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到近现代,化学纤维又走入人们的视野,逐渐成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钱塘江畔,这位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院士长久深耕的,正是这片古老而年轻的领域。

  用大力有余,入细心愈研。将40个小时的漫长工艺流程缩短至10小时,将每年每家企业平均只有几万吨的产量提升至50万吨的量级,过去全球科学家40多年不能解决的涤纶工业丝制备难题,陈文兴院士团队却一举攻克。除了感叹科学技术的无穷力量之外,技术背后这位科学家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更加令人心生敬意。

  我们常常听到“科研工作要坐得了冷板凳”云云的话语,乍一听或不觉其中难度之深,然一旦加上时间的洗练便可知其中不易。对于科学家而言,灵感只在于一时,试验却常常是迂回而长期的。“科研与游戏通关不同,它有无数关口,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内,还存在无法彻底通关的可能。但在科学世界走下去的,始终是前方那份未知的神秘。”西湖大学的一位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想,这样的话,对于每位像陈院士这样数十年投身科研事业的科学家来说,同样适用。

  从当年文一路的浙江丝绸工学院,到如今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的浙江理工大学,跟着院士回溯这条漫长的时间脉络时,我们会发现,其间的每个脚印都是如此连贯而坚定。这应当便是一位科学家真正的过人之处了。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6 科研的脚印
连贯而坚定
2019-11-26 20105426 2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