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减轻校园负担 关爱困难群众

省纪委省监委公布第一批专项整治扶贫、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成果

  本报讯 按照中央和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要求,省纪委省监委机关牵头、会同14家省直单位,对扶贫、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履行专项整治主体责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下联动整改,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为开门搞整治,省纪委省监委机关此前公布了23个整治项目牵头单位、投诉电话等,下一步将分批次陆续公布整治成果,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日前,省纪委省监委机关会同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疗保障局等部门公布第一批专项整治扶贫、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成果,分别是: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营养餐和生活补助政策,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简化困难学生申请资助程序,截至10月底,全省累计为590.38万人次各学段学生发放各级各类资助经费33.41亿元(不含浙江大学、宁波市数据)。其中,为8000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减免保育费900万元;为14万名义务教育学生补助营养餐8000万元;为500万名义务教育学生免除课本费15亿元;为1.3万名义务教育学生发放700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为9000名家庭经济困难普高学生免除学费和代收费1000万元;为45.69万名中职学生免除学费6.7亿元;为27.69万名各学段学生发放国家奖助金10.64亿元;为83名基层就业学生补偿代偿学费152.89万元。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又将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按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625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制定下发《关于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建立申报认定制度,对进校园活动数量进行严格限定,限定每学期每校省市县三级进校园活动不超过5项,下半年批复开展省级进校园活动仅1项。抽样显示,全省各类进校园活动从2019年初平均每所学校的18.1项,减少到4.8项,减少了73.5%,大大减轻了校园负担。

  深化低保、扶贫对象认定专项治理,重点解决低收入家庭中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脱保”“漏保”以及对象认定不精准问题。修订出台《浙江省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将支出型贫困纳入低保或临时救助范围,并享受相应的医疗、教育等救助政策。建设“浙江省大救助信息平台”,实现对社会救助对象和低收入农户省域内相关信息的自动查询和实时比对。严格落实近亲申办低保经办人员回避制度和新增低保家庭县(市、区)30%的抽查复核要求,全省复核救助对象共计92.32万人次。目前全省低收入农户58.56万户、96.96万人。在册城乡低保对象45.9万户、66.25万人,含新增低保对象4.06万户、7.49万人,低保对象动态管理退出7.53万户、13.5万人。全省对低收入家庭中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以及上一年退出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排查,避免出现“脱保”“漏保”现象。低收入家庭中重病、重残对象单独列户纳入低保3879人。台风“利奇马”灾后,全省临时救助受灾困难群众14479人,发放救助金1342.5万元。启动4月至7月价格补贴,惠及困难群众389.8万人次,支出资金1.85亿元。

  全面开展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加大对26个加快发展县政策倾斜力度和资金投入。通过排查鉴定,锁定农村困难家庭危房7109户,截至10月底,全省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已开工6802户,开工率95.68%,共投入资金约9083万元,惠及人口12386人。其中已竣工5671户,竣工率79.77%,杭州市、温州市全部竣工。完善对淳安等26个加快发展县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强化资金、土地和社会协同保障,2019年前三季度26个加快发展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8565元,增幅14.5%。

  改善医疗服务,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突出问题。运用“浙江健康导航”平台,预约诊疗实现“全省通”、医院一键挂号等,城市大医院排队平均时间从8.26分钟缩短到2.83分钟。解决就医过程中“多卡并存、互不通用”的问题,浙里办“健康医保卡”在杭州所有省市医院实现应用,并向全省医院推广。全省医院门诊智慧结算率达75.27%,病区智慧结算率达65.58%,开展“医后付”的医院比例达41.91%。省、市级医院检查检验报告具备2种以上智慧查询方式的比例达98.53%,推出“影像云”“云胶片”服务,实现影像资料互联共享。全省已有241家县级以上助产机构实现“出生一件事”,新生儿出生时在医疗机构一站办理包括预防接种、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等业务在内多证联办服务。全省70个县(市、区)的208家县级医院、106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组建成161家医共体,每月近5000名县级医院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排班,基层医疗机构88.7%开展门诊手术、46.6%提供住院服务、92.6%开设夜间门急诊服务、26.3%开展居家护理服务、100%提供慢性病长处方服务。

  加大大病保险对困难群众的支付倾斜力度,强化10种发病率高的儿童血液病和儿童恶性肿瘤医疗救治。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保门诊慢性病保障制度,将常见慢性病纳入医保门诊保障范围从国家规定的2种扩增到12种,城乡居民就医最低报销比例从40%提高到60%。2019年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新增30元,大病保险人均筹资财政补助增加15元;困难群众大病保险起付线在原有基础上再降低50%,人均降低1万元左右;困难群众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再提高5个百分点;解决苯丙酮尿症患者的特殊医疗食品保障问题,患者人均减轻负担不少于1万元。建立“全省医疗救助人员信息实时交互平台”和医疗救助“一站式”报结等工作机制,实现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和医疗救治政策落实率“两个百分百”,截至9月底,全省困难群众参保资助120万人,资助资金5.77亿元;医疗救助困难群众523.34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约12.14亿元。

  完善医疗救治网络,强化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医疗救治。我省儿童白血病定点诊治机构3家,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被确定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噬血细胞综合征、淋巴瘤定点医疗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被确定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儿童血液病定点医疗机构。截至10月底,全省各定点医院共救治病例1086例。率先落地2018年国家抗癌药谈判结果,实现17种谈判药品供给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截至10月底,共有88324人次享受报销,发生药品费用7.05亿元,医保基金报销5.30亿元。其中用于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培门冬酶,共报销1159人次,药品费用693.86万元,医保基金报销484.6万元。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减轻校园负担 关爱困难群众 2019-11-26 20106116 2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