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让基层治理创新从“盆景”到“风景”

下城: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提升现代治理能力

  让基层治理创新从“盆景”到“风景”

  下城: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提升现代治理能力

  王逸群 柳景春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地处杭州市中心的下城区,作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之一,就曾遭遇过“九龙治水”的社会治理之困。

  城区街道既是改革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改革探索的“最先一公里”。下城区在纵深推进全域中央商务区建设中,以全国前十、全省唯一的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和全省基层社会治理改革试点为契机,着力破解政务信息流转低效、服务形式单一、管理力量分散、基层负担较重等问题——

  “一声哨响、各方联动,工作更加顺畅了。”

  “一支队伍、赋权下沉,执法更加高效了。”

  “一call即办、打包解决,百姓更加方便了。”

  “一个大脑、多方植入,治理更加智慧了。”

  “一个目标、人人出力,社会更加美好了。”

  下城31.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场基层治理“化学实验”正在进行。

一顶“大盖帽”管好民生事 先行先试打造基层治理“试验田”

  垃圾分类管理找市容环卫、无违建小区创建找城乡规划、绿化管理找城市绿化、雨污分流找市政公用……过去,一个物业小区的管理,需要在10多个领域方面,接受多个部门审查管理。而今,这一境况发生了改变。

  “原来需要多个领域多个部门的不同执法人员上门审查的问题,现在由街道2名执法人员就可以查清。”长庆街道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说,改革后,物业小区只需接受街道综合执法大队一支队伍统抓统管,解决了原先因部门分工产生的“自扫门前雪”多头执法和执法扰民难题。

  作为杭州市的中心城区,下城区一直以来都秉持先行先试、不断革新的理念。而改革的初衷,就是要率先打破壁垒、精简机构,解决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管理低效等问题。针对房屋违法装修、无证蔬菜店管理等新下放事项,街道执法大队都有了执法权,以街道名义开展执法工作,可以解决多头执法、职能交叉的问题。精简、集中、规范、高效的改革理念,达到了“执行快、办事近、成本省”的改革目标。

  今年,杭州率先启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首块“试验田”选在下城区长庆街道。5月,全省首个街道综合执法机构——下城区长庆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在柳营巷22号揭牌。这个新成立的队伍,以街道名义开展执法工作,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

  9月29日,下城区8个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成立。如今,全区梳理出320项执法事项清单,区城管局执法中队场地、人员、装备全部下放至8个街道,共有146名执法队员下放到基层。

  除了执法权力下放,还有审批权力的赋予。在今年5月成立的长庆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长庆街道将原先13个办事窗口精简为4大综合审批服务窗口,实现“无差别全科受理”“一窗办”向基层延伸。这些窗口可办理132个事项,其中39项实现了“闭环办理,当场办结”。

  为了让居民办事更智能,下城的脚步迈进了“一次都不用跑”的时代。在“1 call”政务服务平台咨询、预审、预约等服务的基础上,实现了8个高频民生事项全流程“视频办”、跑零次,将手机变成了“口袋”办事窗口。这8个事项包括:残疾人证申请及制发(本人办理和他人代办)、残疾人证遗失补办(本人办理和他人代办)、机动车所有人联系方式变更备案、遗失补领机动车驾驶证、期满换领机动车驾驶证、个人参保信息查询。下城区审管办负责人介绍,如今,只要通过浙里办APP、“杭州办事”APP或“智慧下城”微信公众号等扫码进入“1 call”办事平台,便可由办事专员一对一全程指导,聊天办事,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让群众少跑腿,背后是让数据多跑路。材料上传审批系统,数据全程在后台流转,按时限办结,不用见面,更不用群众跑腿,真正做到“把方便留给百姓、把复杂留给系统、把高效还给政府”。

科技引领 “智治”支撑 “互联网+大数据”打开现代化治理大门

  井盖丢了、路灯坏了、马路积水了……“城市小病”如何快速发现?城管队伍偷懒了吗?饭馆的餐厨垃圾去哪儿了……万千民生相关情况如何有效监管?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入选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的城区,为街道装上“大脑”的下城,让社会管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

  “十一”长假前夕,遍布商务、酒店、百货、娱乐等多元业态的东新街道,成为了杭州市数字化建设的一个新的示范点——城市大脑新天地示范区。便捷泊车、智慧电梯、“10秒找房、20秒入园、30秒入住”等城市大脑场景应用,在这里纷纷落地。这是东新街道的杭州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在数字驾驶舱界面,各类相关数据实时更新,为管理者提供一目了然的区域动态。

  信息化、智慧化、精细化的模式,打破了基层原有的治理格局。依托城市大脑中枢系统的算力支撑,数据传递不再“逐级报送”,数字驾驶舱能将各部门各层级的城市运行数据进行打通、融合、计算,实现横向贯通、纵向比较、在线监控和智能预警,为城市管理者们提供较为科学精准的决策参考,成为各级各部门城市治理的“分析仪”“扫描仪”和“指南针”。

  在街道级“数字驾驶舱”创建中,潮鸣街道率先探索,利用智能AI设备和城市大脑,推出“云字典、云管家、云服务、云办理、云网格”。“依托城市基础设施、政务环境、公共服务、社会资源等数据,把城市管理的种种繁琐小事,搬到‘云’上,实现‘机器换人’、实时管理、智能管理。”潮鸣街道负责人说,如今街道内可能需要的各类服务事项,均实施“智能提醒”,提前落实,主动对接,打造一套民生服务保障系统。

  作为首个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全面接入杭州城市大脑中枢的区县平台,“杭州城市大脑下城平台”渗透至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与此同时,智慧化的“小脑”以量化、实时和智能分析为特征的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也在下城区各个街道提供了新的治理方式和载体。

  石桥街道都市枫林小区曾是物业服务乱和差的代表。如今,街道物业和业委会联合打造治安小区,投入80万元,引进了一套智慧停车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一旦有“重点人群”进入,街道和公安便可立即知晓,保障小区安全。不仅如此,小区的水箱水位、烟感也装上了预警。从杂乱的社区到智慧化的生活,居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大脑”和“小脑”相互配合,让城市变得更加智慧,也为百姓生活带来了丰富性和更多可能性。

擦亮共建共治共享“金字招牌”

让这个“家”更温暖

  社会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大合唱”。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下城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引领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在天水街道“四个平台”综合信息指挥中心的监控屏幕上,辖区内的角落一览无余,屏幕上跳动的“网格员”遍及大街小巷、楼宇社区。

  据了解,天水街道细分了28个网格,党建、综治、民政、城管等网格整合为统一服务管理,每个网格配备了网格长以及10余位专兼职网格员,组建起由机关党员干部、基层站所、社区工作者、居委会成员、社区及辖区单位党员等组成的网格队伍。街道还专门开发了“网格通”APP,网格员可以第一时间通过APP进行信息交互、任务派单、办理反馈。

  作为基层治理体系中最接地气的“单元”,网格员瞄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倾听诉求,发现问题,解决疑难,成为基层管理的“接地线”和服务群众的“前哨站”。而来自民间的志愿者们,也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头戴鸭舌帽,身披红马甲,手佩红袖章……一支名为“武林大妈”的队伍悄然走红,成为守护杭城的“新名片”。2016年,为推进平安下城建设,下城区发动辖区居民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武林街道的“武林大妈”应运而生。从最初18人,壮大到如今4.2万人的“大部队”,他们为平安宣传、安全巡防、民情收集、纠纷调解、文明劝导等贡献力量。据悉,“武林大妈”已参与平安巡防50余万人次,报送各类隐患信息2.97万余条,提供志愿服务时长达70余万小时,参与纠纷调解1.04万起,成功率达99.8%。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在党建引领下,下城不断强化群防群治力量,把矛盾化解在一线。如今,越来越多的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行动起来,参与到共建共治中。

  “和事佬”“安全巡查员”“鲍大妈工作室”“三和交流室”……在这些居民的参与下,“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社区,邻里矛盾自行化解”的“枫桥经验”,得到了完美诠释。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下城织密“一张网”。通过党建引领,下城纵向延伸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大力推进小区党组织建设,完善楼栋、小区、市场等网格化管理单元;横向强化街道社区和单位的党建融合共享,构建沉底到边的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

  今年以来,下城又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研究出台了《区委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推进小区治理建设幸福家园的指导意见》《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十法》等,努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坐落于文晖街道的金都华庭社区,就是在党建引领下实现了华丽转身。2013年,小区原业委会因账目不清被罢免后拒绝移交,并想方设法干扰业委会换届选举,导致小区陷入长达四年的管理真空期,业主居住品质急剧下降。2017年开始,社区通过上门走访、广泛发动小区内党员和骨干,成立了第四届业委会。“小区还成立了业委会临时党支部,建立了一套业委会规范运作机制。这两年下来,效果很不错,小区门头换了,建筑安全隐患排除了。”文晖街道金都华庭社区负责人说。

  朝晖街道施家花园社区的绿洲花园小区则组建了业委会区域型党支部的“一张网”。由社区副书记牵头,业委会党员为主体,联合物业企业党员,形成了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同时,还整合资源成立“1+x”联动共管中心,下设物业企业共促平台、业委会互助平台、多元议事协商平台和问题矛盾调处平台,让社区班子成员、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负责人、居民代表等共商小区大小事。

  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商治理、智慧服务,小区关系更加和谐。今年来,下城区着力协调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关系”。据统计,上半年,全区物业方面的信访投诉量占信访总量的比重同比下降了24.4%。

  从“最多跑一次”到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从“上门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到“街道吹哨 部门报到”,从政府管理到居民自治,从一个人的善举到全社会的文明……多维度的基层治理模式已在下城成为一道“风景”。下城不断创新探索社会治理举措,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锚定目标,再接再厉,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下城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利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基层群众有更直接的改革获得感。下城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释放出的红利,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高效便捷的办事流程、全能型的执法力量、智慧化的生活和管理……在全国掀起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生根,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下城样板”。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下城: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提升现代治理能力 2019-11-22 浙江日报2019-11-2200005;浙江日报2019-11-2200006;浙江日报2019-11-2200009;浙江日报2019-11-2200016;浙江日报2019-11-2200008 2 2019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