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金专刊

火热青春献给电力事业

  他见证着新安江水电站主体工程的建成发电,也见证着淳安从“无电”到“社社(公社)通电”到“村村通电”,从“无杆”到“木杆”再到“水泥杆”,他把自己火热青春都奉献给了电力事业。他就是淳安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叫方光高。

  1957年4月1日,方光高亲眼见证了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动工兴建。1960年4月22日,新安江水电站第一台发电机组终于投产发电,它的第一个输送地就是淳安。随着1960年9月4日淳安第一座35千伏变电所的建成投运,淳安的电力发展终于迎来了新的篇章。方光高就是淳安变电所的第一位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为了提升淳安电网的供电能力,让淳安更多百姓用上电,尤其是各公社、各村庄都能用上电,方光高带领着电力人没日没夜地在淳安开展电力基建工作——在各地兴建35千伏变电站。

  方光高带领着队伍24小时轮轴转,35千伏富文变、35千伏淡竹变、35千伏文昌变等一个个变电站相继建成投运。到1971年底,淳安实现了“社社(公社)通电”。在这一过程中,淳安供电人也遇到了许多困难。1961年的正月初一,大雪压垮了刚建成的35千伏新淳线的电杆,因为此时的电杆还是木杆,方光高顾不上与家人过年,带领队伍用了18天才恢复正常供电。这更加坚定了他将木杆换为水泥杆的决心。最终,他用淳安的木头与金华交换,换来了电线最坚实的脊柱——水泥杆。1966年4月,35千伏新淳线全线木杆改造为钢筋混凝土电杆,这是全县第一条钢筋混凝土电杆线路。1989年底,淳安的木杆已全部换成了水泥杆。

  到了1993年,淳安偏远山区鸠坑、大墅也都通电了,淳安终于实现了“村村通电”。在电力行业打拼了40余年的方光高也在这一年光荣退休。

  “大山里能这么早通电,感谢‘电力人’方光高。像我们鸠坑这样的山里,通电后可以用上先进的炒茶机,告别手工炒茶;通的不仅仅是电,还为老百姓带来了致富之光。”鸠坑乡翠峰村致富带头人、老党员陆发田动情说道。

  (余丽艳)


浙江日报 金专刊 00019 火热青春献给电力事业 2019-11-21 浙江日报2019-11-2100006 2 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