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我省480家医疗机构实行医疗电子票据改革,累计开票突破1亿张——

看病报销,新技术带来新速度

  在浙江,老百姓看病报销又有了“新速度”。

  11月18日,记者从“浙江省借力区块链技术推进医疗电子票据改革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已有480家医疗机构实行了医疗电子票据改革,累计开票突破1亿张,金额达到417亿元。

  看病报销这件“关键小事”,是如何借助区块链技术,打通数据壁垒,提高群众就医效率的?

  新技术

  “一条龙”服务掌上办

  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即城乡居民在就医过程中取得的“发票”。据统计,每年省财政开具量达到8亿张,其中医疗票据占比超过75%。“纸质医疗票据不仅开票数量大、印制成本高,还存在管理效率低、查伪验证复杂等问题,这给群众就医、报销以及政府部门监管等都带来诸多不便。”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破解这一民生难点,早在2017年,我省便选择台州作为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试点地区;今年6月,我省电子票据改革进入区块链应用阶段,实现了电子票据的生成、传送、储存和报销全程“上联盖戳”。

  医疗电子票据能给群众带来哪些便利?

  出差来杭州的台州市民李先生,因身体不适临时赶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和以往不同,李先生完成就诊后既没有去往报销窗口,也没有走向医院的自助结算机。他掏出手机后,打开“浙里办”手机客户端“零星费用报销”模块,如实填写了姓名、就诊医疗机构、就诊类别(门诊或住院)等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保存”和“上传”。短短3小时内,他的报销申请就推送到了当地医保经办机构,并完成了打款。

  今年8月1日,台州医保中心依托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受理了全国第一笔医保异地报销业务。该市电子票据改革后,相关医院人工收费窗口减少了70%。

  “每年,我省各级医保经办机构窗口报销各类医疗费用近300万笔,异地就医的参保人员不仅需要来回跑路,还需要提供各种明细清单。”省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此,我省建立了全省医保数据交换平台和全省异地定点医院自费医疗明细库,参保人员只需“掌上”填报相关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就可完成报销。

  此外,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的背景下,目前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徐州与我省的省本级及宁波、嘉兴、湖州已开通定点医疗机构间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新速度

  人均就诊时间降幅近六成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已成为电子票据改革推进速度最快、开票数量最多、开票金额最大、区块链技术应用最早的省份。

  医疗电子票据的“上线”,也让公立医院和政府部门有了新面貌。

  在各级医疗机构中,传统的就医流程得到了重塑。得益于医疗电子票据“一站式”的便利,患者看病就医过程中,可“一站式”完成预约挂号、缴费、取票、拿药等流程,无需窗口反复排队缴费、打印。据测算,在我省实行医疗电子票据的医疗机构中,平均看病环节从6个减少到2个,减少4次排队;人均就诊时间从170分钟降低为75分钟,降幅近六成。

  在医保部门,传统的医保窗口的平均办理时间约为12个工作日,商业保险公司理赔时间约为7个至60个工作日。医疗电子票据改革后,报销平均时间压缩至仅有几分钟。

  “对政府部门来说,预计每年可节约票据印刷费3000万元以上,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运输、保管、销毁等行政成本。”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医疗电子票据上有加密数字二维码,形成票据数字指纹,实现了票据真伪快速查验,鉴别真伪的时间从几天降至几秒。

  新目标

  2020年底覆盖全省公立医院

  医疗电子票据的推行还存在哪些难点?

  “目前,部分医疗机构电子票据实施中还存在数据传输不够快、信息不够全等问题,导致乡镇医疗电子票据应用依然不够成熟。”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系统应用,并计划在2020年底前首先完成全省公立医院的医疗电子票据改革全覆盖。

  医疗票据中涉及大量个人隐私信息和医疗敏感信息。记者了解到,电子票据的数据保护也将成为改革进程的重点工作。

  省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票据的平台部署在政务专网上,将与外网隔离。医院、卫健委、财政、医保、大数据局之间将实行专网互通,实现电子票据的数据安全传输。

  此外,为了满足部分老年人和特殊情况患者的需要,实施电子票据改革后,我省各级医疗机构将保留部分人工收费窗口,医保也保留传统的报销通道,满足特殊的付费、领票、报销等需求。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看病报销,新技术带来新速度 2019-11-19 20081882 2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