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文化支撑
陈立旭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这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基础和文化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中国进步和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又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第一,要进一步强化人民主体意识。人民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要增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的意识,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二,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础之上,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积淀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才能更加理性、更加自觉、更加从容、更有定力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着眼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倡导和发展先进文化,既向内看,深入关注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要进一步强化制度意识。制度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文化基础。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权威和力量不仅表现在制度体系的内容上,更表现在人民对制度体系的普遍信任上,以及以这种信任为基础形成的制度自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能否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民对制度的心态、思想和观念。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
【作者为省委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