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专版

全力打造“社会治理先行地、美好生活试验区”

织里基层治理体系再出升级版

  日前,在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利济文化公园,织里社会治理主体功能区落成启用,老百姓的难事急事困事能在这里一站式解决。该功能区主要由南太湖社会治理研究院、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卫士之家、人大代表之家等机构组成,既是为老百姓解决具体问题的主阵地,也是开展理论研究、为各类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探索解决方案的试验区。

  织里镇,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这里集聚了1.3万家童装企业,45万人口,其中外来人口35万。海量的人口、众多的企业、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盘根错节的社会矛盾,对织里的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迎难而上,近年来,该镇从党建融合、平安建设、民生改革和智慧治理等多个领域发力,在破解治理难题上下功夫,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与变革,成为了全国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顺势而为,在社会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面对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织里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则,自我改革、自我超越,全力打造“社会治理先行地、美好生活试验区”,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打破部门壁垒 一站服务解纠纷

  “员工辞职后,双方就欠薪、企业损失这些没有谈拢,现在进行第二次调解……”11月14日,在织里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调解一起劳务纠纷,如若调解不成,可直接进行劳动仲裁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以前老百姓解决纠纷往往要跑多个地方、多个部门,现在在这里可以实现法律咨询、调解、劳动仲裁、立案开庭等一站式服务。”该调解中心劳资纠纷调解负责人郁敏杰介绍。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是织里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信访超市)的一大功能,据了解,为提升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实战能力,今年织里镇创新模式打造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及时对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处理。

  新启用的综治服务中心由2幢楼组成,一号楼一楼设为多元化矛盾调解和接待大厅,包括综治、信访、矛盾调解、禁毒、12345市长热线、“四个平台”及司法等窗口,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打造社会综合治理便民服务平台;二楼设有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整合公安、消防、安监等相关部门信息,以大数据为支撑,推动基层治理智慧化转型;同时吸纳“平安大姐”工作室、“吴美丽”工作室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二号楼设立法院巡回法庭及仲裁法庭,群众涉法涉诉等疑难纠纷,可以获得法律咨询、调解服务、申请司法援助等,努力实现群众法律维权有路可走,以此形成完整的社会治理“闭环体验”。

  “织里人口众多,因工资、房租、房屋拆迁等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综治服务中心打破部门壁垒,是织里基于多年成功经验而亮出的基层治理‘升级版’。”织里镇政法委副书记沈国强表示。

  此外,织里镇以清廉织里建设为抓手,全力优化和改进政府管理运行体系,制定“织里镇亲清新型政商关系20条”,厘清职责边界,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升为企服务水平,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千名干部联村企、争当金牌店小二”活动走向深入,推动涉企优惠政策落地落实,不断完善营商环境,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听取企业意见,及时回应企业诉求,提高涉企服务和保障水平,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深化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引导党员干部争当服务企业“店小二”。

广纳民情民意 实事办到心坎里

  百姓有事找代表!在织里社会治理主体功能区,同样入驻的还有织里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这是织里镇广纳民意为群众办实事打造的一大品牌。2018年3月,该联络站又创新推出了“搭建‘周六连心桥’ 提升群众满意度”人大代表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每月、每季代表定期接待活动,让百姓找代表更“快”了,提意见也更有“门”了。

  “多亏了人大代表们跑前跑后,才解决了‘候鸟车’问题。”说起“连心桥”,织里镇朱湾村的村民们很是感慨。原来,在选民接待活动中,朱湾村选民代表闵跃提出康泰小区内“候鸟车”众多的问题,童装淡季,外来务工人员驶入织里的车长期停放不使用,占用公共资源又无法拖移。

  为此,镇人大主席团对镇区停车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到全镇小型汽车保有量约为13万辆,“候鸟车”停放更是占用了很大一部分公共停车资源,让很多流动车辆无处停放。随后,镇人大主席团将情况形成交办单作为议题递交镇党委会,由镇党委书记直接交办到分管领导。目前,织里镇已经梳理闲置地块为临时公共停车场,新增临时停车场33个,占地面积41.6万平方米以上,新增车位13300个以上,让“候鸟车”集中停放。

  如今,随着“周六连心桥”活动的不断深入,中心联络站的阵地作用更加凸显,实现了“让联络站热闹起来,让代表们行动起来,让相关部门履职起来、让选民们满意起来”的目标,搭建了代表、选民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据统计,2018年,织里镇人大通过每周六、每月、每季的接待活动,累计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活动63次,参与接待活动的市、区、镇三级代表213人次,接待选民241人次,提出意见建议203条,现场解答130条,交办73条。“不管是民生利益,还是经济发展,来联络站,热心的人大代表们总能帮助把问题联系落实好。”说起联络站,镇里的百姓纷纷点赞。人大代表和联络站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各类矛盾问题通过联络站反映到政府各部门,大多数问题在萌芽状态就被有效解决。

发动社会力量

多层调解成合力

  “前不久,镇里开展了城乡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你们在巡逻的时候要多注意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巩固好美丽城乡建设成果。”近日,在织里公安分局织东派出所轧村警务站的老兵驿站内,“老兵警长”陈建如和驿站老兵们探讨起了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昔日卫国戍边,今朝服务社会。”2018年8月1日,在“老兵警长”陈建如的发起下,织里镇成立了老兵驿站,以服务退役军人和群众为己任。眼下,织里镇已按照陈建如创立的“老兵驿站”模式建立起4个分站,全镇1916名退役军人全部纳入“老兵驿站”服务管理。截至目前,全镇老兵驿站已开展活动342次,调解纠纷293起,排查并整改各类隐患152处,帮助困难群众112人。

  退役不褪色,“老兵驿站”是织里镇充分发挥基层自治打造的品牌调解团。近年来,织里镇在推动基层治理中打造了多层次调解组织网络,凝聚合力——

  “平安大姐”工作室由来自全国17个地区的24名成功创业女性自发组建,是一个全部由新居民组成的社会公益组织,她们以“真诚、博爱、感恩”为服务宗旨,积极参与新居民调解劳资纠纷,被亲切地称为新居民的“好大姐”。

  织里平安公益联盟秉承“服务、奉献”的联盟精神的,现有平安志愿分队15支,核心队员800余人,参与力量2000余人,积极投身到社区治安巡逻、交通秩序维护、消防隐患排查、民事纠纷调处化解、安全防范常识宣传等各类平安公益活动。

  ……

  “让更多社会组织参与进来,让更多社会力量聚合起来。”织里镇社会治理综合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织里镇形成了以“平安大姐”工作室、“吴美丽”工作室、老兵驿站、平安公益联盟、冯志强志愿队和爱心妈妈团等为代表的专业调解团队,他们不断总结织里特色的劳资调解、工伤调解、新居民调解经验,摸索了警调联合、访调联合、警律联合等调解机制,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创设研究机构

成功经验可复制

  11月17日,南太湖社会治理研究院在织里这座浙北小镇揭牌,这是一个由中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研究国家和地方社会治理的研究机构。研究院以江浙地区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为研究重点,积极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言献策,为进一步做好全面小康后的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作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社会治理先行地、美好生活试验区”,近年来,织里的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层出不穷——

  面对社会治理“小马拉大车”“大人穿童装”的窘境,织里在社会治理中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鼓励社会群团组织广泛参与、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推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更合理收入分配和更可靠社会保障等社会治理和发展的关键领域,织里开展了系统的探索研究,有效提升了45万新老织里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这些探索和实践,为南太湖社会治理研究院的成立打下了坚实基础。”织里镇主要领导表示。全新成立的研究院,秉持客观、开放、科学的宗旨,以江浙地区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为研究重点,建立以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为平台的跨地区、跨智库、跨国别研究机制,积极开展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教育培训等活动,打造中外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专业化民间智库。

  风好正是扬帆时。如今,随着南太湖社会治理研究院的成立,织里镇将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破解城镇发展与管理体制不匹配的矛盾,共绘社会治理“同心圆”,向着“社会治理先行地、美好生活试验区”的目标不断奋进。

  (本版图片由织里镇人民政府提供 张栋 摄)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4 织里基层治理体系再出升级版 2019-11-17 浙江日报2019-11-1700006;浙江日报2019-11-1700011;浙江日报2019-11-1700017;浙江日报2019-11-1700008;浙江日报2019-11-1700015;浙江日报2019-11-1700022 2 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