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创新浙江

海宁供电助力打造“荆斗云”乡村旅游综合体

蚕宝宝用上智慧电

黄丹凤 丁 妍

  深秋的夜晚,寒意渐浓。戒凤鸣将蚕匾从蚕架上一只只拉出来,一匾匾地细看。“已经第三眠,过了这眠就可将蚕宝宝移到大蚕室了。”戒凤鸣说。

  小蚕室内两个2米高共10层的蚕架上架着近20多匾小蚕。南墙上,挂着一只蓝色温度计,西北角的地上一台小蚕共育温湿自动控制器亮灯工作着。今年5月,占地363亩的海宁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戒凤鸣作为技术指导被邀成为基地的养蚕师傅。

  “基地养蚕方式与传统养育不同。” 戒凤鸣介绍。养蚕最主要的是控温控湿、消毒和喂食。温度偏低、偏高,都会影响蚕宝宝正常生长发育,出现龄期延长、抗病率下降、茧小产量低等状况,影响经济效益。

  海宁养蚕已有近千年历史,是海宁市传统文化经济产业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海宁成为全国闻名的“银茧之乡”。2009年,云龙村蚕桑生产民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海宁其他产业发展和人工价格大幅度上涨,养蚕已不再受年轻一代推崇,云龙村的蚕桑丝织技艺濒临失传危机。

  今年,海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钱塘江畔的胡斗村、云龙村和荆山村打造名为“荆斗云”的乡村旅游综合体。5月,海宁市周王庙镇与省丝绸公司在周王庙镇云龙村联合建成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行动示范基地,建设集蚕桑农业、蚕桑体验、蚕桑文创、蚕桑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业。

  “现在养蚕省心又省力,还能传承传统文化和技术。”基地负责人刘克江说。智能养蚕解决了此前使用柴火加温后室温难控,且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难题。配备的智能养蚕控制系统、地源热泵、超声波加湿器等用电设备让投喂、做茧、采茧、烘茧等操作全部智能化。一年从此前最多养4批增加至8~10批,年产蚕茧达4万斤以上。

  据悉,自去年基地建设之初,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对该项目开通用电“绿色通道”,做好电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基地供电点的变压器增容,原70平方毫米粗的架空低压线调换成120平方毫米的绝缘集束导线。为基地内部线路的布设、用电设备容量的配备提供合理可靠的用电方案。建设过程中,该公司专门派出客户经理跟踪项目进程,关注施工关键节点,严把施工质量关,按计划如期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我们要助力政府建设美丽乡村,让风光更怡人,让百姓生活更幸福。”公司营销部负责人沈浚说。今年,该公司根据“荆斗云”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和增加农村用电保障能力,与周王庙镇签订全电示范村项目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将“荆斗云”涉及区域的名宿、民居实行电能替代,打造全电景区乡村旅游综合体系。

  该公司将台区变压器改造成节能环保型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分别采用绝缘导线、集束导线、地埋电缆,其中云龙村区块的缘化率达100%,居民生活照明按每户30千瓦的容量设计改造。

  此外,广泛应用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将智能化元素进一步向农村延伸。配电台区实行无线宽带专用通信网络,智能台区现场管理平台、用电信息采集、应急快响服务等业务实现全覆盖,对47个台区的低压配电柜、电缆分支箱、低压用户集户表箱安装智能锁。

  下阶段,该公司统筹乡村旅游综合区和电力配套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安排电网,科学落实电能替代方案,优化服务方式,开展综合能源专项服务,落实“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战略,加强技术交流和创新,促进电能替代可持续发展。


浙江日报 创新浙江 00014 蚕宝宝用上智慧电 2019-11-12 浙江日报2019-11-1200010 2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