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钱塘江

怀念《钱塘江》的老朋友从维熙

  10月29日晨,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从维熙于北京病逝,享年86岁。

  从维熙,河北玉田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家出版社总编辑。195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并开始发表作品。《大墙下的红玉兰》和《远去的白帆》分别获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第十个弹孔》获文化部“中国优秀故事片奖”。著有《北国草》《曙光升起的早晨》《七月雨》《燃烧的记忆》《杜鹃》《驿路折花》《鹿回头》《伞》《遗落在海滩的脚印》《南河春晓》等多部散文、诗歌、小说。

  1979年他重返文坛之后,率先发表了《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十几部中篇小说。1980年,《浙江日报》在《首都作家创作忙 一批新作将问世》一文中,关注过他的创作动态。

  可以说,从维熙是《浙江日报》钱塘江副刊的老朋友了,翻开这些年的报纸,可以看到20余篇他的精彩作品。

  2005年1月21日,他的《三色杜鹃的情话——岁末随笔》发表于钱塘江副刊,从年底家乡父老送来的一盆三色杜鹃花树说起,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和乡情;同年,钱塘江副刊陆续刊登了他的《杯中传奇——酒文化探幽》《布谷夜啼》《底层情缘》等多篇文章,感悟他对于细节的观察;10月,他发表了《走过世纪的巴金》,回忆自己与巴金先生交流的点滴。

  之后十余年中,钱塘江副刊还收录了他的《阿里山看云》《炎夏的记忆》《走进田园》等10余篇作品。它们中,有的是对旅行的观察,有的是对生活的感悟,都展现着从老清新自然、恬淡舒缓的文风,仿佛邻家的长辈在对你娓娓道来。

  钱塘江副刊最后一次刊登的他的作品,是2014年1月10日的《走近巴金故居》。

  “不知为什么,我朝圣于巴金三层小楼的故居时,脚步渐渐地慢了下来。这不是因为我年近八旬腿脚乏力,而是巴老的每间书房和卧室,都牵动了我的中枢神经。昔日只是从文史资料中知道巴金精通多种外语,没有亲眼目睹过其翻译成果,此行满足了我的愿望。在故居二楼的书架上,陈列着巴金英文、法文、俄文、意大利文的译文著作……我精心数了数,译著多达二十余册。一生写下多部文学巨著的中国文学骄子,又能与世界文学沟通,对我心灵是个极大的震撼。因为这是我们这代以及下一代作家,最为欠缺的一笔。”朴实的文字,记录着他年迈时去巴金故居“朝圣”的心情。

  从维熙与巴金先生交往密切,仅在钱塘江副刊中,从老就两次写到巴金先生。如今,他捐赠给巴金故居的手稿《大墙下的红玉兰》,有望在不久后与读者见面。

  当时担任浙江日报钱塘江副刊编辑的杨新元,回忆起和从维熙的交往,印象颇深。

  “2003年开始,钱塘江副刊改版之后打算推出‘名家特稿’栏目。当时,我们请张抗抗、陈崎嵘帮忙联系,我跟着部主任一起到北京去,约见了许多在北京的名家,就在那次认识了从维熙先生。”杨新元说,“他给我的印象是个很豪爽也非常讲义气的人。我们越来越熟悉以后,他写的稿子经常是首发在《浙江日报》的。有时候我觉得‘名家特稿’稿子不够,提前和他联系,只要一个电话打过去,尽管已是70多岁高龄,他从不推托,没几天就会交稿,一点都没有架子。”杨新元说,从维熙在文学圈里朋友很多。虽然他个人生活经历比较坎坷,却始终写着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他文字中那些积极向上的力量,一直激励着读者朋友们。

  浙江著名女作家叶文玲听到消息后,心情十分沉重。她和从维熙认识几十年了,是关系很好的作家朋友。回忆他的作品,回忆彼此多年的友谊,可以写一篇很长的文章了。从维熙比叶文玲年长8岁,总是亲切地叫她小叶,彼此很亲近。

  叶文玲回忆说,最早认识从老师是在1977年。在张光年老师介绍下,叶文玲参加了《人民文学》组织的全国短篇小说座谈会,认识了茅盾、周立波、贺敬之等著名作家。从维熙,也是在那次,从“从作品上认识”转为了见面认识。

  1987年5月,中国作协选出11个作家赴德国访问。从维熙是副团长,很照顾大家的生活起居。访问快结束那天,主办方举办了一个中国文学周活动。每个人就自己的代表作作了朗诵,从老师读了篇《方太阳》,现场由翻译翻成德语,赢得了大家的掌声。那次访问长达25天,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参观、访问、讨论,结下深厚友谊,等到分别那天,他还流了眼泪。在叶玉玲老师的记忆中,从维熙是一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对晚辈很好,晚辈们对他也很尊敬。

  在叶文玲家里,还珍藏着一张她和从维熙的合影。“那时候我们一起去外地参加会议。他穿着红衣服,我穿了深蓝的衣服。照片拍得很好,我一直珍藏着。”叶文玲说,后来从维熙因身体原因很少参加各种活动,她的身体也不太好,所以碰面并不多。她经常在翻看照片的时候,回忆起这位老朋友。他的音容笑貌,始终就在眼前。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4 怀念《钱塘江》的老朋友从维熙 2019-11-03 11284772 2 2019年11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