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本报记者与四位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科学的“模样”很动人
本报记者 王世琪
10月29日至31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2019)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举行。论坛吸引了包括44位诺贝尔奖得主,21位图灵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菲尔兹奖获得者在内共65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参加。
来自全世界的“最强大脑”齐聚滴水湖畔,他们分享着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传递着自己所坚持的科学理念。论坛期间,记者专访了4位诺贝尔奖得主,听他们讲述自己心中的科学是何种模样。
“科学的未来在青年手中,请保持好奇,继续探索未知!”
“我个人要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在场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科技精英们。他们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的美好未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里承载着人类应对挑战的力量源泉。当然,掌声还要献给没到现场、正在世界各地安静工作的青年科学家。他们的存在与努力,同样书写着这个星球的无限可能。”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现场,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两次将掌声献给青年科学家,在开幕式结束后的采访中,他再次表示,青年科学家,是本次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主角。“把这么多世界顶尖科学家聚集到这里的原因,除了大家对基础科学的关注,还有对全球青年科学家的关注,与去年相比,我们将更重视与青年科学家的交流,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罗杰·科恩伯格说。
重视青年科学家就是重视科学发展的未来,对此,72岁的罗杰·科恩伯格深信不疑。“不论我如何努力,也比不上年轻时的创造力。”罗杰获得诺贝尔奖的项目是在四五十岁的时候启动的,但他认为最好的研究状态是在20岁到30岁。
此次世界顶尖科学家的相聚,也是为了更好地与青年科学家交流,帮助这些年轻科学力量学习成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论坛期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专门组织了青年科学家论坛,论坛上除了全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科学家,还有许多来自校园的学生,采用“桌布论坛”的形式,从高中生到诺奖得主分组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
“他们代表了更聪明的未来。老一辈科学家的职责,就是为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他们更多机会和资源,我想告诉年轻人,去追求那些你真正喜欢和享受的事业,而不是做那些看起来很重要的事情。”罗杰·科恩伯格与这些青年科学家相谈甚欢。
面对那些年龄不到20岁的“科学的未来”,他没有给出很多知识方面的解答,而是给予了更多科学理念的指导。“我的老师曾经告诉我,对于一个年轻科学工作者来说,每天都会经历失败。因为尝试感兴趣的东西,必然会失败,但总有一天会成功。而科学研究中心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经历了长期钻研后,自己所研究的东西逐渐清晰起来,这样的快乐无法预期,但当它到来时,会带给你前所未有的满足感。”罗杰·科恩伯格说,“科学的未来在你们手中,所以请保持好奇,继续探索未知!”
“科学家付出更多,分享更多,自然也会收获更多。”
10月29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为主旨发言环节做了总结,他说完后,现场的掌声经久不息。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对科学实现垄断,当今时代,科学成果可以很快从实验室转移到工厂,实现产业化。如果出于经济原因,想要闭门造车,为科学建立围墙,是完全错误的。”
经久不息的掌声足以说明,朱棣文所言正是在场科学家心中所想。没有人比科学家更懂得合作、分享的重要性,他们在这个秋天相聚滴水湖畔,为的也是与同行分享成果,碰撞思维。
主旨演讲环节结束后,记者在门外找到正在与人攀谈的朱棣文,话题没变,仍是围绕如何让科学更好地造福人类。“科学本身就有国际属性,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分享发现,一个科学家的发现可以变成另一个科学家的点子。科学家彼此分享研究进展和想法,对每位科学家都是有利的,闭门造车并不会让你领先于别人。”朱棣文说。
记者向他提出一个问题:“您一直在强调科学合作与分享,难道科学就不存在竞争吗?”
“合作是科学的属性,竞争也是,对科学而言,竞争更多体现在结果上,我用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研究成果超过别人,但这并不和合作分享冲突,因为合作分享是实现科学突破的必由之路,作为科学家,我们心里都清楚,只有在竞争中以相互尊敬的方式展开合作、进行分享,才能形成良性竞争,从而更好地将科学向前推进。”随后,朱棣文举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
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有很多科学家围绕不同领域进行竞争。但在一个科学大会上,有位科学家说他发现激光实际冷却温度比理论预言的要低得多。这一理论的提出引起了朱棣文的兴趣,两人在午餐上进行了深度交流,并在1个月之后,分别独立发现了真相。
“如果没有他的分享,我可能不会拿到诺贝尔奖。”朱棣文笑着说,“所以,科学家们一定要谨记,你付出更多,分享更多,自然也会收获更多。”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与朱棣文所言不谋而合。因为共同的好奇心,人类开始探索科学世界;因为人类的共同努力,一项项科学成果问世并造福人类。科学的分享与合作,不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一首美妙的协奏曲吗?“我希望所有科学家都能记住并践行本届论坛的主题,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造福全人类。”朱棣文说。
“热爱让你坚持,而坚持则让你距离真理更近。”
今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尚不足月,新晋获奖者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论坛开幕式间隙,一位科学家被人群紧紧围住,记者走上前去一看,正是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威廉·凯林。
北京时间10月7日傍晚,来自哈佛医学院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凯林接到了电话——他和另两名科学家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虽然在视频里看到过那一刻举着双臂、握紧双拳走出实验室的威廉,但当他站在记者面前时,记者依然能从他的微笑中感受到那份自信与骄傲。
“很久以前我发现,我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更擅长,而且也热爱自己所擅长的事物。每天因为热爱而非谋生做一件事,是一种幸福。”威廉·凯林讲述起自己的求学过程,他将自己的成果归结于热爱。
“热爱让你坚持,而坚持则让你距离真理更近。”在交流中,威廉·凯林自嘲是“学渣”,他自称大学时的第一次实验室经历简直可以用“灾难”来形容。“那是一个没有意思并且几乎没有任何价值的项目。在实验快结束时,我向导师指出了这个事实,结果他给了我一个很差的成绩,还说我不适合搞科研,但他错了,我今年拿到了诺贝尔奖。”威廉·凯林的幽默引得一阵笑声,但他话锋一转,严肃地说道:“这是因为,我热爱临床医学,导师的话并没有改变我的追求,我坚持下来了。”
“灾难”没有浇灭威廉·凯林的斗志。“每一位科学家都梦想有一天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是最难的是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威廉·凯林说。今年,诺贝尔奖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以及对氧气供应的适应性”,而这正是他多年临床实验的结果。
创新研究靠个人努力,也要靠氛围。威廉·凯林认为,对于任何国家来说,要进行创新研究,就必须营造“真理为王”的氛围,能以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和鼓励创新。“重视创新的国家都会更尊重科学家,并建立鼓励科学家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科学家所获得的回报取决于其科学思想和研究工作的质量。最后,必须具有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文化,否则将扼杀企业对创新的投资以及学生在实验室工作的能力。”他说。
威廉·凯林对中国的年轻科研人提出了两条建议:首先,找到一个拥有出色导师的优秀实验室,并尽力与聪明人共事;其次,他希望年轻科研工作者记住,自己唯一的责任就是尝试了解真相。“偶尔会有学生向我道歉,说他们得到了‘坏’实验结果。我总是说,如果一个实验结果是真实的,那它就不一定是‘坏’的。”
“我的科研成果最为出色的产业化实践之一就在中国。”
黑框眼镜,灰白色的络腮胡,在一众科学家中,记者一眼便认出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雷戈·塞门萨。这是格雷戈·塞门萨第3次造访中国。能在上海与这么多世界“最强大脑”沟通交流,他直言“是一件非常梦幻的事”,他既关注与自己研究有关的生物医药领域,也对天文学和黑洞等领域颇有兴趣。
“这次来,最想跟同行聊的还是关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问题。”格雷戈·塞门萨说,他今年拿到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已经实现了成果转化,而且最为出色的产业化实践之一就在中国。
今年10月1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官网上,一篇“致谢文”引人注目——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陈楠教授,对新晋的3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基础研究,表达了谢意。基于这一发现,陈楠团队已经完成肾性贫血新药——罗沙司他的临床试验,成为首个中国率先批准的国际原创新药,造福广大肾性贫血患者。
“科研成果产业化非常重要。”塞门萨坦言,科研过程中经常要面临一种令人沮丧的情景——在实验室里对一些疾病已获得突破性进展,但到了临床阶段却遭遇失败。“正因为如此,我们科研工作者才应该更有耐心,既关注基础科研,也关注产业转化,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真正造福更多病人。”
从基础研究的“最先一公里”,到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格雷戈·塞门萨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个跑完科研全程的人。10月30日下午,格雷戈·塞门萨出现在世界顶尖科学家创新药研发与转化医学峰会中,作为听众,他认真听取了其他顶尖科学家对创新药研发的新见解。
“如果说基础科学研究产生知识,那么产业转化就是利用这些知识来做实用的事情。”格雷戈·塞门萨表示,当一系列基础研究日趋成熟,让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的时候,科学最重要的实际应用就出现了。
“这个过程没有捷径,没有人可以预测一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临床再到工厂需要多久,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在基础科学研究端投入越多,新应用的进展就会越快。我很乐意看到,我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研究者和产业相关者获益。”格雷戈·塞门萨说。
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让格雷戈·塞门萨有底气更加大胆地畅想未来。他说:“今后我们会在预防性药物上多下功夫,治愈癌症也将是努力的方向,我相信未来每一名癌症患者能得到个性化的有效治疗,人类也将越来越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