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阅读

专访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

版权里的诺奖“生意经”

  专访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

  版权里的诺奖“生意经”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大众眼中的“小众”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时,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还在从北京回杭州的火车上。该社对外国文学版权引进的标准是什么?编辑部为何相中这位冷门作家?国内出版界对文化走出去、引进来能做些什么?

  本报记者对郑重进行了专访。

  记者:浙江文艺出版社版权引进的标准是什么?

  郑重:我们选择产品的理念是“名著、名家、名人”三位一体。社里十几年前就开始做“经典印象”译丛品牌,专门出优质外国文学。

  “经典印象”都是做单行本。我们会从中选择具备冲击诺奖潜质的作家,然后把他更多的作品给签下来。当然,我们也会关注更为大众一些的读物,譬如日本作家坂口安吾、井上靖、远藤周作等人的作品。

  记者:如何辨认作家是否有冲击诺奖潜质?

  郑重: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外国文学编辑部只有六七个人,通常会瞄准各个国家、地区获得当地最有影响力奖项的作家。

  比如,奥尔加凭作品《航班》获得去年的布克奖。布克奖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作家一旦获得布克奖,版权竞争就非常激烈了。我们更多时候瞄准非英语系的奖项,比如日本的芥川龙之介奖、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捷克的卡夫卡奖、波兰的尼刻奖。

  记者:编辑是如何相中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两本书?

  郑重:最初是上海分社的编辑向社里提议的。编辑认为,她的作品,文体和叙事风格的创新性令人惊叹。尼刻奖她都拿过好几次了。社里马上拍板,去联系买版权。

  编辑从奥尔加的母语波兰文开始追溯,果断地拿下她的波兰语作品《糜骨之壤》和《怪诞故事集》。《怪诞故事集》是她最新的作品。《糜骨之壤》改编的电影已经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莫言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也得了金熊奖。看来金熊奖很有文学气质(笑)。

  奥尔加写过的书有不少,但是国内市场上目前只有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晚上的房子》两本。

  纯文学市场不一定能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做文艺出版需要有人文精神,要耐得住寂寞。

  记者: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囤的版权里,还有哪些有诺奖潜力的作家?

  郑重:拉美文学大师塞萨尔·艾拉。他是当代颇有个人特色的西班牙语作家、译者和评论家,被广泛视为继博尔赫斯之后,拉丁美洲最奇特、最具独创性的小说家之一。我们出版了他的《鬼魂的盛宴》《音乐大脑》《上帝的茶话会》等5部作品。

  杰夫·戴尔,英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获得过毛姆文学奖、全美批评家协会奖等奖项。

  捷克作家斯维拉克的作品在捷克销量累计已超过100万册。平均每20个捷克人里,就有一个他的读者。我们最近推出他的《女观众》《青青校树》等四部作品。

  德国的马丁·瓦尔泽,主要文学成就在小说和戏剧方面。英国文坛的阿莉·史密斯,也是诺奖热门候选人。

  年轻人方面,日本作家平野启一郎,以及法国女作家蕾拉·斯利玛尼。平野是70后,23岁就凭借处女作《日蚀》获得芥川龙之介奖,被誉“三岛由纪夫转世”。蕾拉是才貌双全的80后,2016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得主。她的获奖作品《温柔之歌》讲述了一个保姆杀死雇主孩子的残酷故事。该书出版一年销量超过60万册,版权已销售到40多个国家。

  记者:您认为出版业在促进文化走出去、引进来方面能作出什么贡献?

  郑重:文学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我们着手推动外国作家写中国、外国作家写浙江的工作,邀请他们多来访问交流,写写中国故事。

  另外,莫言已经把全部作品独家授权给我们。我们计划每年都会请一位诺奖级别的作家来华,和莫言做一次高峰对话,从而打造一个文学的读者节。

  网络文学方面,《芈月传》《甄嬛传》《沥川往事》等都在泰国、越南、印尼、蒙古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常畅销。蒙古语版的《甄嬛传》,首批1500套两三个月内就销售一空。

  (本报记者 严粒粒)


浙江日报 阅读 00011 版权里的诺奖“生意经” 2019-11-01 浙江日报2019-11-0100014;11282484 2 2019年11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