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云端之下

——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翱翔云时代纪实

  云端之下

  ——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翱翔云时代纪实

  / 朱凤娟 邱璐一 何伟烨

  2018年11月12日零点,当天猫“双11”成交额最终定格在2135亿元;

  2019年5月,当“小微企业园区”有了全国5G+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

  2019年10月,当全球首条城市开放道路“5G自动微公交”示范线路在乌镇互联网大会期间正式“开门迎客”……

  时隔1年,我们再次走进浙江联通,近距离接触一个“云的世界”。

  今年的“双11”近在咫尺,在浙江联通的数据中心,准备工作从一个月前就开始了。要搭建一个24小时容纳8亿人的狂欢场,4200万次/秒的巨大计算量将在瞬间爆发。

  这场数据爆发的起点——联通数据中心,位于德清经济开发区,5万平方米的占地,并不起眼的灰色建筑群。阿里定制机房就在这幢大楼里。去年的天猫“双11”,这里通宵达旦,灯火不眠。工程负责人庄毅若有所思地凝视着主楼,“就是这个地方,两年前还是块不毛之地。”

  从无到有,从不可能到可能,这是一个蓬勃中国的缩影。

  产业就像金字塔,关键在于它的底座。互联网的想象空间,正是建立在稳定的服务器上。数千亿次交易来往穿梭,数据中心用极快的响应速度、低延迟,保障了每一笔订单的精准对应。网络和数据的波动,与网民的感知直接挂钩,“技术是一方面,更多是平时遇到过的事故、看机器的经验”,日复一日的检查、严密的测试,这样的日子中心运营主管董俊早已习以为常。

  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就是责任。项目经理汪胡帆,放心不下年近八十的独居老母亲,将其从杭州接到德清,一住就是一年半;项目部年轻骨干陆源,妻子正在美国进修,家里女儿的作业只能由他每天赶回去检查签字,多少个深夜,他都奔驰在高速路上;技术总负责陈邦稳因为熬夜加班,牙疼得肿着半边脸仍然在坚持……

  正是这些联通筑梦人,凭着屹立不倒的精神,让浙江联通数据中心的业务规模稳居全国前列,客户覆盖政府、金融、互联网、制造等各个领域。央企的经济科技实力优势与浙江的创业创新环境相结合,共同支撑着浙江云的基础。

  没有低价值的市场,只有被局限的视野。浙江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胡行正认为,必须“往深处扎根”,才能把准时代的脉搏,倾听民众的心声。

  新昌县双彩乡,上下宅村彩淳完小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上,5个留守学生在投影屏上聚精会神地观看杭州小学讲课直播《大青树下的学校》,这是他们开学的第一课,名师的讲解牢牢吸引住了孩子们。这个改变的背后,正是今年中国联通大规模投资,用以扩建4G网络的决策。

  网络“在哪里建”,选址的首要依据是价值分析,而今年浙江联通新增1万个基站。“按通信行业常规的判断,高价值用户聚集区才是我们的目标区域。可如果只以价值维度论,城郊、乡镇这些用户不像主城区那么集中,就成了盲区。”网络发展部副总汤滢琪向我们解释。

  每年春耕时,风调雨顺,树木看似生长快速,但大风一刮便会倒下;相反,天气干旱些,树会往深处扎根,即使风再大、天再旱照样生长。

  联通敢于如此布局,正是因为他们深知每一个用户都同等重要,每一个企业都值得了解。只有充分协作,才能将价值发挥到极致;只有高度嵌入社会,才能创造1+1>2的能量。

  目前,通过这一轮目标网建设,用户满意度大幅攀升。“让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拥有更多获得感”,浙江联通人的不懈努力,正汇聚成一个个开放式、广覆盖、多功能、现代化的民生工程……

  4月3日,金华武义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无影灯下,一支腹腔镜被小心伸入患者腹中,探查癌变组织的范围。与往常不同,医生凝神听着,器械护士迅速递上手术刀,划开网膜。安静的手术室,只有屏幕里传来沉着的声音,而手术的画面同步出现在了196公里外,杭州邵逸夫医院门诊室内,胃肠外科专家王先法专注地盯着屏幕里患者胃部清除状态,指导操作医生:“对,幽门下第六处淋巴结这里的血管分离要小心,容易出血。”

  手术画面清晰放大10~20倍,时延低于20毫秒,这两组数字对普通百姓而言,可能意义不是很大;但对外科医生来说,却是生死之别。

  外科界有一句名言:“显露是解决战斗的一半”,联通5G为手术医生提供清晰的大画面、大视野:术中影像局部放大10~20倍后,纤毫毕现,脂肪、淋巴结等组织可以被轻易辨认。多一分清晰就意味着多一分精准,毫厘之间是跟死神争命。

  5G将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又拉开了一点。0.4秒,是人遇到突发状况时的最快反应极限,而5G的时延低于0.02秒。一旦4G传输画面出现卡顿,卡顿恰好出现在腹腔镜碰上出血点,就会给病患带来不可逆的损伤。而5G传输则如王主任的体验:“感受不到时延,就像是我自己站在手术台上进行手术一样。”

  王群青,是浙江联通的一级网络专家。自3月20日接到组网任务,在总部大楼和邵逸夫医院之间已经来回了不下100次。“人命关天,每一毫秒我们都珍视。”这个蓬松卷发、大笑起来露出一口雪白牙齿的女人,为了邵逸夫医院的组网连续熬了7个晚上。

  通信网络就像是一砖一砖铺砌起的塔楼,有完美的架构,但是却需要无穷的人工智慧。为了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网络建设都在夜间进行,零点到凌晨三点,联通的组网工程师就着月光踏上组网之路,与夜色融为一体。

  另一边,烟雨蒙蒙笼罩着的杭州西湖上,浙江联通的一艘5G无人船正在日常巡湖。杭州的直饮水入户即将全面推广,清洁澄澈的水质、水域的长治久清,将与每家每户息息相关。联通无人船5G河道智能航检,正是水环境检测的“黑科技”。按照设定好的轨迹,摄像头就是眼睛,水质监测仪就是它的装备,5G无人船可以在浙江密布的河网上定点定时巡航,把PH值、溶解氧、电导率等水质信息实时传回监测平台。

  这样的联通5G无人巡航船,代替了河长、湖长,24小时对水质进行自水面到水底的“全身”扫描。与此同时,乌镇全球首条城市开放道路5G自动微公交,正自动送抵乘客,缓缓向下一站开启。

  随着5G业务的探索及创新,新互联网技术在民生领域已对人类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达芬奇手术机器人、AI、无人驾驶、云计算……今天,这些名词炙手可热、备受瞩目,同行的“网络”却与它不可见的物理属性相似,逐渐被隐形、忽略。而这云端之下的沉默存在,却是使产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今年6月6日,中国联通获得工信部发放的5G商用牌照,获得启动5G商用的正式资格。大鹏一日随风起,在民生领域之外,向工业延伸的通信行业将引领各行各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浙江联通将以怎样的新面貌,领跑这场变革?

  穿过长1250米的南岩隧道,在一片葱郁苍翠中,新昌智能装备小镇客厅映入我们的眼帘。新昌是一个山区县,“八山半水分半田”,但山丘并没有阻隔住这座城市崛起的雄心,反而突围出了一套“新昌模式”。在浙江联通的推进下,当5G还是一个新名词时,全省首个县域5G网络基站已在这里开通。

  “医疗领域中通讯承担的是生命,‘工业互联网’里5G助推的是国家产业复兴。”浙江联通新昌分公司总经理高深自豪地向我们介绍道。在县域主战场里,科技创新如何引领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破解县域创新“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新昌,我们看到了浙江联通首批5G试点企业——浙江新柴股份。空旷整洁的现代化厂房,比普通车间要大上五六倍,防静电地面锃亮得能照出人影,空气中没有丝毫机油味。与传统产线上充斥着撞击敲打声不同,全自动组装产线上,两排整齐的机械臂正井然有序地举起、旋转、精准落下。“通过信息化改造后,一条新生产线,40个工人,年产值可达15亿元;而一条老生产线,90个工人,年产值为8~9亿元。效率提升300%。”新柴股份副总经理石荣列举道。

  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被称为“增长的发动机”,企业成本降低或效率提升哪怕1%,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另一家浙江联通首批5G试点企业——斯菱轴承,负责人欣喜联通5G带来的提速增效,“相比4G、固定光纤转换WiFi、蓝牙,新的5G网络更安全、高速、稳定。通过3个多月的运行,我们发现生产数据的丢包率明显下降。数据越快速完整,我们产线的自适应调整程度越高。”

  不管是精密机器龙头企业还是传统加工成长性企业,5G+工业互联网,无疑都为他们带来了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竞争中更多的筹码。

  如果把整个工业比作一个人体,那么“工业互联网”就像血管和神经,帮助无数孤立的机械细胞,交换、共享、分析数据,快速、精准地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此前无法获得的各项“诊断”依据。它,是支撑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关键基础,是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密匙”,世界制造强国无不在此齐头并进。中国第一次与欧美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制造业“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

  前瞻是通信行业的必备素质,早在去年5月,中国联通已与众多互联网公司、单位共同成立中国联通5G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进行供需对接和知识共享。今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全世界能够上网的设备达到600亿台左右,如何让工业设备在网络上成功握手?

  “跟产业的融合要深度,停留在信息的传输、显示上还不够。”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复制到各行各业只是基本功夫,产业的融合还会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浙江联通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金俭说,“我们懂通信,也要懂产业,主动帮企业和政府发现需求,协助他们数字化转型,这是我现在新的责任。”在联通,每个人很自然地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提供服务的角色,国企的使命就是服务。

  联通的“新昌模式”只是推进浙江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制造的一个缩影。今天,“工业+5G”的模式正在向浙江更多县域、更多行业进行复制和推广。“新昌模式的成功,最大的意义在于为破解在中小企业中推广智能制造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浙江经验和样板。”浙江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领导如是说。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个重要的支撑件,小巧却精要,上承托梁,下连接柱。联通给自己的定位,就像建筑中的斗拱,扛起产业链的责任和标准。

  在浙江联通总部大楼里,商教部团队从年初开始,义务撰写《数字化小微企业园建设顶层设计白皮书》。5月,白皮书一经发布,立即被各家企业一抢而空。商企教育客户中心副总石军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感慨万千:“当初,我们只是想着小微企业各方面资源约束,缺乏信息化架构通道,是否能为小微企业园提供一套更具前瞻性、整体性的信息化建设指南。没想到能引发这么大的反响。”从心出发,反而道宽路广。

  “其实群众一般都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大家看到的都是手机、应用这些上游终端”,一位联通的年轻员工坦率直言自己做的是幕后工作,“我们就是做好产业支撑,提供基础结构,方便大家在基础上盖房子。”云端之上是每天触手可及的应用软件,云端之下是看不见的通信网络,网络再往下就是各类硬件终端。网络建设,它没有云端的荣耀,也无终端的亲民,却承载着整个互联网的通信基础,对这个产业起着承上启下的支撑作用。

  浙江联通,在国家电信业改革乐曲中领舞,在全面放开、国际通信大环境的挑战和考验中逐渐走向成熟。

  胡行正在掌舵浙江联通的过程中,有一项思考时不时地拷问着他,那就是壮大后的联通,能为社会做什么——

  如何推动整个产业的良性循环?

  怎么样去实现国企对社会的反哺?

  国企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作为国家企业,社会责任早已被联通纳入战略管理,回馈反哺社会,是联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特殊使命。胡行正告诉我们,他将社会责任理解为三个层次:

  第一是必尽之责任,第二是应尽之责任,第三是力尽之责任。

  每年夏季台风来临,对于浙江联通来说,就意味着“抗台风、保通信”的战役打响了。今年8月9日,超强台风“利奇马”席卷浙江,整个台州通信设施遭到破坏,多处站点因停电而中断,多段线路光缆被洪水冲毁,联通第一时间赶到前线部署。

  通信车在狂风大雨中摇晃,奋战在前线的联通人,越过泥泞部署应急发电车、在暗夜和暴雨中熔接光缆、顶着仿佛能把人卷走的狂风紧固楼顶设备。那暴雨汪洋中用柴油机发电保民的、风雨中通宵达旦为民守护的,正是联通通信车的微弱灯火。“企业面对的第一对象是用户,必尽之责任就是保障每一位用户的通信畅通。”

  助推器燃尽自己,火箭升空的壮阔才会显现。石军打了个比方,“我们的任务就是将‘燃料’注入行业,帮助‘中国制造业’这枚大火箭升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联通不遗余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健康发展,助力企业共兴,是应尽之第二层。

  仙居对山村,常年阳光雨水充足,村里种植高山水蜜桃,却因深山不便而滞销。浙江联通党委驻村的年轻骨干,帮助村民搭建起网上直播室,将水蜜桃放在网上售卖,农户收入一年翻了两番;多年以来,联通工作组深入帮扶,捐助村庄基建,提供通信“惠民套餐”,请来农科院的专家指导种植,手把手授之以渔。爱心反哺社会,是力尽之第三层。

  大处保卫灾区通信、小处帮扶山村生计,作为负责任的国企,浙江联通与百姓细微处见真情,为百姓架起产业帮扶之桥。这些画面无不昭示着,联通将根系深扎土壤,与人民构成血脉相连的网络命运共同体。

  前方协同,后方也不是单打独斗。

  今年5月,中国联通与腾讯成立5G联合创新实验室,致力于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领域研究;与百度成立5G+AI联合实验室,在车联网、AI等领域开展创新产品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成立5G技术联合实验室,在核心技术领域共同钻研;区块链专利数达到113件,全球范围内排名第六,国内排名第二,央企排名第一;在浙江,联合余杭区政府成立5G创新中心,与浙江工业大学成立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室……

  “企业的发展如同钉子,一旦失去了方向,开始向阻力屈身,那么就失去了他们存在的价值”,胡行正这样解释联通在创新研究上的战略。作为负责任的国企,联通促进“中国智造”共兴,和这个时代呼吸与共。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钱塘江南岸从钱塘江大桥至复兴大桥段,犹如摊开了一卷华丽的水彩画。浙江联通的大楼就矗立其中,联通人正在又一个平凡而日常的夜晚坚守。云端之上的璀璨耀眼映衬着他们日复一日的默默无闻,也是这个数据强国背后坚实稳固的基石。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云端之下 2019-11-01 浙江日报2019-11-0100004;浙江日报2019-11-0100005;浙江日报2019-11-0100008;浙江日报2019-11-0100009;浙江日报2019-11-0100006 2 2019年11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