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惠企惠民生 实干强实体

台州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可贵坚守

  惠企惠民生 实干强实体

  台州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可贵坚守

  金 晨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019年初,这一响亮号角,为台州的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台州以国家级小微金改试验区为载体,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推出五大举措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台州银行31年专注实体企业,不断创新服务小微企业模式,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造了众多的“台州经验”。

  倾听、感受台州经济改革的脚步,瞭望观察这片大地上的改革潮起潮涌,不难窥探台州银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奥秘。

践行“小而美” 深耕“普惠田”

  6月25日,银保监会在台州银行组织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现场交流会,全国的目光聚焦于此,以“专注实体、深耕小微、精准供给、稳健运行”为主要特征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台州模式”受到关注和肯定。

  高光时刻的背后,是台州银行坚持三十一载市场化治理、差异化定位、特色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的经营之路,该行深耕民营经济,服务小微企业,建立起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这份初心,源自对小微金融市场的探索。台州的小微企业众多,数据显示,约有54万多市场主体活跃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他们大多不是有着几百万、几千万融资需求的“香饽饽”,而多为几千元到几十万元的又少、又急、又频的贷款需求。台州银行,这家本土孕育出的金融机构,从起家开始就专注于小微生意,将金融服务的枝丫延伸到海岛、深山,打通了以往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堵点”。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2010年,一笔台州银行拨下的50万元贷款,解决了回乡创业青年张建军的融资难题,他在温岭市大溪镇开了一家水泵厂。简单的组装、加工生产模式,导致水泵退货率居高不下,生产技术升级迫在眉睫。2019年,当他再次为资金犯难时,台州银行为其综合授信450万元。喷漆流水线、自动嵌线机、安装流水线引入车间,开始高速运转,效率实现翻番。十年弹指一挥间,企业产值也从最初的200万~300万元,到2018年产值达到7000多万元。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在台州屡见不鲜。台州有不少如今产值上亿元的规模企业,当初因没有财务报表难以获取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时,也是通过来自台州银行的第一笔小额贷款,奠定了最初的发展基础。

  台州小微企业演绎着“麻雀变凤凰”的传奇。目前,台州有制造业企业5.1万家、规上企业3908家,179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外第一,拥有21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6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53家上市企业。

  而这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活水浇灌。截至2019年9月末,台州银行有余额贷款户34.41万户,其中500万元以下的贷款户数占99.49%,100万元以下的贷款户数占比93.26%,户均贷款额度仅为40.89万元,这是该行坚持服务小微、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好证明。

  除了小微企业主,台州银行矢志不渝服务个体工商户、三农客户。无论是坐落于大山深处的村庄,还是离大陆路途漫漫的小岛,金融服务空白或薄弱的地方,依然能看见台州银行那一抹耀眼的水蓝色。为方便基层群众办理金融业务,该行将近80%的支行设在市场、乡镇、城乡接合部、村居,不断推进“机构下沉”“服务下沉”。

  “沉下去”,才能做好“小生意”。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自己的客户,并且服务好这些客户,这就是台州银行的“小生意”。31年,台州银行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多角度多措施践行普惠金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019年2月,《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文件要求打通金融服务“三农”各个环节。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台州银行一以贯之加大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对城郊接合部、县域及广大农村等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信贷投放,扩大小微企业贷款覆盖面和普惠金融服务面。并通过加大对农村小微客户群体的信贷投放,有效提高普惠金融村居覆盖率。

倾力“三服务” 跑出“加速度”

  下村居走访、送服务上门,是台行人从“银座”开始的老传统。2019年伊始,浙江省委启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回望31年发展历程,台州银行贴心扶持当地小微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让小微客户实实在在受益、有更多的金融服务获得感,切实践行着“三服务”。

  8月,台风“利奇马”席卷台州,满目疮痍。眼看着被台风刮倒的葡萄藤,黄岩区北洋镇的农户李平心痛不已,塑料棚被刮走、钢架多处坍塌,而且受雨水台风影响,葡萄也要降价处理,李平估计损失在8万元左右。特殊时期,黄岩北洋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及时送上10万元贷款,帮助李平渡过危机。

  受影响的还有许多像李平一样的农户、小微企业主,台州银行担当起一家地方性银行的责任和使命,统筹安排20.5亿元专项信贷资金,全力做好灾后重建信贷支持工作,与他们共渡难关。

  危急时刻,万余名台行人奔波在受灾一线,平日里,金融的“及时雨”也灌溉如初。追随着“简单、方便、快捷”的服务理念,践行着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的服务方式,在客户家中、企业一线、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台州银行客户经理认真工作的身影。

  目前台州银行及其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1万余名员工中,有50%是客户经理。他们乐于、擅于服务小微企业客户,积极用脚步丈量客户需求,通过与小微客户的高频度接触,确保信贷资源对目标群体的精准投放。

  针对不同的小微客户群,台州银行每一个支行都编制了业务规划,根据当地的经济、产业状况,深化服务的手段和方式,实施村居化、行业化、平台化的集群和专业服务。

  如今,专业服务再次升级。今年上半年,浙江银保监局推出“4+1”小微金融服务差异化工作方案,有了政策指引,台州银行即刻出台了《供应链金融服务指引》《小微园区金融服务指引》,成立了平台金融部,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服务模式开始拨云见雾。

  “以前去银行,都是问有没有适合我们的贷款方案,现在不仅上门服务,还出台了专属我们公司的贷款,简直是‘管家’式服务!”令浙江精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金辉赞不绝口的,是台州银行为其量身定制专属供应链的金融服务方案,配置了“精盾设备分期贷款”。

  该公司上下游客户多达300余户,由于各采购企业验收标准及流程不同,货款最长要拖上一年时间。如今,台州银行为该公司的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及时回笼货款,降低了赊销风险,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

转型“数字化”

打造“新引擎”

  客户经理人手一台PAD,动动手指就能发放贷款,在台州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去年底,一款手机银行APP“台行移动营业厅”成为许多中老年客户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句话转账、视频柜员……由于引入了云计算、视频直播、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客户通过“台行移动营业厅”只要动动嘴就能远程办理业务。

  31年来,台行人深谙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的重要作用。早在1989年,银座成立初期,年利润不到10万元,该行毅然拿出8万元购置PC机和软件开发,在路桥当地同业中率先利用计算机来实现记账和业务处理。

  近几年,移动服务和大数据平台成为台州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词。台州银行创新建设了以“枢纽平台”为核心的“一站(移动工作站)、一分行(线上分行)、一平台(大数据平台)、一中心(后台中心)”模式,建立完善了前端批量获客、中后台集中作业的“半信贷工厂”模式,初步建成了具有台行特色的小微金融服务智慧平台,提升客户体验。

  随着小微金融圈的不断扩大,如何扎牢防风险这道篱笆,成为台行人永恒的话题。“可不可以贷、贷多少、什么价格贷”,从2014年开始,台州银行在这些问题的决策上,引进了大数据技术,开发了小微贷、信用卡、消费贷等不同群体的准入、审批、贷后风险模型及定额、定价模型,通过大数据模型600多个规则辅助信贷决策,形成“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风险识别和管控体系,提升信用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通过新的金融科技技术应用,台州银行逐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化、场景化”的服务,从传统的“下户调查、眼见为实、自编报表、交叉检验”十六字技术,朝着“数据驱动、线上流程、行业专家、现场交叉”新的十六字模式迈进,并开始按照开放银行的理念,连接产业平台,逐步建立具有台州银行特色的小微金融生态圈,服务更多、更广的小微企业。

  一代代台州银行人不断描摹、添彩,成就了一幅壮丽的版图。目前,台州银行已实现了机构浙江省全覆盖。放眼全国,随着银座系列村镇银行的开设,服务版图扩大到了北京、江西、深圳、重庆等地,把小微金融台州模式,推广复制到全国各地。

  普惠金融意义深远,小微金融大有可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台州银行将继续坚持社区银行商业模式,坚守小微企业目标市场定位,重视资产负债业务的均衡、稳健发展,重视夯实客户基础、客户经理能力两个基础;在深化、创新上做文章,解决如何提高服务的效率、如何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如何提高服务的增加值等问题,孜孜不倦探索建立合适的机制和体系,打造推动经济发展新引擎。

  (本版图片由台州银行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台州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可贵坚守 2019-10-30 浙江日报2019-10-3000004;浙江日报2019-10-3000008;浙江日报2019-10-3000010;浙江日报2019-10-3000016;浙江日报2019-10-3000007;浙江日报2019-10-3000020 2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