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一“鼓”作气打走贫困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

——贫困地区擦亮文化“金名片”

  甘肃定西农村妇女手工缝出的刺绣,成了游客争相抢购的“网红”文创产品;陕北汉子每天打起腰鼓,用演出费撑起了整个家庭……在我国许多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贫困农村,贫困群众正用自己的双手,一针一线、一“鼓”作气,实现摆脱贫困的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防止返贫。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大力推进“非遗+扶贫”,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为脱贫致富带来新生机。

  助脱贫

  文化名片“钱”途可期

  走进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潘安湖畔的马庄村香包文化大院,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长条展柜上摆放着各色香包,缝香包的村民们正忙着穿针引线。

  随着香包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潘安湖旅游业的兴起,马庄香包近年来也成了游客争相抢购的“网红”纪念品。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庄村,走进村里的香包制作室。拿起村民王秀英制作的中药香包,总书记自己花钱买下一个,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马庄村党委副书记王侠介绍,马庄香包的年销售额目前已达600多万元,缝制香包的村民平均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加工费。

  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贫困户李东东没有想到,年少时痴迷的腰鼓竟帮他“打跑”了贫困,撑起了濒临崩塌的家。

  当地政府组织了免费的安塞腰鼓培训班,邀请李东东参加。凭借出色的“童子功”,李东东很快就从培训班毕业,加入了当地的腰鼓演出队。

  “去年光演出就赚了一万多元,一打起腰鼓我就精气神十足,一点都不觉得累。”李东东说。

  促就业

  带娃养家两不耽误

  秋日午后,闲下来的牟淑平拿起一块藏蓝色布料,坐在炕头做起了刺绣,不一会儿便勾勒出一朵极具现代美感的花瓣形状。

  像这样一件刺绣,牟淑平可以挣到30元。“在家做刺绣不仅能照顾家人,还可以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她说。

  45岁的牟淑平家住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云田镇三十铺村。陇西是国家级贫困县,外出打工是当地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渠道。

  去年秋天,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陇西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祁辉在三十铺村成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祁辉说,一方面,文化遗产需要更多人来传承;另一方面,贫困妇女可以掌握一门技艺,用自己的手工创意实现脱贫。目前,祁辉的工坊有40多名兼职零工,其中20多名为贫困妇女。

  48岁的颜冬明以前开过裁缝铺,后来生意不好就去外面打工了。最苦的时候,她在砖厂里扛砖,一个月只有1000多元收入。跟着祁辉“深造”后,她再也不用外出务工,在家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刺绣,一个月能领3500多元工资。

  “守着娃,顾了家,还能赚到钱。”颜冬明对如今的生活十分满意。

  近年来,许多像三十铺村这样的非遗扶贫项目正在全国陆续开花结果。

  兴传承

  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会做德昂族酸茶,会跳德昂族水鼓舞,甚至还作为主角参与国外拍摄的德昂族纪录片……在云南省芒市三台山,赵腊退是远近闻名的德昂族文化“代言人”。

  三台山是我国德昂族的主要聚居区,也因此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采风考察。“因为我熟悉情况,学者们都喜欢找我做向导。”赵腊退说,酸茶、水鼓舞等德昂族传统文化,成了专家学者们眼中的“宝贝”。

  在他的大力推广下,酸茶现已成为三台山的“明星特产”,许多游客都会买上几饼酸茶带回家。现在,赵腊退一年光卖酸茶就有十多万元收入,还在村里带出了几个徒弟。

  放眼全国,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带动百姓就近就业、居家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很多贫困地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各地的生动实践证明,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正有力推动实现扶贫就业、非遗保护、文化振兴的多赢。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李自良 庞明广 郎兵兵等)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一“鼓”作气打走贫困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 2019-10-29 11270229 2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