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让教育赋能城市发展
萧山奋力奔向全域优质“美好教育”新时代

  让教育赋能城市发展

  萧山奋力奔向全域优质“美好教育”新时代

  林梦婕 缪舒平

  湘湖一叶舟,问史八千年。萧山人文历史悠久,崇学重教,文脉深厚。南朝的“笔花书院”、宋代的“道南书院”、近代的湘湖师范,还有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第一所红色学堂——衙前农村小学校,历代先贤在萧山土地上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文化瑰宝和深厚的教育积淀。

  钱江弄潮儿,改革排头兵。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一代又一代萧山教育人接续历代先贤“崇学重教”之文脉,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蝶变: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县、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

  “拥江发展”战略打开了萧山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因地处杭州湾的中心和前沿,使萧山成为杭州“拥江发展”的主阵地、“大湾区”建设的主平台、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践行者。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萧山吹响了新时代美好教育的集结号。建设“美好教育”样板区,打造“学在萧山”金名片,以全域“美好教育”为城市赋能、为百姓服务、为国家育才,与城市综合能级提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全域优质 “拥江”视野下布局谋篇

  教育是聚集先进生产力要素的基础,立足萧山“拥江发展”主阵地的城市定位,萧山教育高起点布局谋篇,积极推动钱塘江两岸的优质教育资源无缝对接,做“拥江发展”的奠基者。

  闻堰街道和宁围街道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萧山教育“拥江”的试验田。为改变乡村教育资源薄弱的面貌,萧山打破原有模式,整合多方力量,将湘湖公学落户在了闻堰街道。萧山区教育局、海亮集团、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湘湖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4方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同绘制了美好的湖畔蓝图。湘湖公学建造设计遵循“生态学校+智慧学校+未来学校+山水学校”的理念,提供了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教学序列,有效弥补了当地乡村教育资源的不足。在“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加持下,闻堰街道将实现教育品质的“弯道超车”。

  不仅教育资源的薄弱地区奋力补齐短板,作为历史名校的萧山中学更是争当“美好教育”火车头,以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萧山中学品质提升五年计划》,通过全面建设“品质萧中”,倾力打造“百年名校”,更好地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从而提升区域内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美好教育”建设的新征程正在萧山徐徐开启。

  通过建设高品质教育,增加优质资源的有效供给,萧山力争到2022年,全区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90%以上,义务教育段形成较大规模名校集群,优质高中段教育覆盖率达到92%以上。

  萧山区域面积广、教育体量大,要提升整个区域内的教育水平,打造全域优质的“美好教育”,选对切入点很关键。区教育局经过深入调研,从百姓需求出发,拿出了一份《“美好教育”八件实事的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大到“‘互联网+教育’平台搭建”“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小到“随迁子女学校专项整治”,细到“实现全区学校教室空调、护眼灯两个全覆盖”……这份“美好教育”民生实事清单,事无巨细地延伸到了萧山教育当前急需提升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为充分激发乡村教育“神经末梢”的活力,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缩小城乡二元差距,萧山下大功夫将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学校、薄弱环节和农村小规模学校倾斜,通过区管校聘改革,实现教师跨校竞聘、岗位流动、均衡配置,力争在2022年前率先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美好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关注点。万向、荣盛、恒逸等知名企业向学校捐资助教,全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先临三维……这些技术前沿的先锋企业纷纷加入“萧山区美好教育联盟”,将从智慧教育、人工智能、创客教育等不同领域助推萧山教育更加美好发展。

同频共振 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智慧教育大数据项目是“萧山区美好教育联盟”“盟友”科大讯飞专门为萧山教育量身定制的。老师可以随时无缝切换图片、视频、PPT,各种课件材料丰富,同学们可以拍照上传作业、按键抢答问题、小组讨论,这样生动而高效的课堂遍布在萧山区的中小学校。

  “智慧教育是萧山‘城市小脑’的先行者,现在,萧山师生日常教、学、考、评、管5个环节积累的数据都将接入萧山‘城市小脑’,由教育率先丰富‘城市小脑’的内涵和外延,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浙江讯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甲甲说。

  顺应数字化时代潮流和数字化革命趋势,让科技赋能教育,是萧山提升教育品质的大手笔。下一步,萧山将实施教育信息化改造提升计划,计划到2022年,建设市级智慧教育示范学校45所,加快推动教与学方式、教育供给方式、教育治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打造城乡广泛共享智慧教育的萧山模式。

  这也是萧山教育全面构建新时代高水平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城市综合能级提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大手笔。响应萧山高标准推进“六接六区”工程,倾力打造对外合作先行区、拥江发展引领区、国际都市中心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新生态标杆区和美好生活样板区。多年来,萧山学校不断通过“一校一品”来丰富自己的个性,助力城市的高水平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萧山三中,以校史为出发点,发力布局“红色教育”为新一轮学校发展战略;高桥小学,喊出“人人都要学踢足球”口号,一到六年级都组建了自己的足球队;楼塔镇中心小学,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细十番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用心传承;红垦学校,作为萧山首批人工智能学校,引入机器人大赛等载体,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系列特色课程……

  如今,通过“一校一品”延伸出来的萧山教育品牌不断被擦亮,向“美好教育”奋进的劲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人才落户萧山,将孩子的教育放心地交给萧山。当下,教育赋予这片区域的能量正在逐步扩大。

  同样,联动萧山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也体现在职业教育当中。今年5月,萧山区第四中等职业学校与浙江东南网架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深度合作协议。东南网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春祥为学校授牌“人才培养基地”,东南网架集团则被授牌为“现代学徒基地”和“产教融合试点基地”。

  徐春祥表示,双方的深度合作是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培养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同时,企业也会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就业平台、提供理想的事业舞台。

  近年来,诸如这样的校企“联姻佳话”在萧山频频传出,专业直接对接产业,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度正在稳步提升。下一步,萧山区教育局将建立区域内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联动机制,形成产教研融通、职成教链通、普职高流通、中高职贯通的萧山职业教育“四通”模式。

引育并举 锻造热爱教育的一流师资

  前不久,区委、区政府出台了《萧山区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的若干意见》,全面启动“人才新政25条”。

  区教育局率先给出了吸纳优质人才、实施引育并举的答案——出台《萧山区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办法》,加大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把专业成长作为教师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提高教师待遇作为第一关切……

  当时还在福建教书的黄云光就是被“人才引进”,来到萧山中学的。2016年,他指导学生喜获第25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金牌,就此开创了萧山区5项学科问鼎奥赛国家总决赛金牌的先河。截至今年8月,黄云光已经带队斩获四金二银,指导学生30人获全国生物联赛省一等奖。

  环境好,则人才聚。他感慨地说:“只要是自己热爱的事业,哪里都是人生的舞台。”

  优秀师资是“美好教育”的根本依靠,引进人才后,还要整体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除了引导教师全身心回归课堂、研究课堂、热爱课堂,全面推进高水平教学,还要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让名师名校长成为带动萧山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领头羊”。

  8年来,坚持将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经验倾囊而出,陆续培养了一批省教坛新秀、省技术能手、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俞艳,就是这样一位推动教师成长的“领头羊”。俞艳,全国模范教师、2019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等以下学校)候选人、浙江省特级教师,其特级教师工作室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中职名师及名师工作室建设单位。“每当我看到青年教师为公开课愁眉苦脸,听到他们为竞赛成绩不佳而互吐苦水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俞艳说。工作室以学校数控、电工、会计、汽修专业骨干教师为培养对象,以“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关键,立足课堂、聚焦教学,在专题培训、论坛研讨、课堂展示、比赛历练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这些年,萧山教育的崛起离不开一线教师的坚守。但在萧山老百姓心里,有了好老师还不够,如果能享受与杭州主城区同城同待遇的好学校那就更欣喜了。为加快教育融入主城区步伐,近年来,区教育局积极探索,找到了突破口——以“名校集团化办学”为引擎,抢先将优质教育资源导入萧山。目前,已实现名校集团各学段全覆盖:高中教育集团8个、义务教育集团21个、学前教育集团36个;跨区域教育集团4个,跨层级分别与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4所高校合作办学。名校被多种方式“打开”后,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进名园了。

  接下来,区教育局将实施新一轮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引育并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形成名校集团化和名师集群化发展的新态势。

净化生态

打造美好教育的“绿水青山”

  一个地方教育的发展,是与这个地方尊师重教的良好教育生态紧密相关的。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俞沈江认为,在全社会高度重视与关注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总基调,轻负高质是主旋律,真正落实两个“回归工程”,即校长全心回归学校管理、教师潜心回归课堂教学,才能全力营造安静、宁静、清净的教书育人环境。

  为全域禁止在职教师兼职兼课,今年7月,区教育局破釜沉舟,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前提下,开出了全省第一张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的“罚单”,并立案查处2家机构,对7名违反师德师风的在职教师给予党纪政纪处理。这件事轰动了区内外教育圈。

  与此同时,萧山还建立健全培训管理机制,推动培训机构主体履责、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创新培训市场社会共治模式,共建共享学校教育与校外培训的良好生态。

  萧山的家长们也正逐渐成为净化教育生态的同盟军与合伙人。小学生校服采购招标,省外的一家企业中标,近2000名学生家长竟毫无意见……这是发生在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的真实故事,故事背后是学校赋能家长、开放办学的努力。

  校长叶青介绍,从面料选择到款式确定全部由家长执行,为此家委会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经过反复比对后,他们确定了3家企业参加招投标,招投标现场,87名家长代表参与投票,最终选择了一家江苏的企业。”

  翻开《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小微权力清单》,学校把权力从校长梳理延伸到任课老师一级,学生分班、座位编排、食堂用餐、校服采购等细致入微的50条权力行使规范统统被列了出来,家长可以一一对照,全程监督。

  家庭、学校和社会,凝聚的合力让教育生态中的绿水青山和蓝天白云得以复见,和谐且清新的空气在萧山教育圈流淌着,风清气正的氛围正在潜移默化地赋能城市文明发展。

  全人成长、全员普惠、全域优质、全面赋能。如今,萧山区叙写“美好教育”的篇章已经翻开,面对机遇与挑战,一股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美好教育”萧山力量正在崛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让教育赋能城市发展
萧山奋力奔向全域优质“美好教育”新时代
2019-10-28 浙江日报2019-10-2800006;浙江日报2019-10-2800010;浙江日报2019-10-2800015;浙江日报2019-10-2800018;浙江日报2019-10-2800021;浙江日报2019-10-2800016 2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