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文章导航

源头到龙头 好水进万家

常山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工作纪事

  源头到龙头 好水进万家

  常山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工作纪事

  徐高飞 钱李源

  水乃生命之源,涉及千家万户。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的常山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山多点散的地势地形,给农村饮用水带来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长期面临水质检测率、合格率、水费收缴率低,供水不足等现实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今年以来,对照城乡同质标准,常山县牢牢抓住“党建大统领”这一牛鼻子,锁定“建管合一、全域覆盖”总目标,抱着“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决心气魄,投入5亿元全面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行动范围涵盖全县180个行政村,覆盖29.2万农村人口。

  在行动实施过程中,围绕“从源头到龙头”的全链条管理,在“统建统管、水价机制、同廊道建设、水源地保护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形成了一批全市乃至全省的示范点、样板地。截至目前,常山县180个行政村全面开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3%,基本确保全县农民能在年底前“喝好水”。

农民喝水不发愁 全域化供水“一张网”

  在位于常山县芳村集镇西侧的芳村水厂,两层楼高的一体化自动净水设备,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工序,将处理好的饮用水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

  “供水能力比过去提升了整整一倍。”芳村镇水利员林宝骏说,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现已建成投入使用。跟之前的老水厂相比,不但净水能力大幅提升,最高日供水量也由3000吨增加到6000吨,整个供水管道全部更新升级,彻底解决了芳村镇、新昌乡10余个村,约2万人的“喝水难”问题。

  芳村水厂仅仅是常山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网的其中一环。县林业水利局局长胡乾平说,一方面以城乡供水一级管网为主,着重拓展城乡二级管网延伸,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把城市供水管网向乡镇延伸;另一方面,综合研判地势地形、交通走向和村居规划分布,在城乡二级管网不能到达的29个行政村,新建49个单村供水站,形成以“城乡同网”为主、单村供水站为辅的集中供水格局。

  包括芳村水厂在内,此次常山县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计划新建常山第二水厂,新建、改造乡镇水厂4座,城乡一二级水厂主管道互联串通,覆盖全县农村总人口的约91%;新建单村供水站49个,覆盖全县农村总人口的约9%。

  4个乡镇水厂与城市水厂管网串联,既具备城市管网远距离供水的“应急、补给、调度”等能力,又自成一体,具备联片单独供水、运维的内循环功能。白石镇位于球川镇千家排水库与城市第一水厂之间,过去全镇1万农村人口依靠千家排水厂供水,因为水量、水压不足,用水高峰期经常发生停水。今年在改造“千家排—白石”主管网的同时,县里投资2200万元新建一条“白石—二都桥”供水管线,连通城乡一级供水管网,实现双向统筹供水,一举破解当地饮用水难题。“村子里通自来水好多年了,但是夏天晚上洗澡经常断水,村民们这样的苦日子,马上就要到头咯!”白石镇草坪村党支部书记林芳良欣喜地说。

  除此之外,针对水源相对不稳定的单村供水站,常山县采取多塘联供、溪流沉井、塘库联调等途径,力争水源“一主一备”“一主多备”,以防高温干旱应急调节之需。新昌乡黄塘供水站,主水源在新昌溪建沉井,长期日常供水;备用水源为仙人湖山塘,旱季补充供水,从设计到完工仅用3个月,消除全年季节性断水的隐忧。

一年干成两年事 标准化建设“一盘棋”

  “一定要控制好设备温度,不然管道衔接不到位,以后容易漏水!”一大早,常山县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县水务公司”)工作人员何健军,来到紫港街道大弄口村,沿途查看饮用水管道更换的施工情况。他告诉笔者,管道铺设深度、填埋石料数量、水表接入位置等等,都有统一标准。

  何健军是给排水中级工程师,在县水务公司从事工程设计、建设近30年,他的另一重身份是紫港街道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指导员,负责监管下辖9个村的项目实施。与之相似,县水务公司在全县14个乡镇(街道)各安排1名指导员,每天到现场指导。

  今年初,常山县成立由县长任指挥长的“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指挥部”,设临时党委,抽调林业水利局、县住建局、水务公司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排好任务单、挂出作战图、下达交办单,督查工作进度。

  县纪委监委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作为年度“八大专项执纪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开展执纪监督,聚焦村干部插手承揽项目工程等群众关心的热点、痛点问题,紧盯不落实的事,严查不落实的人,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有效推动农饮水达标提标工程顺利铺开。

  县水务公司落实“建管”总承包,组建135个施工班组,缴纳履约保证金862.8万元,签署工程施工廉政合同135份,推进专业化施工、标准化建设。

  与此同时,将农饮水行动纳入“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按照“县领导包乡+部门包村+党员包户”的思路,创新组团联村、两委联格、党员联户工作机制,组建“先锋战队”,发挥攻坚联盟、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以网格管理推进行动,从“规划设计、节水宣传、政策处理、监督巡查、质量监管与工程验收”全要素保障、全过程参与,做到“一周一交底、一月一通报”,把支部建在项目上,让党旗飘在工地中。

  家住招贤镇大弄村朱家自然村的朱国良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不久前终于落了地。他家地势较高,又处在供水管网末端,水压长期不足,起初在工程设计中,并未兼顾。隶属招贤镇“先锋战队”的副镇长郑胜和“村两委”干部,请来县水务公司指导员,现场踏勘、反复商议,决定在村中增加一处增压泵,并重新埋设少量分支管道,从根源上解决20余户农户的供水问题。

  为破解农村“线乱拉、杆乱立、路常挖”的难题,常山在供水管网改造提升过程中,探索“同廊道”建设。在辉埠镇九泰弄村安置区,路面下挖约3米,工人们正在水泥浇筑成的地下通道中铺设管线。“自上而下分为好几层,饮用水、污水、强弱电、雨水管道都有各自的位置。”施工负责人介绍,这里是全县首个示范点,总长610余米,每隔30米设置1个检修口,人员可随时进入,不仅便于日常检修,减少维护经费,而且节约用地,整洁美观。

建设管理不脱钩

市场化运维“一本账”

  常山是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财政资金较为紧张,全县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除去上级奖扶资金,缺口较大。为解决资金问题,常山县将180个行政村已建、在建、新建的农村饮用水设施资产,通过第三方评估和资产盘点清算后,全部作为县水务公司固定资产,由水务公司向金融机构融资2.5亿元,定向用于农饮水建设。同时,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贷款利息纳入政府年度预算,县财政给予“全额贴息”。

  针对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容易管理难”问题,今年县里一改以往乡镇自主管理的模式,由县水务公司统一负责,实现“建管合一”。在前期建设中,通过由县水务公司建立主要材料供应商名录库、集中采购主要材料、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等方式,在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的同时,防止劣质材料影响工程质量,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管理一体化。

  连日来,球川镇新店村正在为家家户户安装新水表。村支书黄在机说,前两年村里接通自来水,统一安装过,但仍然存在多户共用水表的情况,不仅水费难收,还容易造成邻里纠纷。

  不仅是新店村,今年全县65000余户农户,都统一换装新水表,全面实现“一户一表”。遵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原则,城乡管网按“同网同价”收取1.45元/吨水费,单村供水站受益户的水价,则按评测0.8元/吨的指导价,另对困难群众进行适当减免,经各行政村的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实行。“城乡同网”水费从改造前的平均2.5元/吨降低至1.45元/吨。

  与之配套,县里出台水费收缴绩效考核办法,要求14个乡镇(街道)协助水务公司收费3年,180个村以“党员联户”的方式协助水费收缴,出台农村饮用水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奖优罚劣,破解“长期不收水费”的顽疾和改造后“水费收不齐”等难题。在此基础上,落实“财政补亏”运行保障和单村供水水费成本差额补贴,确保长效管理。

家家用水都安心

专业化保障“一条龙”

  来到新昌乡黄塘供水站,四处可见监控摄像头,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安装了水质自动化监测设备。而在县箬岭水厂的县级农村饮用水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农村饮用水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能够实时查看进出水口浊度、PH值、余氯等水质数据。

  城市第一水厂厂长甘良友说,年底前,全县所有城乡水厂、单村供水站及各水源地都将安装安防监控、压力监测、水质监测等自动化设施,将水源地情况、水厂关键厂区和浊度、余氯、PH值等关键水质指标实时传递至信息管理平台,由各管理中心、管理所专职人员专岗监控,如发现数据异常,平台实时预警。

  为保障平台高效运行,该县成立县农村饮用水管理服务中心之外,划分7个片区,分别成立乡镇片区农村饮用水营业所,并明确“以大带小”管理片区单村供水站,全县定编81名水务员。同时,明确乡镇水厂管道巡检、水质检测、日常管护等10项职责。出台考核办法,乡镇营业所水务员划片包村,负责管理范围内农饮水日常维护、水费收缴、节水宣传等等。

  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县14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开设农村供水服务窗口。在各村便民服务点设置农村供水代办服务。利用全县“慢城通”“一网式办结”智慧平台,实现乡镇便民大厅和各村便民服务点连为一体的供水服务网,为群众提供“全天候不下班”的供水服务。

  地处钱江源头的常山,对水源保护涵养更是高标准、严要求。常山县林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水水质继续保持Ⅱ类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新昌乡西源村中的西源溪流向芙蓉水库。“小时候,溪里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鱼。前些年,因为电鱼、毒鱼,不仅鱼少了很多,水质也受到了影响。”村支书程礼峰说,几年前修订的《村规民约》规定,严禁在村辖范围内各河道、水库和沟渠里用电瓶、炸药、农药捕鱼。2017年村里发布《禁渔护鱼通告》,由17位自主报名的村民组成禁渔护鱼小队,配合县水利局、公安局、环保局执法,如今不仅鱼多了,水也更清了。

  现如今,水费缴纳和水源保护已被写入各村的村规民约,家喻户晓;85个水源地统一界桩、隔离、监控、保护制度牌、标志标识等硬件设施配置到位,水源保护有了硬措施;纳入水源地的水库、山塘,结合“一村万树”项目,植林修建生态护坡,蓄水能力大幅提升;一旦发现破坏水源地行为,即刻启动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惩戒有了法律手段。

  (本版图片由常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源头到龙头 好水进万家 2019-10-25 浙江日报2019-10-2500006;浙江日报2019-10-2500008;浙江日报2019-10-2500012;浙江日报2019-10-2500017;浙江日报2019-10-2500007;浙江日报2019-10-2500014;浙江日报2019-10-2500023 2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