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互联网之父”
路易·普赞
设计互联网新“面孔”
记者 李攀 陆乐
本报乌镇10月19日电 (记者 李攀 陆乐) 互联网大会,惊喜时常有。10月19日,嘉宾注册地,一位精神矍铄的法国老人——路易·普赞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名字还可以被“翻译”为法国“互联网之父”和世界互联网先驱。88岁的他见证了互联网如何从无到有,改变这个世界。他坦言,与自己的“理想国”相比,并不满意现状:“过去30多年,互联网技术发展并没有产生质的飞跃。我不希望100年后,依然如此。”语出惊人的观点,也透露出他对此次乌镇之行的期待——与全世界从业者共同设计互联网的新“面孔”。
1931年,路易·普赞出生在法国中部的一个小村庄。上世纪50年代,发展得风生水起的计算机产业引起了普赞的注意。60年代,法国政府研究启动建立一个全国性计算机网络。相比美国的阿帕网(互联网前身),路易·普赞和团队设计了一种更高效、更廉价的传输方式,称为“Catenet”。虽然由于研发资金短缺等原因,他的项目不得不中止,但他的设计间接促成其他学者研发出了“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这项通信方式就是现代互联网的基本框架。“如果当时我们研究成功了,Internet可能就叫Catenet了。”尽管错失成为世界互联网创始人的机会,但回忆起这段“网事”,老人并没有太多的遗憾,他仍然像少年时那样,对互联网世界充满热情与憧憬。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关于互联网,路易·普赞有着“完美主义”的构想。在他看来,目前互联网的构架仍有不少缺陷,比如通信协议过于透明和扁平,尽管这让用户可以方便访问和影响网络中的任何网元,但这造成对网络很难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构成了潜在的网络危险。此外,他注意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基于原有的通信协议,无法很好解决快速、稳定地通信的问题。对此,路易·普赞认为,原有的互联网基本框架应该被颠覆性地打破和重构。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应当通力合作,共建共享,避免互联网再被几大巨头所垄断,而变成“围起来的花园”。近几年,奔波在世界各国之间,路易·普赞特别欣赏中国所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希望互联网能真正成为一个普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