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深读

如何把你留下来

——县域医疗人才现状调查(上)

  手中的名单,青田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程伯溪看一次心痛一次。2015年至今,24名医务人员陆续调任、离职。目前,全院在编人员132人,降至10年来最低,“内科、妇科、外科本就缺人,再走几个,剩下的医生只能连轴转”。

  青田二院面临的困境,并非个案。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地发现,随着医疗改革推进,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但优质医疗资源整体缺乏和分布不均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尤其是丽水、衢州、舟山等山区、海岛县(市、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难引进、留不住现象依旧存在。

  居高不下的流失率,正在影响我省“双下沉、两提升”、医共体改革效果,制约老百姓就医体验改善。根据浙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0年,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但眼下,对照这一目标,不少乡镇、县级医院院长直呼“压力山大”。

人才引进难度大  硬实力好办,软实力难办

  不久前,缙云舒洪镇居民何平骑摩托车摔伤,当即赶到乡镇卫生院求医。医护人员检查后,却摇摇头告诉他,“可能是骨折,这里处理不了”。

  无奈之下,何平只得忍着剧痛,打车赶至10公里开外的县医院治疗。多年来,由于缺少临床医生,胃肠、妇产、骨科等科室相继“萎缩”,卫生院已再难开展手术了。

  调研中,记者发现医疗人才短缺,已成为困扰不少山区海岛县基层医院的难题。缙云县卫健委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编制518名,但实际只有编内人员411名,空缺率高达20.7%。儿科、影像、检验、中医等医疗人才紧缺。

  与之相对的是,近年来,省、市、县政府均在县域就医环境、医院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并通过“双下沉”“省县医联体”“县域医共体”等改革举措,着力扶持基层医疗水平提升。缙云、景宁甚至青田二院等纷纷启动了新院区建设规划。

  走进今年4月投入使用的缙云县人民医院,只见院前广场开阔大气、门诊大楼整洁明亮、住院大楼设施先进。这一投资7.5亿元、占地185亩、历时4年多建成的新院区,无论是基础设施、规模空间,还是医疗设备、就医环境,均居全省甚至全国县级医院前列。

  “‘硬实力’好办,‘软实力’难办啊。”缙云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褚卫涛感慨,尽管医院环境有了大幅提升,但很多年轻人,特别是有能力、高层次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依旧不愿意来基层。

  “根据原先规划,搬到新院区后,放射影像科应有人员25人,但现在我们只有诊断医生6名,在岗专技医生5名。”放射影像科副主任陈志伟脸上满是疲惫与惆怅,眼下,核磁共振机房从早上8时运转至晚上10时,全科室平均每天处理CT影像超过270例、X光片100余例,“等新的DSA机器一来,一个人掰成两半都不够用”。

  招人,是头等大事。但基层医院待遇偏低由来已久。缙云县中医院副院长朱华英告诉记者,目前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大多被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医务人员薪资由财政拨款补贴,新进医生年薪10万元上下,“一路从本科读到硕士、甚至博士的医学生,马上面临成家立业、负担购房、孩子教育等压力,我们这样的医院,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生活、娱乐、教育不如城市便利,招同样的人才需付出更多心力、物力、财力。2017年以来,随着“抢人大战”升温,各地纷纷出台人才专项政策,山区县市医疗机构引才压力剧增。

  为此,山区县医院频频“出招”。例如,将医院临床、儿科等紧缺专业人才学历要求放宽至专科,年龄要求放宽到40周岁以下,甚至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开辟“绿色通道”定向招录,但招聘情况并不乐观。

  “1992年之后,再没有一位浙江大学医学院学生入职。”褚卫涛说,每年的招聘季对于他们就是一场考验,“县级医院一起摆摊,杭嘉湖甬地区门庭若市,连民营医院也能收到一叠简历,而我们但凡有全日制本科生愿意问询,都要高兴半天。”

  数据显示,2019年,缙云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招聘,因报名人数不足核减6个岗位。丽水市直医疗单位计划招聘205名卫技人员,实际仅招聘113名,核减比例超过40%。

流失率居高不下  骨干医生的流失,让医院很无奈

  更让人焦虑的是居高不下的人才流失率。千辛万苦引进的人才,还没干两年,就要走了。

  遂昌县人民医院近来就卷入了两起民事官司中。2015年入职的新医生,当年底便被送到了杭州、丽水的省市级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按照协议,3年规培结束后,他们应回到县城服务满5年。医院满心期待,安排了带教老师,划出了新诊室。

  没想到,两名医生先后违约,一位考上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想往省城走,一位因家庭原因、购房压力等,要回老家去。“年轻人的选择,我们要尊重,但作为院方,真的很无奈。”遂昌县人民医院院长巫智强说,“先不说每人每年规培费用至少10万元,关键是人一走,两个科室发展计划全被打乱,只能从头来过。”

  若说规培生违约造成的空缺,基层医院还能勉力补上。近年来,骨干医生的流失,更是让医院“苦不堪言”。

  今年,青田二院内科住院部两名医生双双离职。原本6个人运转的科室,只能靠4个人撑着,每隔四五天必须轮值一次24小时大夜班。“这些年离开的20多名医生,我们大多已经培养了10余年,正是35岁左右年纪、能够独立看诊的中坚力量。”程伯溪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内科、骨科、儿科、产科等临床科室,未来几年都将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

  基层医院眼前只剩两条路:一是返聘,但只能救急,不可持续;二是招人,但新人难招,即使有人愿意来,从大学毕业培养到能够独当一面,至少需要七八年。“到那时,他们有了能力,又要走了。”朱华英不知道,这样的“恶性循环”什么时候结束,有时她不得不安慰自己,“就当为国家培养人才吧”。

  9月初,缙云县中医院近年引进的五六名硕士研究生,连最后一位也辞职了。5年来,缙云县卫生系统共流失52名卫技人员。遂昌县累计流失医疗骨干人才46人,包括引进后流失15人。丽水市直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调出、解聘共计716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数165人,占比23%。

  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记者遇到了前些年从云和人民医院辞职的年轻医生李标。谈到为何放弃编制、义无反顾也要到市里来,李标觉得,关键还是看平台,“医生也算是个技术工种,水平提升依靠的是反复练习、不断尝试,市级医院一天做3台手术,在县里可能一天就1台,一两年看不出来,过三五年能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了。”

  “无论是中、高级职称评选比例,还是医院设备、器械采购都得按二甲医院、三甲医院等标准进行。”在青田县中医院党委书记程建崇看来,这些因素正将县级医院与省、市级医院的差距越拉越大。

  “上级医院根本不用来挖,只要将门敞开,把平台做大,年轻人挤破头也要进去。”他说。

百姓看病向上跑

  将心比心,谁都想要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骨干医生留不住,带来的后果还在进一步显现。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衢州乡村卫技人员1113人,60岁以上人员为602人,占比超过50%。舟山共有基层医护人员1606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仅77人,占比不足5%。缙云411名编内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仅188人,注册护士95人。景宁21家乡镇卫生院,具有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仅5人。

  今年4月刚从浙大二院消化内科到遂昌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的陈佳敏为眼前的场景诧异,“全院只有两位医生会做胃肠镜,内一科主任做到颈椎出了问题,内镜下治疗这些手术根本无法开展。”

  没有好医生,基层医院发展无从谈起。但眼下,医务人员结构老龄化、诊断手术能力偏低的状况,正在制约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和省、市、县、乡镇四级分级诊疗制度完善。

  “将心比心,谁都想看更高水平的医生。”青田县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双下沉、两提升”“省县医联体”建设等,县域医疗人才紧缺状况得到一定缓解,但医疗服务水平提升速度仍赶不上老百姓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并且随着山区县交通条件、经济水平提升,病人往丽水、杭州、上海走的趋势越发明显。

  仅以常住人口计算,2018年底青田县域就诊率达到86%左右。按照每年提升1至2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将很难实现省里确定的县域就诊率90%的目标。除青田外,遂昌、缙云、景宁等地均表示“压力山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省市级医院的“人潮涌动”。丽水市中心医院,按照三级甲等医院规定,核定床位1000多张,但因病人逐年增多,目前实际开放床位达到1654张,几乎每个科室病房都需加床。2018年,门急诊人次相比2017年增加24.2万人,出院人次增加6770人,手术台次增加4747台。

  为此,两年多来,该院先后启动内科大楼、急诊中心大楼建设计划。其中,内科大楼于2020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将拆除原内科1、2号楼,床位规模增加至700张,并增设老年重症及康复床位300张。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5年以来,衢州市人民医院、丽水市人民医院等市级医院,浙大一院、浙大二院等省级医院,均发布了建设新院区、新大楼规划,部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基于不断扩张的医院规模,上级医院对医疗人才的需求同步增大。

  “人才招聘从省到市一级级‘截流’,骨干医生又一层层向上‘虹吸’,这两年县里有苦说不出。”丽水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中央、省里在政策层面多次要求各地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合理控制公立综合性医院数量和规模,但由于缺少明确范围,各地落实过程中标准并不完全一致。

  “当前,城市化仍是主要趋势,老龄化、二孩政策也带来更多医疗需求。”丽水市中心医院院长韦铁民说,虽然同是公立医院,但乡镇卫生院是县财政全额拨款,县级医院属于差额补贴单位,市级医院几乎没有任何补贴,需自负盈亏,“老百姓有需求,我们也要顾及3000多名员工的薪酬问题,病人来了,从情理上说也不可能再推回县里。”

  从乡镇到县里,再到市里,各有难处。基层医院优质医疗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暴露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哪些深层次问题?当前又能否通过医疗改革,优化调整医疗人才布局,从而保障山区老百姓能够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请看调查下篇。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6 如何把你留下来 2019-10-15 浙江日报2019-10-1500007;浙江日报2019-10-1500010;浙江日报2019-10-1500023;11053435 2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