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70年栉风沐雨,这里有诗和田园,也有梦和产业

把牢“三个度”,“潇洒桐庐”续写新篇章

  70年栉风沐雨,这里有诗和田园,也有梦和产业

  把牢“三个度”,“潇洒桐庐”续写新篇章

  曾 艺 钱凌芸

  这里有诗歌与田园,她用“生态立县”勾勒“向往的生活”,成为全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

  这里亦有产业和梦想,她用“三服务”“最多跑一次”“基层减负”等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缔造企业家交口称赞的营商环境。

  1949年5月6日,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抵达桐庐,老百姓载歌载舞,奔走相告——“解放了!”

  70年后的5月6日,桐庐县城中心广场,第八届桐庐百姓日举行。依旧是载歌载舞,依旧是欢天喜地。

  从50年前的“南堡精神”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的“精气神”不断被锻铸,充满干事的激情。

  富春江水悠悠70载,桐君山苍翠依旧,但这座浙西小城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乡村,小城镇综合环境治理、“五水共治”、垃圾分类,自然的底色越擦越亮。日本乡村艺术家北川富郎说:“桐庐的农村环境,一点也不输日本。”“大旅游、大健康、大智造”三大主导产业,带领桐庐迈向绿色崛起新境界。

  在城市,迎春南路楼宇经济腾飞,跨江大桥一座又一座架起,杭黄铁路开通运营,桐庐东站即将开建,“双高铁”时代的到来,桐庐将发展的触角伸向长三角、伸向全世界。

  “中国最美县”“中国民营快递之乡”“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杭州·桐庐(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中国国际快递行业大会永久会址”“中国诗歌之乡”……一个个国字号招牌彰显潇洒桐庐崭新面貌。

  从1949年到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从1051万元变为3919867万元,三产比重也从当年的67.5∶23.6∶8.9变为6.0∶49.9∶44.1。不断变化的是经济数字,而未曾变的,是老百姓脸上的笑容。

  70年栉风沐雨,70年辉煌成绩,一个更加自信、温暖的桐庐正在款款走来。

高度:打造一流县域营商环境

在桐庐“没有难做的生意”

  绿树成荫的街道两旁,一幢幢摩登高楼鳞次栉比。仅仅在这条4公里长的迎春南路上,就落户了春江渡口、海智基地、聚邦众创、大创园等10个众创空间。

  备受创业者青睐的土壤是如何养成的?桐庐的做法是“无事不忧,随叫随到”。通过不断创新政企沟通载体,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桐庐“没有难做的生意”。

  不久前,桐庐县委、县政府邀请中国民营快递界“F4”——“三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的老总们共进早餐。短短两个小时内,企业家们为家乡发展留下不少锦囊妙计。这是桐庐今年创新开展的一种“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新形式——“我们的早餐会”。该活动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已举办10期,共收集整理问题65个,实际已经解决52个,得到当地企业广泛好评。

  打造“店小二”式企业服务,“我们的早餐会”只是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县里通过‘我们的早餐会’‘我们的篮球赛’‘91871’企业服务热线等一批政企服务平台,收集和解决了一些企业的建议和难题。”桐庐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以问题为导向,从去年底开始,桐庐滚动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助企强企增活力的“春风12条(第一批、第二批共24条)”,重点破解企业在融资、人才、研发等领域的痛点、难点。

  “贴心”还远不止此。今年,中科院微电子研究院李功燕博士,来桐庐办理手续。从到达桐庐高铁站到办结全部手续后踏上回京高铁,全程只用了4个小时,“没想到你们的‘最多跑一次’真的只需跑一次,这速度要是在以前,我可真不敢想!”

  处处为企业着想,让企业办事更方便。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桐庐把改革红利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首创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实现一般工业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前审批不超过42天,对县级以上企业投资重点项目实行全程代办;通过纵深推进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首批部门间事项清单减少材料165份,办理时间平均提速52.3%。

  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桐庐还通过不断升级政府数据库,将服务送上“云端”。例如桐庐正在试运行的“科技大脑”创新云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整合了企业需求库、人才库、专家库、政策库、金融库等功能,能一站实现政府政策、企业需求、高效资源的无缝对接。”桐庐县科技局副局长吴磊说。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也让桐庐经济迈向绿色崛起的新境界。数字经济、快递物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持续壮大,笔业、针织、医疗器械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明显加快,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9%,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9.9%、21.2%、30.6%。两次重大项目“双集中”活动上,上半年签约项目达118个,总投资达400亿元以上,进一步提振发展后劲。

态度:“自我革命”步履不停

  提升执政效率释放发展动能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同样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近年来,桐庐通过深化基层减负、依法治县,不断提升政府执政效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练好“基本功”。

  “往年此时,我们社区还得承担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社区工作人员不专业,又没执法权,常被店主质疑。今年这个任务终于不再落在社区了,每周至少多了一天的时间,可以去专心服务社区百姓。”桐庐县桐君街道圆通社区党委书记朱琼说道。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今年2月,桐庐县出台“大抓基层、大抓调研,转会风、转学风”二十条意见落实该项工作,并在县委改革办下成立服务基层办公室——“基层办”,搜集整理乡镇(街道)在日常工作、重大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和投诉问题,最终精简83项工作,“小餐饮食品安全周督查”就在取消事项之列。

  减负的另一面是赋能——“为基层配齐力量,同样是一种‘减负’。”桐庐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道。

  除了清理“七多”,桐庐县还出台《桐庐县临时机构管理办法》,规范抽调干部制度,对全县现有88名抽调干部进行编制与工作单位统一,为乡镇空出了编制名额,促进人才向乡镇倾斜,增加基层力量。

  同时,通过不间断的各种“主题教育”,时刻让干部人才保持在最佳奋斗状态。县委四套班子领导打头阵,开创“一线常委会”“县委书记大接访”“信访超市”“县领导365坐班接访”等新载体,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起“连心桥”,也点燃了全县干部奋斗在一线的激情。

  人才力量之外,同样增强的还有执法力量。

  “一家饭店如果出问题,饭店占道经营,交给城管;饭店油烟污染,交给环保;从业人员健康证核查,交给卫健……”今年6月,浙江省首个乡镇综合执法局在桐庐县分水镇挂牌成立,它的出现,彻底结束了这样的情况。综合执法构建起简约高效的新体系,真正实现把“基层的事情交给基层办”。

  “减负+赋能”齐头并进,干部们包袱少了,权力多了,精力能放在企业、老百姓最关心的地方。在迈向绿色崛起新境界的道路上,桐庐保持步履矫健,动力不竭。

温度:民生无小事

让老百姓做城市的主人

  70年的跨越,不仅仅是一串经济数据的演变,更凸显在社会和谐、民生福祉上。对于这项“考核”,桐庐老百姓用心投票——“文明暖城,实至名归!”

  5月6日,是桐庐的解放日,也是桐庐的“百姓日”。2012年,桐庐选择在“解放日”举办第一届“百姓日”,为的是听民意话民情,让百姓成主角。倏忽8年,如今的“百姓日”对桐庐人来说,早已超出了一般节日概念,它是一条政府与群众沟通的“阳光通道”,更是一场民生红利的“发布会”。

  今年的百姓日又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桐庐发布的“7条惠民”政策也格外重磅:“两个红包、两个礼包、两个全覆盖、一个补贴”。具体来说,2019年5月6日零时(含)以后出生,且父母(双方或一方)为桐庐户籍的新生儿,都将得到这份“惊喜”。此外,对全县60周岁以上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老年人,每人发放春节红包1000元。对县乡(镇)两级聘用的环卫工人,含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每人每月将发放100元的岗位补贴。8届“百姓日”共推出惠民活动250多项。今年,仅惠民七条中的“新生儿出生红包”这一项,就增加了桐庐财政600多万元的预算。

  8年百姓日,8年幸福路。如今,走进县委书记办公室的市民代表不再“怯生生”,而是如同朋友般与书记、县长话家常。截至今年,已有6400余人次参加“百姓日”上的政府开放日活动,共提出意见90多条。仅2018年,这些意见建议的调处成功率达到了99.85%。

  在这样的氛围下,温暖由上而下传播开来。老百姓不再单纯是“受益人”,他们自发地穿上了红马甲,蹲下身来服务他人。

  去年8月,桐庐被列入全国首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一年来,桐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文明建设的实现方式、群众工作的战略性工程来抓。截至目前,桐庐全县注册志愿者已达到10万,全县每4人中就有一个志愿者!

  除了延续8年的“百姓日”,今年4月初,桐庐开办首届“桐庐人”大会,邀四方游子重回家乡,共话发展。桐庐人的骄傲——“三通一达”(中通、申通、圆通、韵达)慷慨解囊,捐资4000万元成立教育等公益事业基金。

  “我是桐庐人,随着我们企业越来越好,我们也想为家乡做更多事。我是山里娃,小时候辍学没机会好好读书,现在我希望能用公益基金帮助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建学校,招募优秀的师资队伍,让更多孩子们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赖梅松说。“百姓日”“桐庐人”大会等一系列创新载体,真正让老百姓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全民兴县”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根治在桐庐百姓心中的使命与信念。

  一直以来,教育都是民生的核心话题。近年来,桐庐投资7.2个亿加快校园建设,不断加快县域优质教育资源扩充步伐,完善教育规划布局。一方面加快与名校合作办学,目前桐庐有6所中小学加入杭州名校集团;另一方面,桐庐招引民办高端优质学校进入,成功引进华师大附属桐庐双语学校和香港维瀚国际幼儿园等高端办学力量等,全力打赢教育“翻身仗”,谱写桐庐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如今,桐庐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也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县级)之一。牢牢捧住“生态立县”这个“金饭碗”,桐庐的美,已经从环境渗透到百姓的生活方式。

  未来,桐庐将继续携手百姓,扛起美丽生态、改革创新、乡村振兴、文化文明、民生幸福“五面大旗”,为开创转型跨越绿色崛起新境界,同心筑梦、同路同行、再创新业。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把牢“三个度”,“潇洒桐庐”续写新篇章 2019-09-30 浙江日报2019-09-3000005;浙江日报2019-09-3000008;浙江日报2019-09-3000011;浙江日报2019-09-3000014;浙江日报2019-09-3000006 2 2019年09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