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创新浙江

武义供电助茶产业
“机器换人”快转型

余 涛

  “见到你们太高兴了,我们的机器这几天都是24小时运转,你们帮我们检查检查,我就安心了。”9月23日,武义清境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笑着说。这天,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组织红船服务队员来到位于壶山街道上端头村的清境茶叶公司,帮助企业检查厂区内的线路和设备。

  队员们戴好面纱手套,对高低压柜、变压器、线路设备进行红外线测温,并进行检查。还为茶农现场讲解安全用电小知识,强调茶厂内要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湿气重影响电气设备的绝缘。同时,队员也走到茶田中,帮助茶企检查自动化灌溉设备。

  “以前,我们手工制茶效率低、成本高,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现在好了,改用机械化设备来制茶,生产成本可以降低20%,每斤茶叶的收益平均提升约100元。与传统的燃茶制茶工艺相比,通过电能精确控温技术,在保留茶叶本身精华的前提下,更能确保茶叶口感,产出的茶叶质量比以前有了明显提升。”清境茶叶公司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武义县是浙江省产茶大县,拥有茶田面积10.6万亩,年产值10.65亿元。近年来,该县积极创建浙江省茶叶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引进研发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助推茶产业提质增效。

  考虑到制茶设备规模不断壮大,用电需求日益增长,武义县供电公司积极配合政府战略举措,提高农业电气设备的覆盖率、渗透力和适用性,帮助茶企确定能源选择方案,定期为茶企进行线路设备巡检,解决用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为茶企客户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电力服务,助推产业转型。

  目前,在武义县,许多大型茶企茶厂基本实现了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据统计,武义县拥有茶机装备总计14496台,其中修剪机1807台、采摘机1298台、揉捻机1260台、多功能理条机1551台、扁形炒茶机1298台、杀青机666台。茶机装备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快速增长,性能方面也有了大幅提升,特别是茶叶加工设备逐步从单台机械作业向成套流水线设备自动化、不落地作业转变,大幅度提高了茶叶生产加工的规模化、清洁化水平。“在这个过程中,电力部门的作用功不可没。”武义县农机站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创新浙江 00019 武义供电助茶产业
“机器换人”快转型
2019-09-27 浙江日报2019-09-2700008 2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