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

1954年以来,一场场组织生活会为山乡巨变聚智聚力——

行进的村庄 不变的初心

  1954年以来,一场场组织生活会为山乡巨变聚智聚力——

  行进的村庄 不变的初心

  本报记者 吕 玥 孙 良 通讯员 孙艺秋 俞临新

  15日,于新昌县大市聚镇西山村的106名党员而言,是个已经融入日常的重要日子。

  每个月的这天,大家都会尽量赶回村里,参加每月一次的党员组织生活。自1954年成立党支部算起,像这样定期组织全村党员开展政治学习、讨论村里的大小事务,在这个浙东山村已经持续了65年。

  从最早在村支书家里点着煤油灯开会,到后来有了专门的办公场所,用上了电灯;从一开始迈着泥腿就来会议室,到后来不少来开会的党员把小轿车停满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楼下的空地……西山村和新中国的万千村庄一样,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一种感受和信念却在村民心里愈发深刻并坚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抓好基层党建。

  亮起一盏灯

  每月十五相会

  小村紧跟时代

  入夜,西山村党群服务中心楼顶的那枚硕大党徽亮起红光,在整个村子中显得格外醒目。

  此时放眼村庄,家家户户的灯也渐次亮起,92岁的老党员袁明钱总会想起西山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袁德仁家里的那盏煤油灯。

  “记得解放前有一句老话,说‘西山人走黄泥路,吃的六谷糊,蜡烛横倒放,柴枝当棉袄’,是中国共产党让农村变得不一样了。”袁明钱说。怀着这份特殊感情,1954年村里刚刚成立党支部,当时3名党员就决心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并商定每月农历十五的晚上都去村支书袁德仁家交流学习,商量怎样把西山发展好。后来,为了方便记忆,又将农历十五改为公历每月15日。自此以后,每月15日的“约定”就再没改过,一直延续至今。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让群众生活更方便些,当时村里开始用柴油机为村民家亮灯持续供电两小时,每晚都会有党员干部义务到发电房值守。黑漆漆的农村夜晚从此明亮起来,这是当时30余岁的新党员袁柯达对党员作用发挥的直观感受,也是后来他第一次参加村党员组织生活后的深刻体会。

  那是1979年的深秋,正是改革开放提出后的第二年,但农村信息还相对闭塞。在袁柯达记忆里,那个只有党员才能参加的组织生活会议为他打开了了解外界的一扇窗。

  “每次会上都会传达学习最新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很多内容都是第一次听说,我们就会想着西山村能不能也试一试。”袁柯达说。

  现在回过头看,正是循着党指引的方向,西山村得以踏准了中国农村发展变革的时代节拍。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在抓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刚刚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袁柯达决定抓住这个时机,利用村里废弃的学校,办起青年民兵之家。据村民们回忆,当年西山村的青年民兵之家包括阅览室、乒乓球室、篮球场、射击场等“六室四场”,几乎每晚都灯火通明,极大丰富了全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在一时间成为远近闻名的典型。

  不过袁柯达和西山村的党员们没有沉浸其中。当时,全省已经开始提倡要把加强村级建设、发展村级经济,作为接下来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点。村里也有党员在过组织生活时提出了这一点,否则仅靠村集体每年600石茶叶维持,民兵之家长期发展将难以为继。

  袁柯达开始带着村干部跑县里引进工业项目,1988年10月,县轴承总厂第六分厂在西山村顺利开张,次年就实现年产值146万元、利润16.8万元。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这个此前村民人均收入仅为100元的纯农业村,实现了向发展集体工业经济的赛道变换,逐渐成长为全县闻名的小五金专业村,到1995年实现全村人均收入3000元。

  凝聚一股力

  讨论见筋见骨发展少走弯路

  西山村的经济实力和名气就这样渐渐大起来。然而,整个壮大过程到底经历了多少次热烈甚至激烈的讨论,才得以形成一股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次次党员组织生活会得以参与并见证。

  在袁明钱的记忆中,讨论问题真刀真枪、见筋见骨,几乎是西山村党员过组织生活开始至今都没变过的基调。

  上世纪50年代,农村经济普遍困乏。有党员在外地见了世面,回来提出种植茶叶可以提高收入,大家就在过组织生活时对可行性进行了热烈讨论。当时10多个党员都把自己的想法摆到台面上来讲,场面一度非常“吵闹”,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粮食种植要保障,同时再开辟500亩土地发展茶园!

  这种充分尊重各方意见的民主决策方式,不仅让西山村农民早早实现了农业增效增收,也保证了西山村在后来如火如荼的工业化进程中把准方向。

  1993年,新昌县在西山村召开大力发展家庭个私企业大会。前一年,全省刚刚召开私营企业第一次代表大会和个体劳动者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在搞活搞好、不断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那次大会的召开,无疑给当地轴承制造产业带来了一次裂变式发展。原先在六分厂工作过的西山村农民带着他们所学到的技术,在短短两三年间分流创办出120多家个私企业,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不过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

  工业经济的发展让很多农户放弃了原先的粮食生产,那么西山村还要不要发展农业?谁来发展?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袁柯达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党员组织生活中,这个问题一度讨论得最是激烈。后来村里创新采取以“反租倒包”形式引进省茶树良种示范基地和县名优水果种苗引繁基地,即是在开展党员组织生活时最先被提起的一种方式,后来经过不断讨论完善,顺利解决了当时的难题。

  百余家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也让如何应对持续涌入的外来务工人员成为村庄发展中的一道必答题。现任西山村党总支书记的袁行健告诉记者,针对这一情况,西山村在不少党员的建议下,较早建立了工作小组开始逐户走访,把每户房东和流动人口均登记在案,并落实日常联系人员,使得各方面管理早早规范起来。2012年,经党员们讨论商议,村里还成立了党员义务巡逻队,由年轻党员及村先进青年组成,坚持每天在村主干道及重点区域开展义务巡逻,7年来从未间断。

  站在村里的西山故事墙前,回望过去65年,袁柯达坦言,西山村能从一个当时落后偏僻的小山村,发展成现在的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离不开组织生活会。在他看来,“正是通过这一载体一次次聚智聚力,让村里的发展少走了不少弯路。”

  再闯一条路

  头脑风暴不断绿色发展提速

  虽然已是远近闻名的“特色村”“明星村”“样板村”,不过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再次焕发新的活力,成为西山村站在新的发展路口重点思考的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始成为这些年来党员在过组织生活时经常提起的一句话,也成为村里各项工作谋划的重要参照。

  2011年,西山村响应省里提出的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号召,改造部分荒山,建起了西山村农民公园。虽然县里一事一议项目补助的资金有限,但村干部在组织生活会上一说,马上得到了全体党员的支持,随后每名党员又分头联系5户至10户村民,群策群力。

  村干部带头表率,为节省工程开支,当时担任村委会主任的袁行健跑数十公里去考察对比石材优劣。党员们也积极行动,办厂的俞永如主动为公园捐赠石狮和景观石;当时84岁的袁明钱送来了5棵树苗,党员俞峰则把自家门口一棵上好的梅花无偿栽到了公园凉亭下。村民们看在眼里,纷纷把原本在自留山里的乌珠树、香樟树捐给农民公园,婉拒本来可以拿到的补偿。

  而今,绿色与红色融合发展在西山村相得益彰。顺着农民公园往东北方向走,以时间轴方式展现村庄发展全貌的西山故事墙、保存完好的古树群、轴承六分厂旧址等一路可见,此外,西山门球场、文化礼堂等多项关乎村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项目也在近年来逐个完成。

  不过,西山村的党员组织生活依然过得热烈:“隔壁邻居东郑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搞得很好,再远一点,东茗乡下岩贝村的名气更大,我们村底子不差,要想一想接下来怎么发展。”

  事实上,西山村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5年前,作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民营养老度假项目——天姥阆苑养生谷正式落户西山村,目前已完成养老体验房建设。今年6月,在镇里开展的“三服务”活动中,上海黄浦区民政局和新昌县民政局还在这里签订了养老服务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下一步继续探索发展异地养老产业。往东南方向五六公里,占地3.1平方公里,计划投资100亿元的万丰航空特色小镇也在大市聚镇布局,目前该小镇已被列入国家级空中游览基地、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而借助本村和周边的生态旅游环境,今年夏天,部分村民先行建设的精品民宿几乎周周爆满。

  村庄更美,产业更强。在袁行健看来,这些都给村里深化绿色发展、融入全域旅游带来积极启示。这也让他坚信,下一个10年,在党建的引领带动下,西山村必将趁势而上走出一条更为宽阔的乡村振兴道路来。


浙江日报 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 00005 行进的村庄 不变的初心 2019-09-25 浙江日报2019-09-2500006;浙江日报2019-09-2500008;浙江日报2019-09-2500013;浙江日报2019-09-2500014;11025435;浙江日报2019-09-2500027;浙江日报2019-09-2500030 2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