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专版

文章导航

匠心,点亮万家灯火

  匠心,点亮万家灯火

  范舟永 陈泽云

  6月28日,随着宁波500千伏威远变电站至舟山500千伏洛迦变电站的洛远线正式通电,舟山500千伏联网工程第二回输电线路工程顺利投运,整个500千伏联网工程正式竣工。

  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跨海电网工程之一,创造了380米世界最高输电高塔、世界首条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等14项世界纪录。

  在拔地而起的输电高塔下,在飞跨岛际的条条银线间,在串联起海陆空的“电力长城”背后,有这样一位不知疲倦、冲锋在前的“拼命三郎”,他就是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建设部主任李捍平。

  人如其名,李捍平用17520个小时的坚守,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钻研,用追求卓越、永无止境的态度,攻克难关,突破瓶颈,铺就电力高速路,以铸就大国重器的“工匠精神”捍卫着舟山电网的平安。

  匠人之思,

  千头万绪细梳理

  2016年5月,舟山的海面平静依旧,偶有微风掠过,激起小小浪花。然而,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正式获得浙江省发改委核准批复的消息让李捍平难以平静。这标志着海岛百姓翘首以盼的舟山500千伏联网工程正式进入到设计、招标和建设阶段,也意味着舟山电网发展将谱写新篇章。

  如果把110千伏联网工程比作“省道”,那么220千伏联网工程就好比是“国道”,即将启动的500千伏联网工程则是“高速公路”,其最大电力输送能力是220千伏联网工程的3.3倍。

  喜悦之余,李捍平开始思考如何让工程正式落地生根,如何让舟山的百万市民都能够实现振兴海洋经济的百年梦想。

  李捍平坦言,尽管舟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却也面临着特殊的难题。

  他将难题融进了无数个跑工地、看图纸、走站址、爬山坡、下海洋的日子里。

  他一边协调施工团队因地制宜合理采用施工方法,最大程度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一边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和街道社区,大力开展受影响居民的解释和安慰工作,妥善处理居民和企业的合理诉求,给予抚慰和关怀,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终于在各方努力和支持下,工程进度没有丝毫放缓。

  伴随着舟山开发和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成为舟山发展的短板。2018年,甬舟铁路进入施工阶段,但没有意料到的是,在册子岑港段铁路与输电工程路线有重合,二者必有一方需要做出退让。

  尽管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早在两年前就已通过核准,具备开工的合法性,三通一平的部分山体也已在开挖,但在群众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面前,李捍平没有犹豫,积极配合“铁路先行”方案。

  舟山海岛的地理特征他再熟悉不过,但是开工后临时改方案着实让他吃了大苦头,李捍平没有丝毫抱怨,和设计团队加班加点对项目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调整。因为他知道,以服务区位建设为前提,为铁路这项民生工程“绕道”,下好“地方经济一盘棋”,这个让位“值”。

  困难不胜枚举,李捍平以匠人之思化解了内外矛盾,翻越了政策沟通中的座座高山,在这位“大管家”的助推下,一条横穿舟山、宁波,跨越大海汪洋的“电力大通道”被顺利打通,拉开了舟山新区超高压时代的序幕,解决了舟山未来的电力问题,也让海岛百姓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匠人之道,

  甘用巧心费思量

  刘梦兰有《鱼山蜃楼》诗曰:“大小鱼山气吐银,惯看楼阁起鳞鳞。”过去,只能隔海相望的鱼山岛,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级”的石化项目基地。

  围海造陆的智慧,赋予了这片远离大陆的离岛以全新的机遇,却也给220千伏鱼山输变电工程带来了新的难题。

  围垦质地松散的土质,让变电站桩基施工作业变得艰难。为解决变电站地下电缆夹层和地下水箱建设中防海水腐蚀倒灌,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李捍平和团队一起在变电站基柱工艺上做起了文章。

  平常使用的高搅拌工程桩,虽然能够保障承重需求,但排水问题突出,工期进程受阻。李捍平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设计科研单位进行合作,通过阻水力分析编制方案,创新采用拉森钢板桩,将钢板桩插入地下5~6米区域,互相链接围成严密的防水圈,实现高效止水,攻克水下区间难关。

  除了施工技术创新,李捍平在工程管理上也善于多费思量。

  2017年12月26日,在舟山定海马目黄金湾水库附近浅滩,220千伏鱼山海缆敷设工程首根海缆在设备的牵引下,缓缓进入预设的电缆沟,成功完成始端登陆。

  为了提高海缆载流量,李捍平建议将海缆表面传统的铠装材质替换为铜丝铠装,成功使单回线路额定输送容量提升至500兆瓦。

  年末,施工区域船只交叉作业情况复杂,寒潮、大风天气更是给施工带来了不少难度。但再难都挡不住李捍平的步伐。他登上施工船,为上千吨的海缆“排兵布阵”,和恶劣的天气“较劲”。

  2018年3月,在李捍平的不懈努力下,历时4个月,舟山本岛至鱼山岛220千伏海缆段全部敷设完成,彻底打通了舟山本岛至鱼山岛的供电通道,极大地保障绿色石化基地建设运行。

  回忆起鱼山岛6根海缆、1根海底光缆的施工过程,李捍平感慨良多。如今,舟山的海缆施工已经是我国海洋输电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李捍平期待着:未来,中国的海缆施工队能走出国门,登上海缆施工国际舞台。

  针对特殊问题,李捍平巧妙决策,利用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将工程痛点,变成创新的出发点,收获了多项发明专利和管理创新奖项,创造了舟山电网建设技术和能力的新高度,在“小世界”里书写舟山电力奋力走在前列的“大文章”。

  匠人之情,

  精耕细作守初心

  1994年,刚从大学毕业的李捍平,懵懵懂懂地进入了电力行业,在前辈的带领下,踏踏实实汲取专业知识,开始了他电力事业的全新起点。

  2012年,从电力设计院调到建设部,李捍平主动承担了舟山柔直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任务。他深入海岛村落,投入到柔直工程选址选线工作中,寻求百姓对电网建设的支持。他深入各工地现场,查问题找办法。在李捍平的参与建设下,柔直工程顺利完工且运行良好,切实助力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他参与的柔直技术为国内外的柔直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填补柔直运检专业制度空白,同时利用“反哺方式”助推国内柔直装备制造能力提升。

  新技术使得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也拓宽了李捍平的视野。他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永远都是可靠的技术中坚力量。李捍平说:“这是所有电力人的骄傲,你只有深入其中,才会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宽阔的领域值得你去关注。”

  从220千伏舟山联网工程、±200千伏舟山柔直工程,到500千伏舟山联网工程、220 千伏鱼山输变电等重大工程,李捍平主持建设了多项急难险重项目,也见证了舟山电力建设的伟大飞跃。

  他欣慰地说:“和其他城市相比,舟山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工程实施更富有挑战性,也给了我们电力建设者不一样的机遇,收获了一份与众不同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言语间充满对电力的那份执着和热爱,于他而言,这已经不是一个个单独的工程,而是一项与人生密不可分的事业。

  与电结缘二十余载,李捍平用一身过硬的技术、一种敢于担当的气魄、一贯严谨细致的作风、一份对电力专业的热爱,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用甘之如饴的付出诠释着电网匠人的闪耀光辉,为点亮万家灯火演绎着一曲执着不歇的凯歌。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9 匠心,点亮万家灯火 2019-09-24 浙江日报2019-09-2400004;浙江日报2019-09-2400007;浙江日报2019-09-2400006 2 2019年09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