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文章导航

70年 西湖“跃”出新高度

  70年 西湖“跃”出新高度

  赵 路 高静玮

  70年沧海桑田,70年春华秋实。

  1949年至2019年这70年中,新中国发生了气吞山河、波澜壮阔的巨变。而在烟雨江南,钱塘江畔,杭州一个美丽的城区——西湖区,同样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初的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到如今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3位;从农业经济的“独角戏”,到如今工业、旅游、文化、数字产业百花齐放;从大量“低散乱”,到如今拥有上市企业22家,税收“亿元楼”20幢,税收“千万元楼”100幢。

  从破旧的“大农村”起步,到全国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坞茶镇,加上“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系列组合拳,让这里成为宜居又宜游的“全域美丽”之区。

  从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没有一幢拿得出手的建筑,到如今273公里市政道路阡陌交通,地铁、快速路网四通八达,各种繁华商圈密布全区,出众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设施人人向往……

  这是70年的西湖之“跃”,也是70年改革与发展的“西湖篇章”。全面小康、全域美丽、全民幸福,西湖区正向“三全之区”的目标一步步迈进。勇立潮头,久久为功,站在新的起点,西湖区也将进一步续写发展传奇。

经济之“跃”——从零起步到产业“全链条”

  家住漂亮的3层小楼,秋日的阳光洒向门口的漂亮庭院,背后就是一望无垠的茶田……73岁的双浦镇上堡村“非遗传承人”楼小红感到,生活是如此的惬意。

  出生于解放前的楼小红,与家中世代种植的3亩九曲红梅茶,一起经历过兵荒马乱,也见证了家乡一步步平复、发展到崛起的过程。楼小红自豪地说,“你知道吗,1950年左右,一斤九曲红梅的售价仅几分钱。如今,上品的九曲红梅可以卖到数百元乃至上千元。”其中,有种植、加工技术进步带来的品质改变,但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

  “以前,大家连饭都吃不饱,谁会有闲情喝茶呢?现在,茶不仅是一种休闲,更是一种文化。”楼小红说。

  从吃饱饭,到生活好,这一百姓眼中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区域跨越式发展的缩影。据统计,1949年,西湖区个体手工业年生产总值仅5万元左右,其他产业基本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基础几乎为“零”。在土地改革解决了“吃饱”问题后,借改革开放春风,西湖区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经济的活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湖区围绕“六高”目标,纵深推进“五大行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呈全面加速态势。

  2019年上半年,西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1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财政总收入184.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1亿元,同比均增长10%。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更是交出了高分“答卷”——同期,西湖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69.8亿元,同比增长26.4%,创出历史新高。

  “在创业过程中,我有过失败,有过迷惘,也感到压力。这时,是政府给了我关怀和帮助,更有底气,在不断试错过程中不断进步,最终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个推创始人兼CEO方毅表示。

  今年3月,“个推”成功登陆创业板,引领了A股“数据智能”新风向,成为西湖区又一家上市的数字经济企业。截至目前,西湖区上市企业数已达22家,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上市企业2家、挂牌企业7家。

  不少上市公司负责人说,之所以能在西湖区取得成功,是这里既有日新月异的创新土壤,又有春风化雨的创业氛围。这里有浙大、有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这里还有紫金港科技城、之江新城、云栖小镇、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等系列产业平台,共同形成了以“两城六镇”为主体的平台集群,构筑了支持产业发展的产业“全链条”。

  西湖区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西湖区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扶持意见》《关于加快西湖区影视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意见》等政策,无论从力度、持续时间、转化率等方面,都创造了行业之先。

  此外,西湖区还制定产业链招商规划,全面整合土地、楼宇资源,外“引”内“孵”,不断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之源。今年上半年,航天五院杭州中心、中铁建集团华东总部、喜马拉雅华东区域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西湖区,持续开展的西湖区“双集中”活动共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196亿元,开工项目38个、总投资320亿元。

生态之“跃”——美丽西湖的环境蝶变

  2019年6月21日下午,随着一声“开工”的号令,铜鉴湖防洪排涝调蓄工程正式开工。在历经数十年的沉寂洗礼后,这个西湖的“姊妹湖”预计于2021年归来,再现“一川如画”的盛景。

  铜鉴湖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期,钱塘知县刘道真撰写的《钱塘记》就对铜鉴湖有所记载;范仲淹、苏东坡、白居易等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足迹和作品。然而随着往日年复一年的填湖造田、泥沙淤积,加上过去双浦地区甲鱼养殖业的粗放式发展,水体被污染和侵蚀,铜鉴湖的光彩一度黯淡。2017年初,铜鉴湖的湖面面积仅余120亩左右,不足鼎盛时期的1/20。

  2017年起,西湖区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美丽西湖行动”,铜鉴湖村整体搬迁、全域土地流转、恢复水环境……打出系列“组合拳”后,铜鉴湖区域重新恢复了湿地风貌。而铜鉴湖的一“跃”始于生态,却不止于生态。未来,它将以水为主轴,以时、空两个维度整合资源形成完整游线,同时抓住“田园、湿地、文化”三大核心主题,开辟出湿地涵养区、滨湖公园区等六大片区。

  美丽的自然环境,破旧的城市,杂乱的乡村。与杭州其他城区一样,这曾是西湖区面对的大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的提升相对滞后,西湖区一度面临空气、水、城乡协调等一系列挑战。

  “美丽西湖行动”作为西湖区“五大行动”的首战,以“高标准美丽”为目标,瞄准了多年未解的环境难题。

  看双浦,全域土地整治,灵山、杭富、三阳等9个村把甲鱼塘、堆场统统关停,2.1万平方米土地全域流转,腾出的空间全力发展现代农业。熠熠生辉的铜鉴湖,剑指生态观光主线。

  看三墩,在全域流转6000多亩土地的基础上,十多条劣Ⅴ类河道被尽数剿灭,5平方公里的华联、绕城两个村,新增23万多平方米沥青道路、建设了12千米长的游步道、还有4个花海公园,一个“都市田园综合体”已然成型。

  看转塘,曾经散乱着化学品加工、五金机床等高污染小企业的龙坞工业园华丽蝶变,历经拆违与企业迁改,变身龙坞茶镇·九街。如今,这里已成为弄弄民国风的茶产业小镇,向世界级的茶文化中心不断迈进。

  看杭州的“西大门”留下,历时9个多月的攻坚,4.5公里的西溪路变得鸟语花香。此外,西溪路沿线的杨家牌楼等城中村的面貌彻底改变,清退大量低散乱产业,变身互联网金融街区,成为了杭州金融产业网络的重要一极。

  再看位于市中心的武林门新村,这里仅用1个月就把阻挡在道中上的各类违法辅房拆除,建了600米的彩色游步道。10幢老房子焕然一新,还增加了智慧用电、智能门禁和垃圾分类系统等高科技系统,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西湖样板”……

  俯瞰西湖大地,生态之“跃”随处可见。经过持续不断地整治,西湖区的环境水平终于到了“收获季”——如今,西湖区绿化覆盖率达44.68%、森林覆盖率达42.44%;37条劣Ⅴ类河道剿灭清零。2018年,西湖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累计264天,优良率为73.9%;PM2.5平均浓度36.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4%。2019年上半年,西湖区又建成绿道13公里,新增绿地27.6万平方米。宜居之区,就是这个美丽城区的真实写照。

民生之“跃”——幸福满满有温度

  “真先进呦!”8月23日,在位于灵隐街道的“夕阳红”老年餐厅,一群大伯大妈围着新设的人脸识别“智慧餐台”讨论着。

  “老年人记性不好,经常会忘带卡,有时候来吃饭,没有带卡,之前我们为了方便老年人就餐,就让他们先吃,下次再来补刷。”餐厅负责人介绍。如今,只要采集老年人的数据,人站在智慧餐台前,系统就能自动识别就餐人员身份,自动完成扣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说,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一个区域发展的“速度”,那么,教育、养老、卫生、文体等民生事业,则体现一个区域的“温度”。“幸福西湖行动”全力驱动,在屡屡创造“西湖速度”的同时,西湖区人民的生活日益美满,“西湖温度”浸润着这里的每个角落。

  作为老小区密布的老城区,西湖区在空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见缝插针”,率先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镇街全覆盖,以及老年助餐网络村社全覆盖。

  教育方面,星洲第二小学、丰潭中学新校区景汇中学、西湖第一实验学校……刚刚到来的“开学季”,西湖区又一批新学校精彩亮相。“高颜值”+“高质量”,给西湖区的教育“金名片”又增加了精彩一笔。

  如今,这里集聚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湖大学等优质高等院校,西湖区还拥有学军小学、求是教育集团、十三中教育集团等一批基础教育名校。这里开创的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先河,也成了各地争相学习的榜样。

  截至目前,西湖区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分别达93%和98%。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荣誉。

  西湖区还积极与省市大医院开展战略合作,引入优质医疗资源。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省立同德医院之江院区,已于去年正式启用,有效填补了之江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的空白;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浙医一院之江院区也即将启用。目前,西湖区共拥有三甲医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

  此外,西湖区新建了以外桐坞村为代表的示范文化礼堂27个和以杨家牌楼社区为代表的精品文化家园37个。2018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000场次,极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70年 西湖“跃”出新高度 2019-09-20 浙江日报2019-09-2000007;浙江日报2019-09-2000006;浙江日报2019-09-2000011;浙江日报2019-09-2000016;浙江日报2019-09-2000017 2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