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8版:70年奋进看宁波

半岛渔村蝶变
现代滨海新城

  半岛渔村蝶变

  现代滨海新城

  应 磊 俞 莉 陈光曙

  象山居长三角区域南缘,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坐拥925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可以说,海洋文化深深根植于象山人的基因里,形成慷慨有为、砥砺奋进的人文精神。

  面朝大海,象山直奔时代潮头。70年来,象山凭着一股赶海人特有的闯劲闯出了时代新面貌。

  象山连续13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2018年排名第55位。发源于象山的“村民说事”制度,成为全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典型。象山创新的“公共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估”入围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入选省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象山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跻身省工业强县第二梯队,逐步形成了针织服装、汽模配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大数据大平台应用为主的智能经济“6+1”产业体系。

  如今,象山迎来了“湾区时代”“高速时代”“亚运时代”,正朝着建设宁波现代化滨海城区的目标努力奋进。

  乡村治理

  奔向现代化

  村民有事敞开说,把事亮出来;党组织牵头议,把计找出来;党员干部带头,把活干出来;结果大家评,把谱定出来——这是象山“村民说事”制度的完整链条。历经十年探索实践、深化提升,“村民说事”已成为象山探索乡村“三治”融合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逐渐在全市推广、全省推行,相关内容已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获得全国关注。

  过去几十年里,象山牢牢把握“群众是否满意”这个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社会治理创新稳步推进,让每个人物质丰富的同时更有获得感。发源于象山带着泥土芬芳的“村民说事”制度,为建设善治和美乡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村民说事”的定位,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停留在“说”的环节。2010年以来,象山在“说事”的基础上,逐步延伸出“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等环节,贯穿基层民主、管理、服务、监督的全过程。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带着群众一起干,以“说”的公开、“议”的规范、“办”的主动、“评”的倒逼,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真正落实到基层,兑现给百姓。

  在象山,“村民说事”还成了基层监督的一道“闸门”。大到村里的工程项目,小到办公用品的支出,村里每一笔资金使用情况,由村班子进行联合审签;遇上重大决策类事项,经村四套班子讨论后,再按“五议两公开”程序会商决定。

  现在,借助“村民说事”的平台,百姓“面对面”、民意“零距离”,使村民敞开心扉、打开心门,也让干部竖起耳朵听取村民的好声音、征求村民的金点子,最大程度凝聚共识,最大范围集聚智慧,干群一起求出了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了“最大同心圆”。

  结合“村民说事”制度,象山公安延伸出“警民说事”工作,以此推进“千警下基层、万警大巡访”专项行动。自去年3月以来,两者相互促进,既说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又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以“重落实”来回应民声,温暖民心。来自基层鲜活的经验逐步通过建章立制,转化为“接地气”“惠民生”的长效机制。

  全域旅游

  扮靓全县域

  三面环海、两港相拥,丰富的海洋资源造就了象山百里黄金海岸和千年渔乡风情。近年来,有着“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美誉的象山外修颜值、内练气质,走出了一条具有象山特色的美丽之路,实现了乡村美丽度、农民幸福感的双提升。

  在儒雅洋古村,由乡伴文旅投资的儒雅洋新乡村生活综合体项目一期已轮廓初具,该项目集乡村文化休闲、乡创、特色农园等为一体,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多业态集聚的乡村文旅“理想村”。

  为营造良好的全域旅游发展环境,象山把旅游列入县委“双突破双驱动”战略之一,成立由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旅游业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机构改革保留了县旅游发展中心,形成了以旅发中心为龙头、3个平台开发管理机构和旅游集团协调推进的工作体系,旅游发展机制更加有力。

  近年来,大项目接踵而至,资本垂青、乡贤回归,成为象山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特色。浙江省海洋运动中心(亚帆中心)、半边山五彩渔镇、白沙湾喜来登大酒店等休旅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推进,形成“你追我赶”之势。据了解,今年1至6月,象山千万元以上的旅游投资项目有66个,总投资额约355.26亿元。大项目集聚,进一步夯实了象山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家底。

  象山还不断拉长旅游产业链。以象山影视城为龙头的影视产业也随着全域旅游建设在全域布局,逐步形成场景制作、服装道具加工、吃住服务等影视与旅游的产业链。数据显示,象山影视城摄影棚从零增至35万平方米,拍摄剧组从年均不到5个增至162个,稳居国内影视基地第二位。景区经营性收入从年均500万元增至1.2亿元,位列全国影视基地前三强。

  毗邻象山影视城,浙江广电集团投资的中国海影城里,50幢形态各异的民国风格单体建筑格外醒目,街巷空间、院落空间,特色民国码头及火车站场景,共同营造出民国风味浓郁的“海上传奇”。目前,中国海影城三期正紧张施工,象山影视城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已通过省文旅厅资源质量评审并上报国家文旅部,两大项目双子辉映,这片“东方好莱坞”迎来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城市品质

  提升新颜值

  历史证明,交通设施和区位条件的重大改变必将带动工商业崛起。

  2012年12月29日,许多象山人至今难以忘怀:这一天,象山港大桥建成通车,象山港天堑变通途,县城所在地丹城到宁波的距离由120公里缩短到47公里,车程由2小时变为35分钟。自此,象山融入了宁波半小时经济圈、杭州2小时经济圈、上海3小时经济圈。

  今年1月,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正式通车,象山从交通末端变成交通节点,对外交通格局进一步打开。

  交通设施的日臻完善,让象山城市品质全面提升。70年来,象山始终坚持城乡互生共进、协调发展理念,面貌日新月异。象山先后被评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绿色发展百强县,位列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第十。目前,象山城镇建成区用地规模扩大到55.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上升至57.9%。象山还实施滨海新城提升行动计划,大目湾新城快速崛起,南部新城商务区建成,“山海田园城、港湾后花园”特色城市空间逐步形成。

  城市之外,象山的乡村发展魅力彰显。这几年,象山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获得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成为全国样板。

  人居环境焕然一新。象山先后投入资金50多亿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行动,成功创建省生态县、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湾(滩)长制全国推广,全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1995年从象山发起,获评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浙江日报 70年奋进看宁波 00028 半岛渔村蝶变
现代滨海新城
2019-09-20 浙江日报2019-09-2000006;浙江日报2019-09-2000008;浙江日报2019-09-2000028 2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