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载栉风沐雨:
金华农信人与“三农”的鱼水深情
钱关键 傅汤玉 蓝云建
从创业维艰的坚守,到如今网密根深,网点覆盖八婺大地;从走村入户、风餐露宿,到如今移动互联网存贷款快捷服务、多项发展指标领跑当地银行业,金华农信系统始终初心不改,服务“三农”,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民营经济发展,开展普惠金融,锐意进取,阔步改革。
1954年,金华地区第一家农村信用社——义乌县前洪乡信用社成立,开启了金华农信服务“三农”六十五载的发展历程。历经多轮改革,现金华农信系统有金华成泰、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浦江、武义、磐安8家农商银行,归口省农信联社垂直管理,并由金华办事处代行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近70年来,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一代代金华农信人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青春共同铸就同一个梦想——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并演绎着一段段农信人与“三农”的鱼水深情。
1954年,武义县柳城信用社创办,陶婷的祖母加入到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家庭”。当时,信用社只有两名员工,存款只有2万元,并且生猪收购、社会救济款也由信用社代付,工作辛苦。不过,从小耳濡目染母亲兢兢业业工作的陶婷的父亲,在1979年参加工作时,却毅然选择加入信用社,起早贪黑,“跑农村”一跑就是几十年。2005年,陶婷大学毕业后也选择武义农商银行,留下了一段一家三代服务“三农”的佳话。
在义乌,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一笔200元的贷款,让贫困村民逐步走向小康”的故事。“1980年,义乌小商品市场刚起步。廿三里农信社发放的第一笔贷款,是贷给村民王金顺200元做生意,他家条件非常差,真的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曾任廿三里农村信用社负责人的施子福表示,就是这样一笔贷款,成为了王金顺的第一桶“金”。那个年代,还是“鸡毛换糖”“以物换物”贸易形式流行的时候,廿三里农村信用社就开始敢为人先,向200多户农户发放小商品敲糖换鸡毛贷款1.46万元。从此之后,扶持农民经商就成了农信社的一项主要业务。到2000年前后,廿三里农信社已累计发放贷款34亿元,其中有80%的资金投向了小商品的生产和流通。
“干就干出个样儿来,决不能浪费青春时光。”已从永康农商银行退休的胡冬兰,还清晰地记得,1994年,为了最快速度将计算机应用到银行管理系统,她曾连续8天夜以继日地工作,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学习、摸索、尝试,终于攻克难关,农信系统由此告别了手工记账的时代。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追昔抚今,六十五载栉风沐雨、薪火相传,金华农信不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金华农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如今已成为金华金融机构的主要力量,存贷款余额和市场份额在全市独占鳌头。
党的十九大以来,金华农信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等在全辖主动探索与街道社区、企业园区、服务片区的“三区联盟”模式,并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队伍联抓,有效促进了业务发展,实现了政府部门、群众、农信三方共赢。目前,金华8家农商银行已与全市103个街道(乡镇)、1035个社区(行政村)、37家企业达成“党建联盟”,共有1083名“金融顾问”到点服务。对接代办国土、公积金、社保、工商、税务、房管、公安等7大类“最多跑一次”项目的比例已达到91.67%,已发放“八婺先锋贷”3476户,金额8.33亿元;发放“八婺好家风信用贷”4.51万户,金额59.29亿元;发放“志愿汇”信用贷237户、金额4200万元。
继往开来,拼搏奋斗写担当。金华农信将继续借力“党建联盟”,通过专人对接服务、专项政策措施倾斜、推进办贷上门服务、服务窗口前移等多种举措,把金融助力与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建设充分融合,构建“政府出成绩、群众得实惠、农信有效益”的共建共享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金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农信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