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5版:全域旅游看浙江

神山秀水 风华正茂

  神山秀水风华正茂

  陈爽

  “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历经千年时光涤洗,曾被宋神宗青睐的神山秀水风采依旧,“朝入丹青暮入诗”的仙居稳步勾勒着“全域谋篇、全貌提升、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心之所向。

  过去一年,全县旅游总收入209.16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18.75亿元,占GDP比重达8.5%。旅游在仙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全面提升,发展势能再集聚

  旅游消费升级时代,如何全面提升旅游品质成为重中之重。仙居立足本土丰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秉承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原则,不断夯实全域旅游的硬实力。

  绿道是妆点仙居全域的曼妙绿丝带,像一条链子,串起了沿途的景区、古村落、农庄、果园。近两年,仙居全面布局乡村绿道网,沿永安溪及其支流,一条条蜿蜒的绿道在乡野之间纵横交织,去年以来,全县新建绿道68公里。与此同时,仙居在永安溪全域禁砂、全年禁渔,呵护两岸醇美的生态环境,永安溪出境断面水质达到二类标准,被水利部评为中国最美家乡河。碧水潺潺,青山叠翠,在永安溪乘一叶竹筏,听一路山歌,别是一番仙居味道。

  享有“华东第一龙型古街”美誉的皤滩古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今年以来,仙居全力推进皤滩古镇的开发工作。目前,古街范围内235户居民全面完成协议签订和房屋腾空,使古镇焕发现代活力。

  以山水、人文和乡村资源为依托,集全域旅游服务、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神仙居景区是仙居旅游的核心引擎,对工商资本的吸引力在持续升级。得益于神仙居旅游度假区和神仙氧吧小镇的建设,希尔顿·逸林酒店、SPA养生度假基地、德信文化主题乐园、悦城旅游综合体等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在周边落地,充实着神仙居的旅游产品体系。

  如今,神仙居景区提质扩容工作成为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景区扩容规划总面积约49.2平方公里,山间索道、游步道及高空体验等项目将因此得以完善。

  “提质扩容后,景区日客容量预计达到约10万人次,年客容量约600万人次,势必对仙居全域旅游带来新的链式反应。”神仙居景区建设副总指挥朱海勇说,借力2022年杭州亚运会和杭温高铁的开通,神仙居将魅力剧增。

  深化“旅游+”,多元业态再升级

  深入做好“旅游+”文章,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仙居多元旅游业态逐渐成熟。

  农旅融合势头正盛。“世界杨梅在中国,中国杨梅数仙居”已成为业界共识,13.8万亩杨梅观光采摘区散落在仙居的绿水青山之间,连续举办22届的仙居杨梅节,更使仙居杨梅名扬海内外,品牌价值达16.31亿元,成为助力仙居乡村实现振兴的重要驱动力。

  民宿经济异军突起也是仙居农旅融合蓬勃发展的重要标识之一。目前全县共有民宿470多家,居台州市第一。在神仙居景区周边的淡竹乡,自2015年发展民宿经济以来,短短3年时间,兴办农家乐(民宿)160多家,村民们“在家门口创业”渐成风潮,在此过程中,淡竹乡探索的“三绿清单”创新更是成为现代乡村探索绿色发展的典范。

  作为非遗资源大县,截至目前,仙居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3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今年初,“德信·留仙里”非遗文化街正式开启,文化节汇集了仙居30多名非遗传承人,除了观看表演展示外,市民和游客还可以亲身体验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等非遗文化产品制作。非遗文化街让非遗真正“活”了起来,无疑是仙居探索文旅融合的“年度大作”。

  与此同时,仙居通过举办神仙居高空扁带挑战赛、国际攀岩锦标赛、绿道国际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将展示自然山水和户外运动结合起来,协同推进体旅融合;启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建设,成立仙居县自然学校并入选第四批国家自然学校试点名单,与法开署合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工程,探索研学旅游试点,不断丰富仙居“旅游+”的新内涵。

  如今,站在文旅融合发展新起点,仙居正通过提质扩容、持续拓宽“旅游+”的内涵和外延,高质量发展的全域旅游之路正越走越宽。


浙江日报 全域旅游看浙江 00025 神山秀水 风华正茂 2019-09-02 浙江日报2019-09-0200006;浙江日报2019-09-0200011 2 2019年09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