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全域旅游看浙江

桐乡风雅桐乡
气质更出众

  风雅桐乡

  气质更出众

  朱凤娟

  站在中国旅游版图上,桐乡是全国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也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并获得“浙江省旅游发展十佳县市”五连冠的荣誉。近年来,桐乡以旅游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工作,围绕旅游产业融合,着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乡村、工贸的融合互动发展,开展旅游体制改革,狠抓旅游项目招商,促进旅游项目落地,推动桐乡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019年上半年,桐乡共接待游客1187.08万人次,同比增长11.05%;实现旅游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17.29%。游客人数、旅游收入连续多年居嘉兴市首位。

  “乌镇模式”入佳境 引领发展新引擎

  从2013年开始,每年一届的乌镇戏剧节,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既打响了品牌,又凝聚了人气。“去乌镇赶一场戏剧节”,已经成为乌镇吸引游客的又一个理由。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快升入“七年级生”的戏剧节已经成为桐乡文化品牌的一大代表作,也是桐乡旅游的又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桐乡旅游业借助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带来的“溢出效应”,以“乌镇为核心”助推旅游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并将旅游“联姻”互联网,实现从“观光乌镇”到“度假乌镇”、从“单极突破”到“全域旅游”的根本转变。

  以乌镇为龙头的桐乡旅游正在逐渐散发出迷人魅力。如今,突出高质量、国际化、数字化发展导向,桐乡集中资源发展乌镇旅游核心区。

  比如,打造智慧小镇,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实现乌镇核心区和全市主要旅游景区、公共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提供扫码租车、刷脸进入、移动支付、智慧出行、信用借还等服务,打造智慧旅游数字样板地。比如,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和乌镇管家联动中心,突出“全域”和“物联”。打造文化小镇,举办乌镇戏剧节、乌镇当代国际艺术展等国际文化活动,打造不可复制的文化乌镇,乌镇成功创建浙江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桐乡市获“中国·新戏剧之乡”称号。再比如,打造会展小镇,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年均承办各类大小会展逾千场。

  运河文化重传承 “串珠成链”有新意

  风雅之于桐乡,源于深厚的历史文脉。站在桐乡西双桥上,看到来来往往的货船行驶在大运河上,这条古老的河流依然延续着昔日的辉煌。运河文化是桐乡文化之源、之根,建设大运河诗路文化带,桐乡人责无旁贷。

  也因此,桐乡先人一步,先期编制完成《大运河桐乡段综合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明确了运河文化旅游的思路与措施。省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建设行动计划中,桐乡市除濮院外,还有崇福、石门、乌镇三镇入选。桐乡也早于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就提出建设“运河古镇群落”品牌,以差异化发展明确定位。

  乌镇按照国际化标准建设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小镇和文化小镇,推动乌镇与国际互联互融;濮院启动有机更新,建设融古镇休闲、时尚文化与创意设计于一体的“中国时尚古镇”;崇福与石门则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依托,启动建设横街历史文化街区和丰子恺文化耕读小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投资近百亿的濮院古镇有机更新工作在今年省厅半年度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将是桐乡继乌镇之后又一重点培育的千万亿能级大景区。以大运河为主轴的桐乡全域旅游发展新蓝图已展露端倪。

  多元并进显活力 文旅融合谱新篇

  如今走进桐乡,可以看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跨界、与本土优势资源的融合魅力日渐显现。多元融合思维的实践,正带动桐乡旅游突破单业作战的自循环束缚。着力推动旅游业乡村、工贸、文化相融合,为全域旅游发展增添强力“引擎”。

  在与乡村融合方面,桐乡市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延长乡村产业链。在与工贸融合方面,成功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4家,总量位居嘉兴市首位,2018年度游客消费为5家工业企业带来的总收入近3000万元。以濮院时尚购物为龙头,引导旅游业与毛衫、皮草、蚕丝被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连续四年举办濮院购物节,“衣柜桐乡”品牌不断打响,濮院购物旅游2018年游客接待量超800万人次。在与文化融合方面,深耕研学旅游,多次举办“研学桐乡”大型活动,推出2家研学旅游镇、16家研学旅游推介点以及18位研学旅游导师,成功创建2家省级文化旅游示范基地、1家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赴杭州开展2019研学浙江“风雅桐乡 童游漫笔”活动,打造浙江省第一本研学主题绘本。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桐乡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过程中,既要做到文化引领旅游,促进旅游的提质升级,为旅游体验增添故事与温度,又要通过旅游促进文化传承发展,讲好桐乡故事,提升旅游吸引力,增强文化自信。

  目前,当地正努力挖掘桐乡“文化之邦”的特质与内涵,以文旅融合的思路,拓展桐乡运河文化、古镇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乃至互联网文化和时尚文化的旅游发展新空间,形成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打造文旅融合金名片。

  比如,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蓝印花布、高杆船技、桑蚕丝织、含山轧蚕花等发展研学旅游;比如,深入挖掘丰子恺元素,推进丰子恺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建设和丰子恺漫画馆项目落地;再比如,进一步推广文化乌镇,放大乌镇戏剧节、当代国际艺术展等的国际影响力,打造高端文旅融合典型案例。“到2022年,我们争取新创建省级以上文旅融合基地或称号3个以上。深入挖掘与运河伴生的古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一批古镇游旅游产品,形成‘一镇一主题’运河古镇文化旅游格局,成为运河文化带的旅游明珠。”该负责人表示。


浙江日报 全域旅游看浙江 00022 桐乡风雅桐乡
气质更出众
2019-09-02 浙江日报2019-09-0200006;浙江日报2019-09-0200009 2 2019年09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