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浙江诸暨现代农业产业园

倾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助农增收致富

  浙江诸暨现代农业产业园

  倾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助农增收致富

  郦 莎 黄柳苞

  位于浙江省诸暨市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面积33.75万亩,涵盖1个街道、5个乡镇,2017年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自2017年6月获批创建以来,诸暨把产业园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迅速构建“一心三区三镇四园多点”发展布局,创新工作推进体系、金融支持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加快创建步伐。

  经过一年多的开拓奋斗,产业园以珍珠、精品果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逐渐成熟,园区布局合理、产业功能齐全,目前已形成西部珍珠生态示范区、中部绿色高产粮食生态示范区、东部精品果业示范区等三个精品区块,2018年产业园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目标,投入资金3.5亿元,重点发展珍珠、精品果业两大主导产业。”诸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国锄说,“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产业提升融合等十五个重点项目,逐步将产业园打造成诸暨主要的经济增长极,让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百姓增收的新支点。”

  目前产业园内建有珍珠基地2万亩、精品果业基地5.0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3.6万亩、加工物流等园区0.38万亩,已形成珍珠、香榧、蓝莓等3条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出涵盖6大行业60余类的上千种衍生产品,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万元,基本实现了“产业强、实体兴、百姓富”的建设目标。

  做强主导产业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诸暨依托“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资源禀赋,按照“规划引领、科技支撑、品牌立园、产能聚集”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以项目方式抓建设,着力构建打造地域特色鲜明、承载乡村价值、创新创业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世界珍珠看中国,中国珍珠看诸暨”。从1972年尝试养珠,到1985年的第一代珍珠市场建立,再用34年升级迭代,如今第六代珍珠市场——华东国际珠宝城,入驻商户从一开始的395户增加到1400多户,市场辐射美国、日本、俄罗斯及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诸暨开启“珍珠小镇”建设,走上了“特而强”“聚而合”“小而美”之路,要把山下湖打造成全域秀美、具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特色小镇,把珍珠产业做成千亿级珠宝产业。2018年11月,涵盖珍珠研究院、珠宝创意设计中心、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珍珠数字经济中心、珍珠小镇展示中心、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和珍珠产业服务中心等七大中心的珍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正式成立,成为产业数字化的核心驱动力。历经蜕变的山下湖珍珠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诸暨栽培香榧已有1300多年历史,已建成面积50多平方公里、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香榧森林公园。作为全国香榧的主产地,诸暨是全国香榧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年产量达750吨左右,占全国香榧总产量的60%以上。现已建成1个香榧产业省级综合区、2个省级主导区、6个省级特色精品园,促成香榧基地由“量”到“质”的转变,带动了整个香榧产业的良性发展。近年来,香榧精油皂、香榧面膜等化妆品、西施榧饼和香榧月饼,“黄公”牌香榧雪花酥等香榧衍生品的不断新出,不仅为种植农户解决了销售问题,也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了立足之基。

  创新营销模式

  打响农业特色品牌

  “宝宝们开播啦!今天的产品都是超级爆款……”一部手机、一个支架,每晚8时30分,“珍珠大叔”李泽欣准时开播,音调亢奋有力,线上粉丝一度达到9000多人。直播到凌晨1时才结束。

  诸暨在山下湖镇、赵家镇、姚江镇等产业园辐射区域,率先启动“村播”试点,鼓励引导村民利用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直播”销售,培育“珍珠哥”“珍珠弟”“海爸”“小海”等百名本土网红,不断壮大特色产业,打响“诸暨”品牌。

  据统计,2018年山下湖镇线上珍珠交易额达300亿元,线下交易额119亿元,其中有“珍珠第一村”之称的新长乐村线上交易额达20亿元,淘宝直播基地在“618”当天成交额就突破了5000万元。

  在姚江镇的万亩草莓种植基地,“草莓哥”傅海林等网红农创客,通过直播普及农业知识,直播种草莓、摘草莓方式打响了“江藻草莓”品牌,傅海林一家4个月收入能达百万元。姚江镇草坞村村民张静尝试直播卖龟,年销售额超千万元,是未开展直播时的3倍。在赵家镇,直播融媒体活动则挑起大梁,通过直播榧农采摘香榧、加工香榧的过程,让广大网友更直观了解香榧来之不易,打响赵家镇“香榧之乡”品牌,2018年,该镇香榧总产量75万公斤,其中50%以网络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在推广直播营销的同时,诸暨也十分注重“网红直播”人才的培育,积极组织农村妇女电商创业培训和农产品电商人才培养,开展跨境人才孵化校企合作,2018年举办了25场次、2000多人次的跨境电商专场资源对接会,目前已有360人参加相关初创培训,为打响诸暨的特色农业品牌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深化利益联结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推进“土地入股+保底收益+利润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实行承包经营权流转、租赁、使用“三统一”,引导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将土地统一租赁给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让村民普遍享有800元~1000元/亩不等的土地流转收益。同时,探索“保底分红+折股量化”新型农民利益联结模式,以项目形式将财政资金投入折股量化给村经济合作社,变为村民的股本,通过参与企业经营,获得投资收益回报,让村民享受利润分红,实现财政资金增值收益共享。

  米果果集团与山下湖镇解放村创新推出的“土地入股+保底收益+利润分红”增收模式已有了亮眼的成绩。在市、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解放村2000多户农户集体将土地流转给米果果集团,农户每亩每年最低保证1000元收益。在采取“土地收益+赠送10%股份+保底收益”的合作模式基础上,延长承包期为40年,2025年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享受10%股份分红,分红最低保证每年50万元。该模式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实现企业、农户、村集体三方共赢共享和谐发展。此外,每年米果果为周边村民提供400多个工作岗位,仅工资性收入一项村民就可获得约1500万元的收益。

  探索产业帮扶助力西部农民增收,利用“土地入股+保底收益+利润分红”利益联结机制,首创推出“蓝莓帮扶”模式,先后在四川、贵州、安徽、江西等8省数十个县市开展以蓝莓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帮扶工作,蓝莓亩均利润可达5000元至2万元。目前,已种植蓝莓4.5万余亩,帮扶带动5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百姓就业增收。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倾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助农增收致富 2019-08-27 浙江日报2019-08-2700004;浙江日报2019-08-2700006 2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