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钱塘江

村庄的眼睛

  潭叫大潭,一亩大小,躺在村庄东边的山脚下,像村庄的一只眼睛,看着天,看着地,更看着村庄里发生的一切。

  这些年,村庄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你瞧:潭边原先低矮破旧的黄泥屋、石头屋,如今早换作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甚至这儿那儿还点缀着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别墅。

  村庄里原先坑坑洼洼的泥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都已浇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以前泥石路上颠颠簸簸地骑过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能让村里人好一阵羡慕;现在水泥路上开过一辆一辆的轿车,在村民眼里也都只是“寻常之物”。

  在并不很久以前,村民们一个个还都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勤劳辛苦的泥腿子,可今天,泥腿子们大多已洗脚上田,摘下草帽,穿上皮鞋,走进村里及周边的一座座工厂,当起了工人,拿起了工钱……

  作为村庄的一只眼睛,看着村庄所发生的这一切,看着村民们终于过上不缺吃不愁穿并且越来越富裕的生活,大潭由衷地感慨,也由衷地高兴。

  村庄在变,大潭自身也在变。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大潭对自身的变化,却感到无奈、感到忧伤。

  大潭,自开挖之日起,先前一直都是清清亮亮的。清清亮亮的潭水,倒映清澈的蓝天,倒映着葱绿的青山,也倒映着清亮的日子。

  大潭虽小,但那时也是一方生动鲜活的天地。

  潭里有鱼,鲫鱼、鲤鱼、不知名姓的鱼,大鱼、小鱼、不大不小的鱼。它们有的成群结队,有的独来独往,有的往水面上吹着泡泡,咕嘟一个,咕嘟一个,有的突然跃出水面,来一个漂亮的鲤鱼打挺,把水珠子在阳光下甩成耀眼的珍珠,一粒粒都是那么的晶莹剔透。

  潭上有蜻蜓,红蜻蜓、绿蜻蜓、各种颜色的蜻蜓。一只俏立水上——风情万种,拍下来,就是一幅绝美的小画,两只一上一下,掠着清粼粼的水面,追逐着飞,它们飞翔的方向,便是诗意的方向,让人遐想,令人沉醉。

  也有各种各样的鸟雀,把它们轻灵俊俏的身影,留在清幽幽的水面。其中最亮眼夺目的要算翠鸟,从高处斜斜地俯冲下来,啄开波平如镜的水面,悠悠地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荡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意境。

  潭边有树,柳树、樟树、楝树。树都有了年岁,一棵棵高大葳蕤、枝繁叶茂。水滋养着树,树装点着潭,这些树就像眼边颀长的睫毛,让这只村庄的眼睛,更加明眸善睐、顾盼生辉。

  然而,曾几何时,就是这么清秀明亮的一只眼睛,却一天天混沌、暗淡了下来。潭底淤泥壅积,潭面垃圾漂浮,潭水混浊不堪,热天里甚至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异味。潭里的鱼虾,几乎灭绝。

  虽然大多数鸟雀还不时会从上空飞过,但日渐失明的潭面,已很难再看清它们的容颜。而那最亮眼夺目的翠鸟,则已多年未见。至于潭边那些生长多年、陪伴大潭和村庄多年的树木,不知哪天也都消失不见。

  大潭多想人们能抽空来帮帮它,让它重焕往日的神采,让它能一如既往地见证和分享村庄的变化,以及村民们日益富足的生活。

  然而,那时候的人们,一心忙着挣钱,更何况村里家家都通了自然水,用水甚是方便,谁还会想到大潭呢?曾经滋养过村庄,曾经是村庄的一方“风水宝地”,却一下沦落成了尴尬的存在,成了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大潭,尽管只是沧海中的一粟,是三千弱水中的一瓢,可这些年大潭的遭际,其实也是我们经济高速发展的华夏大地上的万千江河湖海们的遭际。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的眼睛和血脉,如果任由这般污染和破坏下去,地球还能称为蓝色的星球吗?哪怕经济再发达,我们人类的家园,还能再守住吗,还能再继续诗意地栖居吗?

  过去,咱们一心想着发展经济,顾不上其他,但现在咱们的经济早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早已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是到了该转变发展理念的时候,是该有一场浩荡的春风,来吹清这满目的污水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浙江于2013年底启动“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浙江的干部群众继承和发扬大禹治水精神,从此在襟江带湖、临海多水的浙江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一场治水治污攻坚战。

  如今,“五水共治”的成效如何呢?远的不说,单拿我们奉化来讲。

  这些年,在奉化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不落下每一片水域的强大决心,去污除臭、清淤浚塞,并且在全区的每一条大小河流都实行“河长制”,不但让各条河流的河水重又清亮活泛,且通过栽花种树,使河流两岸也变得风景如画起来,可以说改变是有目共睹的,成绩是卓有成效的。

  回过头来,再来看看我们村庄的这一座大潭。

  经过拦污清淤,经过大半年的整治,就在这个春天,大潭的整治工程终告竣工。“春来江水绿如蓝”,果然潭水重又青碧了起来,又可以倒映清澈的蓝天和葱绿的青山了。

  治理后的潭面比过去宽阔了些,并砌了石岸,围了铁栏,岸边也重新种上了一些花草树木……

  游失的鱼虾会回来,飞逝的翠鸟会回来,戏水的孩子会回来——我想,随着“五水共治”的进一步深入,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村庄上这座重焕生机的大潭,从此必将碧水清波、永葆青春。

  啊,大潭,村庄的眼睛,从今而后,你既会看到金山银山,也会看到绿水青山,看到村民们富足且又诗意地栖居在美丽富饶的大地上!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3 村庄的眼睛 2019-08-25 浙江日报2019-08-2500006 2 2019年08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