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精准”为帆 乘风破浪行致远

安吉财政杠杆撬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精准”为帆 乘风破浪行致远

  安吉财政杠杆撬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吴 丹 杨斌英 计林龙

  这是一张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全县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保持在7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6%以上,地表水、饮用水、出境水达标率均为100%;

  从2005年到2018年,安吉的地区生产总值从89.3亿元增加到405亿元,财政收入从7.81亿元增加到80.08亿元;

  2017年至2019年,安吉县总投资“两山”实践示范类项目32个,涉及生态环境提升工程、生态经济发展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和生态文化创新工程,带动投资约70亿元。

  ……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如今安吉这片美丽沃土生机勃发。“把绿色作为发展的最大底色,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壮大绿色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全面推进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安吉县财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勇说,该局以“精准”为帆,构建绿色发展的管护、转化、共享“三大机制”,打开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通道,助力县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精准疏通

  为打造美丽乡村注活水

  盛夏时节的安吉,竹林似海,绿遍山原,各具神韵的美丽乡村点缀其间,“美景深溪”“石岭人家”“农耕西亩”“湿地剑山”“高家天堂”……这些听起来就让人神往的村庄,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留下乡愁记忆,推动产业兴旺。

  “县乡两级财政共投入了3000万元,这些资金基本都用于基础设施改善上, 乡村环境好了,不用招商,社会资本就会自己找上门来。”安吉上墅乡刘家塘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刘家塘村依山而建,是安吉县第一批美丽乡村精品村,如今围绕在村里狮子湖水库旁的休闲旅游项目就有环湖度假酒店、慢时光度假酒店、艺术山谷度假酒店和田中园4个,全村社会资本投入已经达到2亿元以上,村集体资产壮大到7000万元左右。

  山乡巨变,刘家塘村是领衔者,但不是唯一。同样领衔的递铺街道鲁家村,色彩斑斓的小火车,穿过18家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乡村美景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目前投入鲁家村的财政资金已超亿元,同时吸引了20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鲁家村将财政资金转化成了村民股本,短短几年间村集体经常性稳定收入从不足3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335万元左右,农民纯收入从不足2万元增加到3.56万元,村集体资产从几十万元增加到1.2亿元左右。

  “美丽经济要发展仅靠财政投入难以维系,必须把社会资本也吸引到美丽经济建设中。”关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安吉县财政局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作用,精准疏通美丽乡村发展的渠道。目前,安吉县乡两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约20亿元,这些资金变成村民股本、乡村基础设施或者村集体资产等,撬动了18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本投入,将金融活水不断地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

  为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近年来,安吉县依托浙江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推进各项改革。“在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农商银行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联合社已经吸收了县域5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为社员,直接带动农户6000多家。”浙江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常务副总经理周全介绍。作为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的创新试点,该联合社通过开展融资担保、资金互助、农民创业小贷等服务,走美丽乡村抱团发展之路,安吉县财政此项创新之举作为40年来26个改革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令人振奋的是,2018年,安吉县与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签订协议,成功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总行57亿元的乡村振兴贷款授信。该笔授信是中央27号文件下发及政府债务管理新规出台之后,国开行授信承诺的首个以创新模式运作的乡村振兴项目。此笔贷款将以市场化方式开展新的银政合作,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实现地方投资效益转化,帮助地方政府将部分隐性债务合规地转化为企业经营性债务,具有先行先试和全国性的推广示范作用。据了解,这笔贷款将用于实施县域内9个区块的乡村道路、公共服务设施、乡村环境治理及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等方面建设,助力打造升级版美丽乡村。

  多年的探索实践,如今安吉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改变了传统财政资金直补形式,以中央财政的1000万元撬动了联合社出资2000万元,共同组建了农业信贷补偿基金;创新推出“贷款贴息+资本合作+银行信贷”新型农业信贷担保补偿模式,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金融三方用力,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三农”等,这些主要做法都一一受到了肯定。

  “精耕细作美丽乡村品牌,始终把带动和引导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为己任。”安吉县财政局党委副书记华新平说,接下来该局将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全面提升,努力开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新局面。

  精准施策

  为发展绿色产业添动能

  生态,是安吉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环境如此,产业亦如此。最近,天振竹木公司因股改工作,获得安吉县县级财政企业股改奖励资金2000多万元。据悉,该企业于去年12月份启动股改,并为优化股权结构进行了股权转让,根据相关规定,企业这次有幸获得了这笔奖励“红包”。

  “这也是我们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而释放的政策‘红利’。”安吉县财政局副局长童升明介绍,近年来,为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促企转变发展方式,该局配合各业务主管单位积极完善、优化各类扶持政策,加强财政资金补助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有力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助力培育生态工业,安吉财政为天振竹木公司的发展添动能只是一个缩影。2017年,安吉新引进项目99个,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8个,市定“大好高”项目42个。2年来,对于这些项目的推进中,安吉财政不遗余力:在对浙江圣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项目上,安吉县财政局共计拨付560余万元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目前该企业在竹子有效成分的研发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支持永裕竹业争创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又拨付400余万元奖补资金等。

  助力发展生态农业,安吉县财政局统筹安排农业资金,助力打造现代农业园区,支持项目建设。2017年,安吉获评全国首批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安吉县财政局争取1500万元用于推进安吉白茶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实施进度;在启动笔架山农业高新区建设中,该局落实3500万元,着力将其打造成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力推进“五水共治”中,该局争取3500万元用于支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连续3年每年安排2100万元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等,这些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为响应生活方式绿色化实施,全面推行绿色采购,鼓励和引导企业申报绿色产品、绿色能源制造、国家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项目,协助企业将产品列入政府优先节能环保清单。加快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管理系统建设,依托政采云平台搭建“安吉精品馆”,打响安吉特色椅业、绿色竹业、安吉白茶三张金名片。目前已入驻55家企业、245个商品入驻精品馆,推进实施安吉精品特色商品“走出去”战略,促进地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吉县财政每年还安排经济发展奖励资金1亿元以上,今年在8月份拨付。另外,今年还新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双创基金,围绕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重点投资县内以及招商项目中的种子期、初创期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首期6000万元已全部投放到位。

  精准发力

  为建设最美县域添靓色

  无论是美丽乡村还是“美丽经济”,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近年来,安吉财政将对生态环保建设的大力支持,逐步上升到体制机制层面,县财政局联合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制定集中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资金奖补管理办法,翻倍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力度,专项资金由每年2500万元提升至每年4500万元,对全县8个水源地源头乡镇进行奖补,主要对区域内水质考核奖励、封山育林补助等与水源保护相关的经费支出,实现对全县5大水库及1个集水区的生态保护。如今,县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县控24个水质断面100%达到II类水质以上。

  同时,建立生态奖补机制,安吉县财政局设立每年2000万元生态文明考核专项资金,对全县B、C类乡镇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进行奖补。由县环保、财政、农办、规划等部门对乡镇生态文明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查、考核、验收,根据13项指标对项目逐一打分,按权重对乡镇实行奖补。在生态奖补机制激励下,村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坐拥青山绿水,安吉的全域旅游处处皆风景。从首次提出“县域大景区”建设至今,十多年间的纵深推进,安吉着力构建“一环四带六区”的乡村旅游大格局。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旅结合”休闲观光园20余个,建成竹文化、茶文化、山民农耕文化等农业文化展示馆8个,大型动漫制作、影视创作等文创基地即将建成。旅游在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2017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到282.7亿元,同比增长21.23%,其中休闲旅游农产品销售产值约6亿元。

  今年3月,安吉县又荣获全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县财政局联合县环保局等部门,共同修改完善《安吉县创建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的实施方案》,并根据实施方案制定3年行动计划,高标准、严要求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包括生态空间系统管控等7大类38个项目,总投资为11.41亿元,以生态保护为目标,补短板、促自身,构建安吉县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架构,共同建设绿色家园。

  前不久,安吉县民生实事PPP项目获得省财政厅批准,该项目拟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通过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的形式,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及运营。总投资31.46亿元,实施期限为18年,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中小学2座,改迁建中小学32座,改迁建医院5座等,县财政局将以全新的理念、先进的方式,助力城市民生能力建设,为公共财政腾出空间,满足民生的迫切需求。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如今,安吉县财政局以“精准”为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展现了应有的担当与作为,在接续奋斗中收获更多自信和勇气,全力助推最美县域迈向高质量发展。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精准”为帆 乘风破浪行致远 2019-08-15 浙江日报2019-08-1500005;浙江日报2019-08-1500009;浙江日报2019-08-1500014;浙江日报2019-08-1500015;浙江日报2019-08-1500016;浙江日报2019-08-1500019;浙江日报2019-08-1500020;浙江日报2019-08-1500021;浙江日报2019-08-1500011;浙江日报2019-08-1500012;浙江日报2019-08-1500013 2 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